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1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组合图形的面积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练习,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解题的灵活性;能正确地分析图形。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创新精神,及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组合图形,能运用“分割法、添补法或割补法”将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导学过程(一)预习旧知,引出新知1、观察动画,分析引入(媒体出示由基本图形拼成的房子等)师:观察这两幅图画,你发现了什么?这些由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就叫做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2、复习基本图形面积公式(出示课件)师: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基本图形吗?(随着学生回答,按学习的顺序贴各个基本图形)问:那谁还记得这些基本图形的面积公式?(随着学生回答,在各个基本图形后面写公式)(二)动手拼图,探究方法1.自拼图形,分析要素师:拿出你的学具袋和做题纸。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要求吧。请你从学具中任选两个基本图形,拼出一个组合图形,粘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边做边思考:你拼的组合图形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这些基本图形的要素是什么?2.师:现在,就请你挑出你喜欢的基本图形,来拼一个组合图形,并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怎么求你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呢?三、展示交流(学生分别介绍所拼的组合图形后,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作重点交流。)师:现在,我们来看右面的组合图形(见右下图),它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有一条边既做三角形的底又做长方形的长,是公共边。(强调公共边:既做长方形的长,又作三角形的底。)3、打开思路,探索面积师:怎样求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谁能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下面,请每个同学试着求出自己所拼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学生分别计算自己所拼的图形组合的面积,并进行交流。请一位同学板演)2师:刚才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所拼组合图形的面积,那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别计算几个基本图形的面积,然后相加。四、学标达成1.明确“这张纸板还剩下多大面积?”指的是哪些部分的面积,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还有哪些计算方法。2.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特别精彩,想法也非常巧妙。现在,有个叫小华的同学他家里面要装修,计划在客厅铺地板(媒体出示课本第75页的客厅平面图)。师:请你估计他家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学生小组讨论、交流)3.同学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它的面积?请把你的想法用虚线在答题纸的客厅平面图中表示出来.再和小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动手画图,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4.巩固练习(1)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出示课件17~18)让学生“观察图形—选择方法—汇报交流”(2.)计算墙壁面积(出示课件19)观察图形—选择方法—独立计算—汇报交流师: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但你们的答案和这两位同学一样吗?是啊,同一个组合图形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面积,但答案是唯一的。(3.)求门油漆的面积同学们以聪明才智帮小华解决了一个难题,可还得请你们再帮一个忙。师:这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谁来给同学提个醒。学生独立算完后指名汇报和他方法一样的请举手,为什么你们都选择添补的方法呢?师:是啊,计算组合图形面积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用的,我们要学会根据条件选择合理的方法(分割法、添补法或割补法)。师:同学们做好了吗?刚才看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能感觉到同学们都很喜欢动脑筋,现在请谁来介绍,小华家的客厅面积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分别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五、总结提升1.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述四种计算方法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2.这种方法叫添补的方法,将原图形补充为基本图形,然后求出整个儿图形的面积,然后再减去补充的部分的面积。3.其实不管是用割还是用补甚至是割补,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把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3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成长的脚印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2、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3、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具准备:图形,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两张。教学难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大小是多少?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2.小组推荐人员进行全班交流。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cm2。师总结以上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别的其他的做法?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2。(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到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成了挖土的梯形,上底上2厘米,下底上7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2)。师:回顾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一个什么方法。我们用了数格子的方法。二、探究新知1.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的图形进行计算。2.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自学,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三、展示交流1、计算树叶的面积每人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先同桌互相估算一下它的面积。能不能也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呢?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生汇报:(1)放在格子上数数。(2)可以把外轮廓在网格纸上画出来,再数。4(3)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结果,看看谁估算的最准确。2、计算手掌的面积师:现在四人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计算一下一人手掌的面积,看哪组合作最快最准。3.学生合作计算,交流汇报。(1)我们先描手掌的轮廓,然后大家一起计算,×××的手掌面积大约是86平方厘米。(2)我们一人描手掌的轮廓,1人数整格,1人数半格,一人计算,×××的手掌面积大约是93平方厘米。……评选最佳合作小组。师:我们在认识1平方分米的时候,说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四、实践活动1、用附页3的方格纸,估计自己脚印的面积是多少。2、在学校的周围找一棵树叶比较多的树。(1)估测一片树叶的面积。(2)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算这棵树所有树叶的总面积。(3)在有阳光时,大约每25cm2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这棵树在有阳光时,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五、总结提升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成长的脚印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大约16平方厘米小华2岁时的脚印大约44平方厘米小华11岁时的脚印大约-----平方厘米5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公顷和平方千米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的方法建立事物间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验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1.正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2.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导学过程(一)预习互测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3)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4)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2.你认为填写什么单位?为什么?(二)、探究新知1.引出“公顷”。师指出: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指出公顷可以用字母表示:图片展示。引出:在测量或计算土地面积时,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设计意图:学生对面积单位“公顷”的大小还比较抽象,教师直接通过学校田径场告诉学生1.公顷的大小。让学生建立1公顷大小的概念。2.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猜一猜。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3.你能在学校找出两点让它们的距离是100米吗?4.你能再找两个点组成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吗?说完后闭着眼睛想想。5.出示校园平面图。(1)再现刚才的四条边所组成的正方形。(2)阴影正方形和原来田径场的大小。问:这个正方形和我们刚才所说的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追问:它们为什么都是1公顷?66.出示长50米,宽50米的场地。(1)这个正方形有1公顷吗?你怎么判断的?(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3)展示各种拼法。7.出示边长10米(七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1)这个正方形有多大?(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3)展示各种拼法。8.你能判断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样判断的?9.在我们学校周围有没有1公顷大小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10.出示学校图片。(占地面积4440㎡,)师:估计一下,高静园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公顷?11.出示人民广场图。(人民广场占地面积约2公顷)师:估计一下,人民广场大约有多少公顷?小结:在估计时,你们都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形成1公顷的表象。)(三)、展示交流比一比:出示下列图文。1.“鸟巢”的建筑面积约为26公顷,合()平方米。(配图)2.实验小学的面积约为2公顷,合()平方米。3.“水立方”的建筑面积约为8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4.天目湖的湖面面积约为8000000平方米,合()公顷(配图)①学生填写后校对正误,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②如果你选择一个地方来介绍他的大小,你会怎么介绍?算一算:一个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它的面积有1公顷吗?(用计算器计算)读一读:中国国土面积约是960000000公顷。师:介绍土地的大小通常用公顷这个单位,老师这儿还有一个信息。会读吗?读起来感觉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四)、总结提升1、本节课能把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并灵活安排学习时间与空间。很好的体现了学科性和综合性,以数学书本知识为基准,结合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一系列围绕主题的教学活动,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2、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的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让学生从多种途径中获取信息,指导具有针对性,启发性,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7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课题设计秋游方案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生活实际情景,体验“改商”的过程。2、能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改商”的方法。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导学过程一、预习互测1.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602÷31○20487÷18○302.(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351÷58=840÷35=630÷31=3.创设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二、合作探究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出示公交车幻灯片)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
本文标题:西峰张良沟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