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
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潘琦周建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母猪的年生产力主要包括分娩率与窝均产活仔头数。母猪的生产力是影响规模化猪场生产的重要指标,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养猪目标,必须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原因,包括胎次、配种环节、妊娠管理、环境卫生、人为等因素。关键词:母猪,生产力,分娩率,产仔数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一年能提供多少断乳仔猪数,是母猪最重要的生产力性状。母猪年生产力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就要从决定母猪年生产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等。1保持母猪群合理的年(胎)龄结构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尤其表现在对排卵数影响上。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母猪繁殖高峰期出现在3~6胎,7胎及7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仔猪存活率下降。根据这一规律,母猪的繁殖利用年限约为3~4岁,基础母猪群每年应更新1/5~1/4。但在实行“全进全出”集约化工艺流程时,每年更新率可高达30%以上,各年龄的母猪大体上均占20%~25%,对生产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年限。及时的选留与淘汰母猪是保证一个猪场满负荷生产、使母猪群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胎次结构见表1。表1合理的母猪群年龄胎次结构胎次猪群中比例(%)118~20216~18315~17414~16513~15614~22从一个基础母猪群开始建立到一个稳定的猪群年龄结构的转变并不容易。但有时也随品种、饲养管理水平、饲养条件等有所变化,如在品种繁殖能力和哺育能力强、营养状态好、饲养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胎龄高的优秀母猪也可多留些。2使用正确的配种程序2.1精液质量检查公猪的精液品质是决定产仔数多少的主要因素。加强公猪的饲养管理,建立合理的公猪饲养、作者简介:潘琦(1958—),女,汉族,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养猪生产与疫病防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1采精制度,确保公猪精液品质。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自然交配相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精液的品质,而且能降低公猪的饲养成本,充分利用公猪优良基因。选择优良公猪采精后进行镜检,新鲜精液活力以高于0.7为正常。用于输精用的液态精液,精子活力不应低于0.6。所有采精公猪必须在精液品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根据种公猪的精液品质和体重变化来调整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喂量。2.2发情鉴定发情鉴定的关键在于鉴定静立反射。具体做法是每天进行两次发情鉴定,上午、下午各一次,早上6点,下午3点查情;检查采用人工查情与公猪试情相结合的方法。配种员工作时间的1/3应放在母猪发情鉴定上。每天用试情公猪对待配母猪进行试情,直接赶入待配栏和后备猪栏,查情的好坏是影响人工授精水平的关键环节。查情时的注意事项:2.2.1有部分母猪在断奶后1~3d内就开始出现静立反射,这样的情况称之为“假发情”,此时猪配种就很难受胎。2.2.2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采用21~28d断奶,过早断奶的母猪排卵数少,甚至不排卵,因为子宫内环境未完全恢复,此时断奶配种的母猪受胎率会下降。2.2.3断奶母猪转入空怀猪舍,应根据体重、膘情、胎次合理分群,每群断奶母猪4~6头,这对提高母猪7d内发情配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情况下,7d内断奶母猪发情率达到92%以上。2.3适时输精进行母猪授精时,新鲜精液和保存精液有一个时间的差别。新鲜精液因精子活力强,死精率低,故配种时母猪受胎率高;保存精液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子活力逐渐变弱,死精子数增多,母猪受胎率偏低。多数经产母猪在发情后24~56h排卵(变化范围24~72h);卵子生存时间很短,在输卵管内生存4h;精子必须出现在母猪生殖系统排卵前,以便运输到壶腹部并获能;精子在子宫内保持活力的时间为24h。