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西乡塘区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1西乡塘区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2007年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国务院组织召开的全国加强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要求,更好地安排部署今年我城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为目标,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为重点,以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为基础;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取缔无证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为保证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我城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工作主要目标(一)加强食品源头、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监督管理。以粮、油、肉、蔬菜、酱油、水产品、奶制品、豆制品、酒类、饮料、糕点及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等为重点区域,以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市场,以小食品店、个体商贩、小摊点、小作坊、小餐馆等为重点对象,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年内无重大食品中毒事故发生。(二)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控制在13%以下。(三)牲畜及其产品“瘦肉精”平均检出率在1.5%以下,市2区病害肉销售得到全面遏制。(四)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辖区食品企业获证率不低于食品企业总数的30%;获证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85%以上。(五)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率达80%以上,消除调味品、米粉、面粉、肉制品、儿童食品加工企业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六)市区放心肉占有率达94%以上,注水肉和病害肉得到全面遏制。(七)继续在餐饮业、学校食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社区、建筑工地、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和小餐馆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八)在肉类、粮食、乳制品、流通等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行业和企业,逐步建立起我城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九)推进农村食品“三网”建设步伐,初步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食品市场流通网和食品群众监督网;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在农村发展便民连锁经营超市。(十)加强对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超市和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食品的监督抽查、检测力度。(十一)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三、食品安全工作重点和措施(一)加大对农产品源头治理力度,严把农产品生产源头关。1、加强对农业、畜牧业投入品的监督。一是开展农资打假,强化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专项整治,重点查处高毒高残留农药销售和使用问题。二是整治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和兽药残留超标行3为,重点查处违禁兽药饲料销售和使用问题。三是开展水产养殖用药的监管和指导,整治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行为。2、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扑灭工作。加强产地动物疫病检疫防疫工作,认真执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做好疫情预警,抓好禽流感、口蹄疫和猪链球菌等疫情防控,保障畜禽肉产品安全。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设,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一是完善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建设,加强对产地、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以及东盟博览会接待宾馆、饭店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力度,蔬菜农药残留平均超标率控制在13%以下;二是加快牲畜“瘦肉精”药物残留检测,牲畜及其产品“瘦肉精”平均检出率在1.5%以下,市区病害肉销售得到全面遏制。4、加大投入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开展基地环境监测监控,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网点和污染控制标准,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2007年全市计划认定无公害种植业产品基地面积5万亩,无公害养殖基地5个。(二)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行为。1、继续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一是按照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规定和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的要求,严格食品生产准入和市场准入,要求辖区食品企业获证率不低于食品企业总数的30%,获证企业产品抽查合格率达85%以上。对产品质量不稳定的企业加大监督抽查频率,多次抽查不合格、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依法吊销相关证照。二是对鲜米粉的生产实行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印发食用植物油等26个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通知》(国质检食监[2006]646号)文件,明确了鲜米粉列入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目录。2007年市质监局将严格执行食品许可证工作的“审查、批准、监督”三分离和“项目公开、审查依据公开、受理单4位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审批期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审批结果公开”的八公开原则,接受企业的申请申办食品生产许可证。同时不定期开展专项监督抽查,严密监管企业的生产,对不按规定申办QS的企业及使用非食品原料、乱添加添加剂的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形式,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与安全。2、加大对获证企业、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和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一是对获证企业全面实行巡访、回访、定期检验和监督抽查等监管措施,按照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大小、技术含量高低、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水平的高低等情况,实施分类指导、分类监管,确定监管的重点和频次;建立食品生产许可证技术审查专家库,开展一次以上食品市场准入自查工作;对大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奶制品等28类食品进行专项抽检,对获证产品抽查不合格的企业,要加强整改工作,对故意制假制劣的食品企业,坚决依法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二是以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按照“既要便民、又要管好”的原则,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作为区域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政策引导,探索监管机制,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三是全年组织辖区开展食品无证查处工作3次以上,加大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3、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实行食品添加剂进货索票验证制度,以保证添加剂质量,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的添加剂进行备案登记,使用添加剂备案率达到80%以上;同时加强对企业食品添加剂管理使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指导企业建立食品添加剂进货和使用台帐;要加大对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抽查力度,对滥用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基本消除食品生产企业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三)加强对流通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1、强化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积极推进食品经营主体分类监管。