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修二专题五:3蒸汽的力量一、选择题1.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2.当生产力向工业化时代迈进时,必须冲破小农经济的桎梏,以下史实属于这一范畴的是①英国圈地运动②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④中国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②3.读《美、德、英、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②代表的国家是A.美国B.德国C.英国D.中国4.意大利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说:“(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在漫不经心的观祭者看来,仅仅是经济和技术问题,实际上它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这里的“大变动”主要指①国际分工日益明显②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工业开始发展③资产阶级控制生产和市场④推动了科技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④5.1824年,斯坦德哈尔写道:“从1785年到1824年,世界经历着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在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年历史中,风俗、思想和信仰,恐怕从来未有过这样巨大的革命。”这里“巨大的变化”是指A.工业革命的开展B.科学社会主义诞生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掌权6.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年一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B.棉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7.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D.法制的完善8.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中国资源的丰富B.新航路的开辟C.工业革命的需求D.世界市场的形成9.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工具机(机械制造装置,通常用于精密切削金属以生产其他机器)不仅被发明应用,而且能进行配套生产。这表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主要国家展开B.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全世界展开C.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精细化方向发展D.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10.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数……”这一法律规定对当时英国国内哪一政治力量最有利?A.骑士贵族B.大庄园主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11.有历史学家概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12.以下是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部分)一览表成员占全国人口占国民收入年代穷人数目工业、金融资产阶级等2%36.51855年85(万)1856年7普通群众80401863年1091866年130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信息是A.中产阶层在壮大B.贫困人数在增加C.工业革命引起社会贫富差距拉大D.有产者对社会的贡献率不及普通群众13.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主要反映了A.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B.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C.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不平等现象D.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14.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A.近代清朝的兴衰B.工人运动的发展C.交通工具的变革D.工业浪潮的冲击15.下列图片说明了A.工人阶级的劳动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B.资本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C.机器的使用减轻了工人劳动的强度D.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6.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英国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业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61%33%6%A.殖民体系初步形成B.农轻重比例发展失调C.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D.工农业资源严重不足17.“酸雨是由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与云中的水蒸气混合而成的,它正严重地损害着北欧、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的森林、湖泊和耕地”。《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提到的现象开始于A.新航路开辟后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新经济”出现后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8.仔细阅读下列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解读不准确的是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严重挑战19.1833年,英国颁布法律,宣布在大英帝国范围内废除奴隶制。而美国到了1863年才宣布废除参加叛乱的各州的黑人奴隶制度。导致英美30年差距的主要原因是A.宪法颁布的时间差异B.工业革命的进程差异C.国家体制的形式差异D.议会制完善程度差异20.图描绘了少年沃尔特·霍利(16世纪英国著名航海家)与经验丰富的老船员交谈的情景,他们谈论的论题不可能涉及A.哥伦布的海洋冒险B.大豆、玉米的引种C.非洲黑奴的贩卖D.蒸汽轮船的航行21.观察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22.根据图4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不可以得出的推论是A.古代中国和欧洲的人口曾经长期维持稳定B.中国人口在宋元时期突然达到第一个高峰C.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世界人口出现第二个高峰D.世界人口数量急剧攀升主要是缘于工业化23.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工人运动的兴起B.城乡差别的扩大C.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现象的出现24.下图体现了某国某资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相关推断能够成立的是A.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B.该图反映出工业革命造成了人类资源的枯竭C.该图体现出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大量新能源D.该图反映出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新能源的要求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英国《航海条例》材料三: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4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三大阶段与两次转型”:三大阶段,亦即封建、帝制与民治是也。两次转型,分别是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前后与秦皇汉武之间……这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实在是从割让香港之后才被迫开始的。——唐德刚《晚清七十年》(1)依据材料一,指出“两次转型”存在怎样的不同?(6分)材料二: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15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2)根据材料二,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及原因?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8分)材料三:中华文明在农业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高峰,没有向工业文明转型,落后于世界潮流,同时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反应迟钝。当实现了工业革命的西方文明侵略来临时,中华文明无力抵御,导致鸦片战争的失败。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的发展主要围绕三条线索。一个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上;一个是对外民族矛盾,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丧失,领土被分割。中华民族奋起抗争,但是没有能够取得成功;一个是向西方学习进行变革,由“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变动,到洋务运动器物层面的变革,再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制度层面的变革。—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20世纪初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线索是农业文明内部矛盾的斗争”的依据和结果。(11分)
本文标题:蒸汽的力量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8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