采用现采现用方法,可提高母猪的受胎率。上午发现“静立反射”的母猪,下午输精一次,第二天下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下午发现站立反应的母猪,第二天上午输精一次,第三天上午再进行第二次输精。3加强配种后母猪的管理,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的做法是:一是对妊娠母猪限制饲喂,尤其在妊娠1~3d,每头母猪的饲喂量为1.5~1.8㎏,以提高血液中孕酮的含量。二是母猪配种30d内不转群不混群,避免应激。科学的母猪饲养管理程序应是分阶段饲喂。母猪的饲养阶段应分为配种前期,妊娠早期(1~30d)、妊娠中前期(31~75d)、妊娠中后期(76~95d)、妊娠末期(96~110d)、分娩前后(分娩前5d~分娩后5d)。每个阶段应注重饲养管理目标及饲料的饲喂量。3.1饲喂技术母猪妊娠前期、中期必须保证饲料的品质优良,不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带有毒性和强烈刺激性的饲料,饲料变换不宜频繁,根据膘情严格控制投喂量。妊娠后期必须提高饲料营养水平,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同时要保证饲粮的全价性。妊娠母猪喂料量见表2。表2妊娠母猪喂料量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设计)2喂料量(㎏/d)早中晚配种后-30d1.8~2.20.70.60.931-60d2.50.80.71.061-84d2.80.90.81.185-107d3.7~41.51.01.5112d2.71.00.71.0113d2.20.70.60.9114d1.2产仔当天不喂料或温水加少量盐麸皮汤3.2妊娠诊断在正常情况下,配种后22d左右不发情的母猪即可确定妊娠,其表现为贪睡,食欲旺盛,容易上膘,皮毛光顺,性情温顺,行动稳健等。目前规模化猪场大多数采用B超诊断。如果检查没有怀孕,放在原栏不动,30d进行第二次检查。能有效的控制妊娠期无胎猪的比例。3.3返情检查断奶到配种是造成母猪“非生产日”的主要因素,查返情对改善母猪“非生产日”也有很大帮助。配后每天检查返情工作,每天在早上配完种后、下午在配种前检查,特别注意非正常返情猪只,如25~30d返情的,很有可能是早期流产造成的,这些母猪返情后不能立即配种,一是子宫环境没有恢复,二是其阴道和产道抗病能力很差。再者,刚流产的猪基本上不排卵,这部分猪配种后,受胎率不到30%。所以母猪不规则返情后不要立即配种,而是要注射消炎针,等下一个情期再配种。3.4其他注意事项3.4.1保胎30d后,对偏肥偏瘦的母猪做出明显标志,在猪栏前用“+”,“-”标志,“+”表示加料,“-”表示减料。以便饲养员加减料,调整猪的膘情。3.4.2配种后3~28d,严禁移动母猪。3.4.3妊娠母猪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进产房之前,要对母猪身体特别是乳房和外阴部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洗。3.4.4经产母猪与头胎母猪分开饲养,对头胎母猪实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有利于控制猪场疾病,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降低生产成本。3.4.5在配种后一个月内免疫刺激较强的疫苗会影响到受胎率(特别是口蹄疫和蓝耳苗普防时),所以每次在普防的时候会提前在饲料里加药,把每月的药物保健与普防放在一起做,同时在每次保健中加强力拜固舒500g/吨,加药到第三天时开始做普防。4加强哺乳期管理,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4.1产房要实行“全进全出制”为仔猪提供清洁舒适的环境,是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最基本保证。产房在母猪进产房之前彻底清扫、消毒、空栏。将产房打扫干净后,用3%~5%的石炭酸或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并空栏1周。临产母猪在妊娠舍或洗猪房彻底清洗消毒体表后,提前7天进产房,驱赶时要轻缓慢,潮湿处垫含有消毒水的麻袋,防滑防跌。进产房时按预产期顺序依次排列。分娩前,每两天用1:200卫可消毒一次,至分娩为止。4.2加强仔猪的护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3一是确保初乳吸吮量,要保证仔猪在出生后12h内吃到初乳50mL;二是满足仔猪对较高环境温度的要求,1~3d环境温度为32~34℃;三是在仔猪出生的24h内寄养,营养不良和饥饿是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四是仔猪出生3d肌注1~2mL的葡聚糖铁针剂以防贫血。4.3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哺乳母猪要饲喂优质饲料,最大程度地提高母猪的泌乳量,确保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减少母猪沁乳期失重,保证母猪下一胎最佳的繁殖性能,断奶后母猪失重控制在0-10kg以内。