严把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坚持先证后照,依法登记5注册,进一步做好主体资格清理规范工作,做到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合法有效。严格清理无证无照经营食品行为,对无证无照经营食品和无前置审批许可经营食品的,坚决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查处取缔或变更经营范围。进一步完善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失信、严重失信的食品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重点监管。2、严格食品质量管理,加强对食品质量准入、交易和退市的全程监管。一是继续推进食品经营户自律制度建设,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协议准入、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以及市场开办者质量管理责任等自律制度。二是继续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食品安全示范店”等活动,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协议准入、场厂挂钩制度。三是继续认真执行《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按照工商部门抽检、经营者自检、消费者送检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完善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测体系。四是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直报点制度,充分利用快速检测车、检测箱等设备,有针对性地加强食品质量日常监测和快速检测,及时进行消费警示和提示,引导科学合理消费。五是全面实施对包装食品、散装食品、裸装食品、冷冻食品、现场制作食品和农产品、水产品等食品的分类监管,并对消费安全危害大的食品探索按风险度进行管理。六是不断健全完善对不合格食品实施行政强制退市和经营者主动退市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对退市食品进行跟踪监管,确保不合格食品及时规范有效退市。七是不断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检查,坚决杜绝无证或假冒产品进入流通领域。3、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切实把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和责任层层落实到基层工6商所,强化日常监管。以“六查六看”为重点内容,改进措施,创新手段,完善制度,逐步建立起制度规范、执法严格、反应迅速、措施有力的巡查机制。不断创新基层监管方式方法,借助信息化网络、现代办公设备和快速检测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日常监管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对基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加强法律法规和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4、积极构建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一是强化立法立规工作,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法制体系建设。二是加快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步伐,根据“金信工程”和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利用科技手段,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互联互通,着力构建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体系。三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要求,层层制定和落实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健全全系统上下贯通的食品安全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消协监督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和“一会两站”作用,发挥消费者和食品安全监督员作用,建立健全食品市场社会监督体系,督促经营者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五是采取多种方式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假辨假及依法维权能力。5、加强屠宰行业的监管。一是规范中小型定点屠宰厂(场)的生产经营行为,取缔非法设立、无证照家畜屠宰场(点);加强屠宰企业肉品品质检验工作,实行肉品出厂(场)质量检验合格管理。二是提高生猪进点屠宰率,要求各镇办进点屠宰率要达到90%以上。三是进一步加强市场准入管理,规范用肉单位采购登记制度,实行市场肉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建立市场肉品监管员7制度,通过核对票证并登记管理,禁止无证家畜肉品进入市场。6、严格酒类流通管理。一是继续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酒类管理条例》,严格市场准入。二是贯彻商务部《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推行《酒类流通备案登记》和《酒类经营随附单》制度,加强对分散于社区、城乡结合部、村镇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小食品店、餐饮店等场所酒类产品尤其是散装白酒的监管力度,禁止流动销售散装白酒,防止假冒伪劣酒流入市场,确保不发生假酒中毒事件。(四)抓好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1、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卫生信誉度分级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卫生许可和监督工作。对餐饮业全面实施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对农村的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推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对乳制品、婴儿配方食品、蜜饯三类产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卫生信誉度管理。2、进一步提高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管水平。积极推广《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以强化原料进货索证为重点,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全面推行原料进货溯源制度,重点查处非法采购和使用劣质食用油,违法使用添加剂和使用不合格调味品等违法行为。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公共卫生管理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改进社区、农家乐旅游点、农村家宴、建筑工地食堂等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防控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发生。3、认真落实《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学校食堂落实管理责任并制度化,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全面推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力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4、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
本文标题:西乡塘区2007年食品安全工作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3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