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行政领导学作业答案(1)
行政领导学作业题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柔性领导就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依靠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采取非强制命令的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服从和认同组织意志,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的领导行为。2.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等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职责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3.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的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4.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二、单项选择题1.B2.C3.D4.A5.D6.D7.C8.B9.D10.B三、多项选择题1.ACDE2.BCDE3.ABCDE4.ABE5.ABE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对领导权力进行制约,单靠某一种制约方式,都可能给权力拥有者留下滥用权力的空间,从而以权谋私,产生权力腐败。对于领导权力的制约应该是与领导权力同生并存的,是由权力自身的特性决定的。而要对领导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除了以权力制约权力这种权力制约机制外,还应有以道德制约权力的道德制约机制,以及以权利制约权力的权利制约机制。而且这三种制约机制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作用,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制约权力的目的。2.中国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6年,为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这一阶段就是从分散的根据地政权到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央集中领导的领导体制的阶段;(2)1956-1966年,为领导体制的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3)1966年-1976年,为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4)1976年至今,为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3.文化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任何动物的最重要的特征,领导文化是文化存在于特定领域中的一种样式,其功能是一般文化功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延伸。主要有:(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领导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它们分别是:(1)引导功能。领导从根本上规定了组织发展目标,规范了组织前进的方向。(2)组织功能。组织功能是指按照目标合理地设置结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调配资源等。(3)指挥功能。指挥是领导的一项重要功能,是确保决策得以执行的重要条件。指挥功能有两种主要的实现形式:①命令;②合理授权。(4)控制功能。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决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只有授权而没有控制,是很难达成目标的。领导的控制功能是从外部对组织战略与规划的执行过程进行宏观把握,以保证组织相对的稳定和有序发展,防止组织的失控或瓦解。(5)协调功能。协调是为了实现领导战略目标而对领导活动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所做的调整过程。领导协调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包括:领导系统与环境的协调,领导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领导系统内外人际关系的协调、领导活动中不同功能、目标、利益的协调,等等。(6)激励功能。所谓激励,就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激励功能是领导的主要功能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①提高被领导者接受并执行组织目标的积极性与自觉性;②通过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的营造,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7)教育功能。教育成为获取、保持、发展组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必然要求,成为反映时代需求的一项重要领导功能。2.面对WTO规则的运作,对中国领导体制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并融入国际经济大潮,从而解决领导体制的滞后性,实现政府自身管理改革的目标:精干,高效,公正,廉洁,是中国入世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为此,我国必须在以下方面努力:(1)实现领导权力划分的科学化;(2)建立与WTO规则对接的政府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3)推行政务公开,健全监督机制;(4)加快政府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程;(5)改进公共服务方式;(6)按照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改进行政审批制度;(7)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树立良好的政府领导形象。作业2(第5章-8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见教材第152页)2.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见教材第92页)3.决策树法就是把决策过程用树状图来表示。树状图一般由决策点、方案枝、状态结点、概率枝、结果点几个关键部分组成。(见教材第239页)4.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见教材第274页)二、单项选择:1、(A)2、(C)3、(A)4、(A)5、(D)6、(C)7、(A)8、(A)9、(B)10、(A)三、多项选择:1、(ABE)2、(BDE)3、(BDE)4、(BCE)5、(BE)四、简答题:1.“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二者是有区别的。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就很难有效地领导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部属。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个人的知识有限,集体的知识就可以全面广泛得多。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智能,是知识、技能、能力诸方面的综合体,反映了人类知识和实践的综合能力。智能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领导班子应包括不同智能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2.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1)从广义上说,竞争是指一切生物间的生存竞争,这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我们这里论述的竞争则是狭义的,即社会互动类型意义上的竞争,它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3.激励的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2)荣誉激励法;(3)自我价值实现激励法;(4)尊重激励法;(5)情感激励法;(6)公平激励法;(7)宣泄激励法;(8)危机激励法;(9)领导行为激励法;(10)正强化激励法;(11)全方位激励法。五、论述题:1、答:战略制定应遵循的原则有:(1)充分掌握影响与制约领导战略的环境因素;(2)追求长期效应;(3)必须选择好战略重点。(详见教材第224页)。战略管理的步骤:(1)环境分析;(2)战略形成;(3)实施战略;(4)评估和控制。(详见教材第262页)2.答:二者的区别:(1)传统人事管理将人只视为是一种成本或生产、技术要素,是对组织资本资源的消耗;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将人本身看作资源,而且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次性开发、使用不同的是,人力资源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和有效使用。它本身就能够给组织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率和效益。(2)传统人事管理一般将组织的工作人员看成是被动的工具,他们的存在无非是要满足组织工作性质的需要,与组织工作相比,人的地位是附属性的。因此,在人事行政管理过程中,组织比较强调管制、监控等方面的功能;而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作为组织发展的主体,注重的是塑造组织人才成长的环境,尊重员工主体地位的态度和发展激励、保障、服务、培训等引导性、开发性的管理功能。(3)传统人事管理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从事录用、考核、奖惩、工资等管理活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则大大地丰富了,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使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4)传统人事管理强调的是组织成员的现状,它比较注重现有人员的使用,而不重视其素质的进一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智慧才能,同时,还要充分挖掘人员的潜能,使其在未来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方位拓潜”的功能。作业3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自然性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2.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式、办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3.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应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4.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二、单项选择:1、C;2、A;3、、A;4、A;5、C;6、B;7、C;8、A;9、A;10、B三、多项选择:1、(ABD)2、(ABCE)3、(AB)4、(BC)5、(CD)四、简答题:(含辨析题)1、简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在思维创新中的作用与关系。答: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定义的一组互逆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性和开放性的思维活动,其过程是从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通过联想、想象、灵感和直觉,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方法,是人类思维创新的原动力。发散思维广泛地存在于人的创新活动中,它承认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生动性,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有助于开拓思维视野、扩展创新视角,在人的思维创新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散思维拓展了思维视角,而要进行思维创新,还必须集中有价值的东西,设定明确的目标,这就是收敛思维。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收敛思维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思维创新最基本的方法。创新思维的特征,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必须突破传统的知识界面和思维定势,超越事物现有的发展状态和已知层面。因而,在创新的开始阶段,首先要开拓思维的自由度,采取发散思维;而在最终确定创新方案时,则需要以创新目标为核心进行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扩散性的思维活动,收敛思维则是集中性的思维活动;发散思维以最大限度地扩展思维视角为特点,收敛思维则确定了思维关注的方向,明确了创新目标。任何思维创新都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对立统一。在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相互联系、相辅
本文标题:行政领导学作业答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15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