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表格数据的加工教学设计
《数据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一、导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学生从信息的角度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本节课重要的思想就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学会用数据说话,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来实现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针对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中,高一年级第三章第一节第三小节的内容进行的教学设计。该节内容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和深化,侧重于学生体验,通过前面两小节的学习,学生能从需求着手,学会采用适当的方法加工信息,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三、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加工数据的操作方法,对数据的加工应该有一定印象,但根据任务需要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和表达还是欠缺的,所以在上课首先还是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进行的巩固。侧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需要统计和分析各种数据,并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导入,让学生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2、设计与学生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任务需要,熟练使用excel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3、能够利用表格、图表的形式分析数据,发现有价值的规律,并以图形化的表格数据直观表示,帮助进一步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4、通过体验数据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和使用数据统计分析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动态度。5、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五、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境导入【老师】:课前让学生填写“关于中学生文理分科的调查报告”:【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同学们帮老师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下调查问卷的情况,请问同学们你们能从这些数据中看出老师的设计意图吗?【老师】:老师来做个小的处理,再来看下,怎么样,我们一下就可以看出有哪些同学在文理分科时,认为以往考试成绩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有部分同学知道excel软件,但不会利用软件进行成绩的处理。【老师】:通过刚才老师的演示,我们知道,光有原始数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下面同学们就和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课题----《数据信息加工》。二、excel基本知识回顾【老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样好的工具,能让你事半功倍,同学们刚才老师进行数据处理的软件是什么?excel,表格处理软件,同学们在初中应该学习过,可能有的同学记得不是那么清晰了,没有关系,就让我们先对excel知识进行一次简单的回顾。1、工作薄与工作表的关系2、工作表与工作表的关系3、工作表与单元格的关系4、单元格地址的命名1、学生填写调查问卷。2、观察数据,思考老师提问。1、通过网页问卷调查的形式,设置新颖情景,引发学生兴趣。2、通过对网页调查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光有原始数据是不够的,还应该对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呈现出有价值的信息。3、从网页分析中,可对学生的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4、引入本节课题。【老师】:好了我们回顾了excel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开始把它实际的运用一下了,让大家学会怎样利用excel来对以往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为将来我们在文理分科抉择时提供一个参考的依据。研究性学习案例【老师】:我这里正好有一份同学的成绩单,里面是他高一五次考试的成绩,他想让我们帮他参谋下,看看他适合学文科还是理科。[1]考试成绩表考试次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第一次10310852807879838269第二次11413553827982768372第三次9912749858586698575第四次10610438868689729063第五次9213948928893809464第一步:明确任务需求分析:需要处理的是这位同学高一年级五次考试的各科分数表,并由此形成一份带有结论的分析报告,具体任务有以下四项:(1)分析、确定有利于我们做出判断所需的数据。(2)比较相关科目分数情况,判断文、理科哪项占据优势。(3)比较每课平均分,判断五次考试总体成绩的好坏。(4)分析相关科目的成绩发展趋势,判断具有潜力的科目。第二步:分析数据1、利用公式计算分析数据:任务一:统计出每次考试文理科的总分。【老师引导】:以计算理科总分为例:步骤一:单击选定单元格k33、回想以前学过的知识,通过老师的演示,对excel基本概念有个初步的印象。4、观察数据,形成初步判断。5、回答老师提问,说出自己所思考的任务需求。5、针对部分同学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这里先来次快速入门。6、设计研究性学习案例。7、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任务需求着手。步骤二:从键盘输入“=”,然后输入公式e3+f3+g3,最后按“回车”键即可。小技巧:由下面各次考试的总分的计算方法和上面类同,所以可用鼠标拖动填充柄快速完成计算。【学生任务】:完成每次考试文理科的总分统计。2、利用函数计算分析数据:任务二:统计出每一科目五次考试的平均分。【老师引导】:以计算语文考试平均分为例:步骤一:单击选定单元格b8步骤二:单击“插入”à“函数”步骤三:在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中的average,然后按提示完成平均分的统计。和任务一样,其它科目也可用鼠标拖动填充柄快速完成。【学生任务】:完成所有科目平均分的计算。【老师】:以上的统计工作还不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发现有数据之间蕴含的关系,excel中可以用图表的方式将数据信息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3、数据图形化【老师】:请同学们下面三项任务用哪种类型图表更好呈现,完成匹配。在excel图表有三种常见的图型,柱形图: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线形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饼形图: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其实三种图型都可以使用,但要从中选择最适合的一种图型。选择图表就是因为它比数据更直观、更形象,能够一目了然。究竟要做成什么类型的图表,要根据分析问题的重点来定。任务三:将五次考试各科平均分用图表方式表现出来6、观察老师演示,掌握公式计算方法,并完成学生任务。7、观察老师演示,掌握函数计算方法,并完成学生任务。8、通过两个任务介绍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处理中的公式计算和函数计算。要进行学科的分数比较用柱形图最为合适。【教师引导】:步骤1:选取数据:六门科目的平均分以及数据的标题。选取数据的时候,用ctrl键选择不连续的数据。步骤2: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图表】。步骤3:在“图表类型”对话框中选择图表的类型,如“柱型图”步骤4:在“图表数据源”对话框中选择是根据第一行还是第一列生成图表的系列。步骤5:在“图表选项”对话框中设置。步骤6:在“图表位置”对话框中选择。完成操作。老师: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理科比文科略好,但并不明显,这时我们还要分析各科每次考试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即每门课程的发展趋势。任务四:通过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折线图可以以把成绩的发展趋势表现出来。当同时分析多门科目的发展趋势时,我们会发现各门的趋势线离的比较近,不太好区分,哪有什么办法可以看清楚呢?缩小折线的起始刻度范围。【老师】:从上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理科基本都是呈上升趋势的,而文科只有历史是呈上升趋势的。这时我们是不是该下结论了呢?还不行,我们还要考虑到该同学每次考试的成绩与全年级同学平均分的差值,这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完成了。8、思考老师所提问题,完成匹配。9、观察老师操作。9、通过一个简单的连线问题,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图表类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10、通过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插入图表的具体步骤。第四步:分组综合实战基础任务: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用图表的形式为这位同学提供参考意见,并形成报告。扩展任务: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试着对报告进行修饰。第五步:学生作品点评1、技术角度2、艺术角度第六步:课堂小结【老师】:请大家回想下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1、引导大家从如何分析问题入手,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最后利用恰当的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2、excel统计方法:公式计算、函数计算。3、不同的图表类型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掌握了基本的图表生成方法。4、培养同学们数据分析观念,学会用数据说话。希望同学们学习了本节课内容后,在自己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有个系统的思路和方法。第七步:学生评价完成评价量表10、学生自主探究利用折线图比较相关科目的发展趋势。11、分组合作完成任务12、总结自己本节课所学知识1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适当指导。12、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基础任务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一次检测,扩展任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七、案例反思通过课堂教学,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很多同学在完成表格以后,对问题没有进行仔细分析,上来就是将相应的表格转换成图表,也不管是否符合题意,很多同学竟然毫不思索就将这么一个问题通过一个图表来完成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还有就是大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很多同学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就以为完成任务了(我在做作业之前还特别强调了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表格并不是我们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转换成图表的方式),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为我们的实际工作作参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我们的工作加以改进等等。总体上来说这堂课对于课标上的要求是已经完成了,但是对于我自己的一个设想还有一些差距,而对于这样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还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加强。13、展开自评和互评力。13、评价不在于考察学生成绩的好坏,而在于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
本文标题:表格数据的加工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2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