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模拟习题3第一部分数量关系1.247,18,229,-211,()A.-358B.445C.OD.4402.1l,18,30,52,89,()A.136B.138C.142D.1463.2,8,26,80,()A.220B.232C.242D.2544.3,6,5,10,9,16,15,24,(),()A.23,34B.24,33C.23,33D.24,345.4,4,16,144,()A.162B.2304C.242D.5126.有一列数∶1,1995,1994,l,1993,1992,……,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中大数减小数的差。这列数中前1995个数的和是多少?A.1770000B.1770230C.1772030D.17723007.甲有56本杂志,乙有24本杂志,两人为灾区捐出同样多的本数后。甲剩下的本数是乙剩下本数的3倍,两人各捐出多少本书?A.5B.6C.7D.88.对下列两个图进行染色,要求相邻的区域染不同颜色,问至少需要几种颜色?A.3,4B.3,5C.4,4D.4,59.将1-9九个自然数分成三组,每组三个数,第一组三个数之积是48,第二组三个数之积是45,三组数字中数字之和最大是多少?A.15B.17C.18D.2010.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3,把个位数字移到百位数字之前组成的新数比原数少171.原数是多少?A.393B.283C.523D.70311.商店新进一批洗衣机,按30%的利润定价,售出60%以后,打八折出售,这批洗衣机实际利润的百分数是多少?A.18.4B.19.2C.19.6D.2012.甲容器有纯酒精11升,乙容器中有水15升。第一次将甲容器中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和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入甲容器中,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纯酒精含量是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升?A.6B.5C.7D.813.从3、5、7、11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可以得到多少个不相等的积?A.5B.4C.6D.714.已知1995年元旦是星期日,2000年的元旦是星期几?A.星期二B.星期三C.星期日D.星期六15.水池的四周栽了一些树,小贾和小范一前一后朝同一个方向走,他们都边走边数树的棵数,小贾数的第21棵在小范那里是第6棵;小贾数的第8棵在小范那里是第95棵。则水池四周栽了多少棵树?A.142B.137C.102D.10016.一张长方形的纸,长40厘米,宽28厘米,要把它截成各边长都相同的最大的正方形纸片.一共可以截多少块?A.80B.160C.140D.7017.某年10月份有四个星期四,五个星期三,这年的10月8日是星期几?A.一B.二C.三D.四18.在1,2,3…100这100个自然数中,取两个不同的数,使得它们的和是7的倍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A.700B.707C.697D.70519.某班有30人参加长跑和乒乓球比赛。其中参加乒乓球比赛的有16人,参加长跑的有23人.两种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A.9B.7C.14D.620.李白去买酒,无事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原有多少酒?A.1斗B.0.875斗C.0.5斗D.0.375斗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21.对下列各组词语划线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暴殄(灭绝)天物首当其进(冲锋)坂(斜坡)上走丸鞭辟入里(最里层)B.一傅众咻(安静)陈言务(务必)去毕(完成)其功于一役敞(破旧)帚自珍C.激(冲去)浊扬清不经(通常的道理)之谈不肖(贤)子孙不一而足(充足)D.侧(斜着)目而视诚(着实)惶诚恐巧言令(使)色沧海一栗(谷子)2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某些大国不改变其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狂妄自大的态度,那么,谁也难以预料这世界是否还会有和平的一天。B.旨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德育打卡制度,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的认识问题,出现“走过场”现象,的确让人叹息。C.冲突双方在民族仇恨的驱使下,虽然经过国际社会多次调解,紧张的局势不但没有得到缓和,反而愈演愈烈。D.通常.在脑肿瘤患者手术前,医生要获得其大脑的扫描图像,以便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了解肿瘤附近血管的状况。23._______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_______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______没有好处。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由于所以就B.尽管如果也C.如果即使也D.如果即使就2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B.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C.“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D.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25.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阅读下面短文。回答26—30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人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于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浮现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2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27.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B.“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C.“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D.“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28.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2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30.文中[]应填入的词语是()。A.蜿蜒B.盘旋C.环绕D.盘绕阅读下面短文,回答31—35题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前者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31.对“循环经济”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废弃物为一体的经济B.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经济C.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一种经济活动D.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之外的另一种新经济形式32.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前者以“污染排放”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再生资源”为目的B.前者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后者是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C.前者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后者带来资源增加、环境改善D.前者是一种消费经济,后者是一种生态经济33.对文中划线句子句意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废弃物
本文标题:行测模拟题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1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