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算法多样化的探索作者:长城乡长城小学陈瑞林《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算法多样化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实际上在我们的计算题教学中由于受教材的制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偏重于计算答案的正确性和唯一性,过多的强调算理,把时间和精力都化在所谓的算理中。如:3-2=1,这种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不成问题的算式,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却讲得振振有词:3由2和1组成,从3里面去掉2就是1,所以3-2=1。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严重阻碍和禁锢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从这种机械模仿中解救出来,根据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创设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积极展开思维,使他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现实数学实践活动中得到理解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以下几点:1、转换教师角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由权威者变为参与者,打破以课本为中心的禁锢。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能再让学生围着标准答案打转转,要重会学,轻学会。课堂中的学习活动要多交给学生去做,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由“牵”到“放”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改变,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体现。例如,教学“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当学生列出5×10这个式子后,教师并没有急于讲解课本中的算法,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结果同学商量后想出:将原题变成10×5;5×1=5再添个0;直接在5的后面添个0;5×9=45,45+5=50等多种算法。这里学生不但找到了口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愉悦,创造的潜能也得以开发。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解放学生的心理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心理的自由可以是使学生的思维在无须有过重的负担和心理压力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首先要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年龄小,逻辑思维能力弱,计算方法凭直觉,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有时往往容易说错,说得不清楚。教师不管学生发表的见解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要认真倾听,都要给予赞扬和支持,不要横加指责。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要“蹲下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其消除顾虑。其次要坚持教学民主。民主的教学氛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保护学生创造的渴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才能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创新。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道题:“把可以改成乘法算式的改写出来”,其中一道算式为5+5+5+4,回答时,有的同学说加数不同,不能改为乘法算式;有的同学说可以改成5×3+4为乘法算式;有的说还可以改成5×4-1。我热情的表扬了这几位同学。接着在我询问的目光下,有个男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后两位同学说错了不能表扬,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看题目的要求。”紧接着又有人持相同意见。在这样的课堂上,通过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显示出学习的主动性。经过主动参与,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乘法的含义,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算法数学来源于生活,按照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适当的对教材进行调整、扩充,提供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开放性探索材料。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有关数学问题。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必然多样。在计算题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地计算方法。例如:教学“三位数整百、整十数加法”时,我创设买电器的情境,提出问题,卖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冰箱共花多少元?学生列式后,我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由于学生平时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所以讨论很起劲,很自然地想出了多种算法。4、注重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发现算法布鲁纳强调:学生不是一个被动的、消极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索者,是一个“发明家”“创造家”,而教师并不要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其作用主要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对“发明家”“创造家”起指导作用的导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玩的天性,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数一数,使学生主动发现、掌握算法。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也可以开发学生智力的潜能。例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先请学生观察:56+7与56+3有什么不同?(突出个位相加满十)这样的题怎么计算呢?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探究56+7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内交流操作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学生的摆法虽然不同,但大都有满10根捆一捆的过程,从而悟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运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多种算法,在100以内的加减法和三位数整百、整十数计算中经常会用到。基于对计算题算法多样化的理解,并结合低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创设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设与应用的教学思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比较现实或有趣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或有待形成的运算技能,学生带着明确解决问题的欲望,独立操作、合作交流,使学生既有自己创新的喜悦,又有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最后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形成技能。在上述的思路中,特别要多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还要注意一个问题:算法并非多多益善。在教学中不能认为“算法越多越好”,如果过于追求算法的数量,课堂上一定要把能想到的一切算法都展示出来,结果在课堂中花了太多的时间去挖掘各种算法,影响了其他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我觉得算法多样化应是一种态度,是一个过程。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片面追求形式化。另一方面,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比较、归纳,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并对一些基本的运算通过多种方式达到熟练。所以,“算法多样化”不单单是要“多样”,而必须是要“有用”。
本文标题:算法多样化的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68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