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四章血液循环(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心肌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排列有序的丰富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会自发地发出节律性兴奋冲动,它们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这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这一类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其自律性高低依次递减,合称为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正常心脏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左心房,然后经房室束、房室交界、左右束支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这样,两类心肌细胞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心脏的有效的泵血功能。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传导性、节律性和收缩性。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和最大舒张电位与与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距。4、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舒张期。5、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6、影响血流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管半径。7、心室收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三个时期。8、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每博输出量和心率两个因素。9、与骨骼肌相比,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长。10、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主要有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二、选择题1.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CA.骨骼肌的挤压B.心房收缩的挤压C.心室舒张的抽吸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E.压力差促进静脉回流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基础是D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E.K+内流,Ca2+外流3.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EA.窦房结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兴奋传速减慢D.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很长E.窦房结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4.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EA.合胞体B.储Ca2+少C.自律性D.全或无E.有效不应期长5.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A.舒张期大于收缩期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C.房室有共同舒张的时期D.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而言E.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心率有关6.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E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等容舒张期D.射血期E.充盈期7.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DA.等容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期初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8.主动脉瓣关闭见于D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9.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CA.动作电位的幅值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C.4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率D.阈电位水平E.0期去极化速度10.正常人心率超过15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A.快速射血期缩短B.减慢射血期缩短C.充盈期缩短D.等容收缩期缩短E.等容舒张期缩短11.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C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D.房室瓣开放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12.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CA.静息电位数值B.动作电位时程长短C.0期去极化速度D.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E.4期有无自动去极13.下面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EA.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无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D.除极幅度小于浦肯野细胞E.0期除极时程比浦肯野细胞短得多14.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0期去极的速度B.动作电位2期的长短B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动作电位3期的长短E.钠-钾泵功能15.心室肌出现相对不应期原因是AA.膜电位绝对值仍低于静息电位,Na+通道的开放能力尚未恢复正常B.Ca2+通道已逐渐复活C.0期去极速度高于正常D.0期去极幅度高于正常E.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16.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E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期去极速度快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期电位去极速率快17.在下述关于心肌传导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EA.心肌细胞直径细小,传导速度慢B.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率慢,传导速度慢D.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速度快E.心肌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邻近心肌细胞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18.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D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9.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D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区别20.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CA.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B.心室肌收缩时可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和势能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与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血液E.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21.真毛细血管不具有下列哪一项特点?EA.管壁薄B.血流缓慢C.管壁的通透性大D.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E.安静时,骨骼肌中大约有80%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22.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等于AA.(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B.(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C.(毛细血管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D.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E.毛细血管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23.关于冠脉血流量,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DA.在心室收缩期少,舒张期多B.占心输出量的4%--5%C.动脉舒张压升高,冠脉血流量增多D.在心肌缺氧时减少E.血管紧张素Ⅱ能使冠脉血流量减少三、名词解释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开始的时期。由于此时室内压迅速升高,使房室瓣关闭,而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因此此时尽管心室肌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但心室容积不变,故名等容收缩期。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搏动一次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心输出量:心脏在单位时间内的射血量,等于每博输出量×心率。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室舒张末期容量的百分比。自律性: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动脉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心室收缩过程中动脉血压达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过程中动脉血压达到的最低值。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血压。周围静脉压:器官静脉的血压。血-脑屏障: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间的自由交换。血-脑脊液屏障:血液和脑脊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屏障,可限制物质在血液和脑脊液间的自由交换。四、问答题1.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压力、容积、瓣膜开关和血流方向的变化。答:一个心动周期可分为心室收缩期和心室舒张期,心室收缩期包括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和减慢射血期,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心动周期各阶段心脏压力、容积、瓣膜开闭和血流方向变化情况如下:等容收缩期:室内压迅速升高,使房室瓣关闭,此时房压﹤室压﹤动脉压,动脉瓣亦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此期持续时间短,约0.05s。快速射血期:室内压继续升高,此时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室瓣关,动脉瓣打开,心室容积减小,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是射血的主要阶段。此期历时0.1s。减慢射血期:快速射血期后,心室肌收缩减弱,室内压逐渐下降,房压﹤室压﹥动脉压,房室瓣关,动脉瓣打开,心室容积进一步减小,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射血量约占总射血量的1/3。此期历时0.15s。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初期,室内压急剧下降,房压﹤室压﹤动脉压,动脉瓣关,房室瓣尚未打开,心室容积与减慢射血期末相比无变化,此期历时0.06~0.08s。快速充盈期:室内压进一步下降,房压﹥室压﹤动脉压,动脉瓣关,房室瓣打开,血液快速由心房流入心室,此期进入心室的血液量占总充盈量的2/3,心室容积快速上升,此期历时0.11s。减慢充盈期: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房室瓣处于打开,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但由于房室压力梯度减小,充盈减慢,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此期历时0.22s。心房收缩期:心室舒张的最后0.1s,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开始。房室瓣开,动脉瓣关,房压﹥室压﹤动脉压,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使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增加,此时心室容积最大。2.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答: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凡是影响每博输出量和心率的因素均可影响心腧出量。影响每博输出量的因素包括:①前负荷。即肌肉收缩前所承载的负荷,可用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充盈压)来反映前负荷的大小。充盈压低于12-15mmHg,每博功随充盈压的增加而增加,充盈压大于或等于12-15mmHg,心室功能曲线趋于平坦或轻度下倾,表明通过心肌的初长度调节肌肉收缩功能的作用较小。②后负荷。即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对左心室收缩和射血而言,后负荷就是主动脉压。主动脉压越高,心室等容收缩期越长,射血时间推迟并缩短,同时心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降低,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③心肌收缩能力。即心肌不依赖于外部负荷而改变其收缩功能的内在特性。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心率对心腧出量的影响表现为:心率在60~170次/分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40次/分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而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3.简述心室肌细胞、浦肯野细胞和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特点及其离子基础。答: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特点:去极化(0期)迅速,负极化过程缓慢,分为1、2、3期。负极完毕后电位处在静息电位水平(4期)。其离子基础:0期:细胞外钠离子的内流;1期:钾离子外流;2期:钙离子(和少量钠离子)内流与钾离子的外流处于平衡状态而形成;3期:L型钙通道失活关闭,钙离子内流停止,而钾离子外流又进行性增加;4期:流入细胞的钠离子、钙离子和流出细胞的钾离子在钠-钾泵、钠-钙交换体和钙泵等作用下流出和流入细胞,使离子达到平衡。②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特点:0期去极化较快,复极过程动作电位时程持续时间较长,不存在静息电位,在动作电位3期复极完毕后,细胞膜内电位达到最大负值,4期去极化速率慢。其离子基础:0期:细胞外的钠离子内流;1期: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2期:钙离子(和少量的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处于相对平衡状态;3期:L型钙通道关闭,钙离子内流停止,钾离子外流又增加;4期:外向钾离子流的逐渐衰减和内向电流的逐渐增加(主要是钠离子)。③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特点:0期去极化速率慢,仅到0毫伏水平,很少超射,复极持续到4期,在4期又开始自动去极化,且去极化速率快。其离子基础:0期:L型钙通道的内流产生去极化;1、2期去极化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钾离子外流引起复极;3期:膜内电位变负,延迟整流钾通道逐步去激活,钾离子外流逐渐减少;4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的逐渐衰减造成内向电流幅值相对
本文标题:第四章血液循环(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4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