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田水利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徐英第一节涝灾、渍害和盐害第六章田间排水1.定义:降雨过多形成旱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而造成作物减产或失收的灾害2.涝灾与洪灾的区别涝灾:当地降雨引起地面积水。洪灾:客水入境引起地面积水。一、涝灾(waterlogging)二、渍害(subsurfacewaterlogging)1.定义:因地下水位过高或连续阴雨致使土壤过湿而危害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2.成因:自然原因(1)降雨过多或阴雨连绵(2)地下水位过高(3)耕层滞水(4)地势低洼人为因素:(1)重灌轻排(2)工程不配套,大水漫灌、串灌串排3.渍与涝的区别渍:无地表积水涝:有地表积水三、盐害1.定义:土壤中含可溶性盐、交换性钠含量过多,使作物吸水困难,从而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灾害。2.盐碱地的形成①形成的条件(1)地下水含盐量大;(2)地下水位过高②形成过程三、盐害次生盐碱地:由于灌溉不合理起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盐碱地称为次生盐碱地。3.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地区第二节农田排水要求和排水标准第六章农田排水概论一、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四项要求:除涝排水的要求防渍排水的要求防盐碱化对排水的要求耕作条件对排水的要求排除多余的地面径流排水要求控制合适的地下水位1除涝排水要求020406080100036912淹水时间/d减产量/%水深30cm水深50cm田间积水作物受淹缺氧呼吸产生乙醇作物中毒减产甚至死亡要求:排水工程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定标准暴雨所产生的地面径流排除,使作物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在不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允许范围之内。一、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耐涝能力:在作物产量不受明显影响下,所能承受地面淹水的时间和深度。耐涝能力依作物品种、生育阶段而不同。2防渍排水要求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过多根系缺氧呼吸产生乙醇作物中毒减产甚至死亡1.地下水埋深与产量的关系2.要求:地下水应保持适宜埋深,且降雨后允许地下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降至适宜埋深3.不同作物、同一种作物不同生育阶段耐渍能力不同一、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3防治盐碱化对排水的要求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治盐要求:地下水埋深地下水临界埋深水分+盐分盐分累积水分蒸发地下水地下水矿化度大,土壤质地轻,灌溉条件差和农业技术措施粗放,则地下水临界深度应大一、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4农业耕作条件对排水的要求土壤含水率土壤承重能力机械耕作效率地下埋深不小于0.6~0.8m,排渍时间可根据各地雨后耕作要求确定。一、作物对农田排水的要求1.除涝标准①概念:通常以在作物耐淹历时内排除某一重现期的暴雨所产生的径流,使农田不受涝为排涝标准②确定:a.按《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设计暴雨重现期、设计暴雨历时和排出时间b.一般可按《规范》或本地区的有关规定确定。有条件时可进行经济分析论证确定。c.江苏省:日雨量150~200mm雨后1天排出,相当于5年一遇。二、农田排水标准二、农田排水标准2.防渍标准①(对于旱作地区)以设计排渍深度为控制标准,规定在设计暴雨形成的地面水排除后,应在旱作物耐渍时间内将地下水位降至耐渍深度。②设计排渍深度是日常情况下地下水位的埋深要求。③按《规范》,排渍标准选取:•耐渍深度:防止农作物产生渍害的最小地下水埋深•耐渍时间:作物生长期间,允许地下水短期升至耐渍深度以上,其持续时间以不危害作物生长为限度,该持续时间称耐渍时间•设计排渍深度:在治渍排水工程设计中,满足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的最大排渍深度二、农田排水标准3.防止土壤盐碱化排水标准①根据《规范》,地下水位应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②地下水临界深度:P239。③江苏降渍防盐标准:基本控制地下水位在1~1.2米,盐碱地区还要适当加深。第三节涝、渍、盐治理(自学)第六章田间排水一、除涝1.水利措施:①洪涝分治,综合治理②开沟挖墒,排蓄结合③高低分开,分片排涝④自排为主,辅以抽排⑤加强管理,提高效益2.农业措施:①易涝地区种耐涝作物。②局部洼地可作蓄涝养殖区。1.水利措施:(1)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控治地下水位(2)加强管理,确保工程安全运行;(3)实行灌排分开,水旱分开2.农业措施:(1)深耕晒垡,增施有机肥;结合水利措施,客土改土;水旱轮作,轮种绿肥(2)种植耐渍品种(3)生物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二、排渍1.水利措施:(1)兴建排水工程,降低地下水位。(2)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2.农业措施:(1)种水稻,是改良盐碱地的一个重要方法。(2)种植耐盐作物。3.化学措施:施用石膏三、防盐(降盐、压盐)水分+盐分盐分累积水分蒸发地下水作物生育期耐淹水深(cm)淹水历时(d)作物生育期耐淹水深(cm)淹水历时(d)玉米苗期-拔节2~51~1.5高梁苗期3~52~3抽穗期8~121~1.5孕穗期10~155~7孕穗灌浆8~121.5~2灌浆期15~206~10成熟期10~152~3成熟期15~2010~20棉花开花结铃5~101~2大豆苗期3~52~3开花期7~102~3小麦拔节-成熟5~101~2水稻返青期3~51~2春谷苗期-拔节3~51~2分蘖期6~102~3孕穗期5~101~2拔节期15~254~6成熟期10~152~3孕穗期20~254~6甘薯全生育期7~102~3成熟期30~354~6农作物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作物生长阶段要求的排水时间(d)地下水埋深(m)棉花花铃期及以后3~50.9~1.2小麦拔节期及以后3~60.8~1.0水稻晒田期3~50.4~0.6主要农作物要求的地下水埋深作物不同地下水埋深(cm)时的相对产量100%时的产量(kg/hm2)406090120150冬小麦587789951004600大豆588089951004100豌豆50901001001002750甜菜7184929710040500马铃薯9010095929626000地下水埋深与农作物产量表土壤质地地下水矿化度(g/l)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21.8~2.11.5~1.71.0~1.22~52.1~2.31.7~1.91.1~1.35~102.3~2.61.8~2.01.2~1.4102.6~2.82.0~2.21.3~1.5地下水临界深度注:蒸发强烈地区取较大值,反之宜取较小值设计排渍深度耐渍深度和耐渍时间旱作0.8~1.3m(视作物根深不同)渍害敏感期间,3~4d内地下水位降至0.4~0.6m水稻晒田期3~5天内地下水位降至0.4~0.6m淹灌期水田适宜渗漏量为2~8mm/d(粘性土取小值,砂性土取大值)。排渍标准取值表
本文标题:第六章田间排水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84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