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第六课政党知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典例1】(2012·天津文综,1,4分)“俯身接地气,用心听民意。”近来在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新一轮党员干部下基层活动正在蓬勃展开。群众反映干部们带来了政策和资金,改善了干群关系;干部们体会到只有“接地气”,才能“有人气”。下基层活动的良好成效体现了我们党()。A.坚持政治领导的领导方式B.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C.坚持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材料中党员干部下基层给群众带去政策和资金的做法,改善了干群关系,故选D。党的政治领导是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党的纲领、路线,确定奋斗目标,并通过法定程序使之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循的规范,A与题意不符;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B与题意不符;依法执政是指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C与题意不符。答案D【典例2】(2012·安徽文综,5,4分)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以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党的领导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履行管理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故②表述错误;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其执政资格是宪法赋予的,故④表述错误。保持党的先进性有利于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故①③表述符合题干要求,应选B。答案B命题角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3】(2012·山东文综,21,4分)2012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这是在党的领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完善。这表明()。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B.基层民主自治进一步完善C.全体公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司法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知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权,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不断推进我国的法制化进程,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A入选。B与材料无关。C表述错误,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不是全体公民。D表述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而不是司法权。答案A【典例4】(2012·江苏单科,15,2分)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②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③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④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①③④分别从执政能力、指导思想、执政为民三个角度讲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这是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具备的,故选C。因为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不是中国共产党,故②错误。答案C对应训练【训练1】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努力提高我国工业发展质量效益、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为全党建设学习型政党作了楷模。从根本上说,建设学习型政党是()。A.建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需要B.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C.知识经济时代对党员的客观要求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解析建设学习型政党,才能使党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变化的要求,保持先进性,故B正确。A不符合题意。C是原因但非根本原因。建设学习型政党,需要坚持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颠倒了与题干的关系。答案B【训练2】漫画中的做法()。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③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有利于中国共产党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③在漫画中不能体现。答案D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了解八个民主党派及其性质,理解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及其特点。分析和运用我国政党制度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党制和多党制。【知识归纳】1.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5)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①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主题:团结和民主。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2.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重点突破】1.理解我国的政党制度应注意的问题(1)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与参政的关系;在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关系;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不是兄弟党)关系;在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2)准确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政协既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种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2.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不同点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职能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产生方式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的政协委员是通过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相同点①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3.把握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之间的关系(1)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地位和职权的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实行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但不直接行使国家职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但不代替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的行政工作部分,行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但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2)它们的联系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集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国务院根据党的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高考警示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党的政策、主张经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后,中国共产党必须模范遵守,带头执行,不能违反。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高考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考点,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侧重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上,复习过程中,考生尤其要注意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要将其与人民代表大会区分开来。高考一般以党和国家(地方)的会议为背景材料对本考点进行考查。命题角度人民政协的职能[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2012·课标全国,17,4分)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能和作用。材料中政协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并未改变,不选A。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B、C错误。政协及其委员为公共外交建言献策,有利于促进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D符合题意。答案D命题角度我国的政党制度[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2012·天津文综,7,4分)从太空眺望地球,这个蓝色星球非常美丽。然而,地球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我国淡水资源尤为短缺。针对我国这一问题,56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出《关于恳请国家制定扶持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政策的提案》等多份提案。在政协委员推动下,2011年国家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十二五”海水淡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协委员这一做法属于()。A.依照宪法和法律参加行使国家权力B.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质询权C.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行民主监督D.参与国家政策、法规的制定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知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A的主体是人大代表,不是政协委员,故排除A。行使质询权的主体也是人大代表,排除B。材料中在政协委员提出提案的基础上,国家制定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现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而非进行民主监督,故排除C。本题选D。答案D【典例3】(2012·四川文综,31,4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长期关注流浪乞讨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他在201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强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建议》。年底,民政部对该提案作出了书面答复,其切中时弊、言之有物的建议得到不同程度的采纳并正在转化为相关政策。这说明,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①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形式②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③转化为政府政策是有条件的④体现了政协对政府负责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政协职能的知识。材料中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被政府部分采纳并正在转化为相关政策,成为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②符合题意。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是通过在“两会”期间提交提案,后经民政部对该提案作出书面答复等一系列形式转变为政府政策的,这表明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转化为政府政策是有条件的,③符合题意。人民通过选举人大代表行使国家权力,故排除①。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体现了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同时政协与政府之间并不存在谁对谁负责的关系,④表述有误,排除。故选B。答案B对应训练【训练1】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99.49%的提案已得到办理,许多提案反映的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一些重点提案的内容被纳入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这表明()。①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②提案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③全国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④全国政协积极进行民主决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此题明确材料主体:政协。材料主旨:政协提案。此题强调政协提案工作,以及提案的处理情况,所以答案为A。③只表明政协的性质,脱离题干。政协只能参政议政,不能决策,故排除④。答案A【训练2】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中
本文标题:第六课政党知识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892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