断乳后,使母猪能正常发情、排卵和配种。对带仔多的泌乳母猪要充分供给,防止因营养不足造成无奶或少奶;对于带仔少的,则要适当控制喂料量,防止断奶时体况过肥。对母猪的喂料量要掌握“吃饱、吃光”的原则。切忌给哺乳母猪饲喂霉烂、腐败和变质的饲料,以免引起母猪和仔猪的下痢、中毒及其他疾病。把握4个关键点:产后10d,日饲喂量在7kg/d以上;饲料缓慢增加,要根据母猪体况均匀投喂,若母猪不愿站立吃料时,应驱赶母猪并仔细观察有无异常;断奶前3d适当控料,清晨空腹断奶,早上不喂;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与仔猪断奶重成正比。4.4实行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在生产中不要盲目地追求早期断奶来增加母猪年产仔窝数,要以保证仔猪断奶后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为原则。规模化猪场以21~28日龄断奶为宜,要通过缩短分娩间隔,采取综合管理措施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首先要保证母猪生殖道迅速恢复正常,在提高食欲的条件下合理供给日粮,促使母猪在断奶时有较适宜的体膘。同时在断奶第一天控制日粮,实行小群饲养,将公猪赶到母猪栏旁边,以利刺激发情。必要时选用促性腺激素催情,把产仔少、泌乳性能差的母猪所产仔寄养给同期产仔的母猪,采用提早断奶技术、促进母猪尽快恢复发情、配种,以增加年产窝数。对配种后21d发情母猪占配种母猪5%以上的,应检查种公猪是否存在配种过度或精液品质不良等问题。5环境卫生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变化超出其遗传反应范围时,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因此,环境、品种、饲料、疫病构成了养猪生产的四大技术限制因素。环境在养猪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代养猪生产采用舍饲,舍内环境直接影响着养猪生产水平。为母猪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保胎、分娩、哺乳具有重要作用。5.1温度在生产条件下,温度的变化是影响猪生产力和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种公猪最适宜的温度为18~20℃,妊娠母猪最适宜温度为18~22℃,分娩母猪最适宜温度为22~25℃。冬季猪舍要防寒保温,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发生;夏季高温要防暑降温,高温对种公猪的影响尤为严重,轻者食欲下降、性欲降低,重者精液品质下降,甚至会中暑死亡。5.2湿度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机体的体热调节来影响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它是与温度、气流、辐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对猪的生产力和健康影响不大。在高温下,高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使猪易患疥癣、湿疹等疾病,并常使饲料、垫草发霉,易发生饲料中毒等。在低温情况下,高湿促进辐射和传导散热,不利于机体维持体热平衡,易发生关节炎、肌肉炎、肠炎、白痢等。无论在任何温度下,高湿(高于80%)都直接或间接地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论文(设计)4不利于猪的生产力和健康。5.3光照猪是常年发情的动物,性腺发育和性机能活性虽无明显的季节性节律,但在光照相对较强、光照时间相对较长的情况下,猪的繁殖性能表现较好。适宜的光照可提高性激素分泌量,加强卵巢和睾丸功能,提高猪的繁殖能力。猪对可见光光照相对不太敏感,母猪光照强度为40~50lx/d,光照时间14~17h/d为宜。5.4卫生产房要保持温暖干燥,清洁卫生,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母猪临产前1周转入产房,进产房之前,对母猪进行严格清洗,待全身干燥后,用3%敌百虫喷洒全身;产房每天5次定时清粪,防止氨气味过重,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保持好产床及过道的卫生,粪便要随时清除,每周带猪消毒1~2次,如产房阴冷潮湿,产床粪便污染,易造成母猪产后感染、发烧、拒食、无乳,容易发生子宫炎、乳房炎和无乳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和采取相应措施,仔猪常于数日
本文标题:规模化猪场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关键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59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