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4页茂名市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编号:QD-0707-03流水号:科目常用工具软件授课班级11计算机①②授课日期2011年9月26日章节第一章课题1.1计算机发展概述授课方式板书、讲授授课时数2授课类型课堂讲授作业题数2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教具准备课本图例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分类教学后记备注授课教师:冯静丽备课日期:2010年月日审批:日期:年月日-2-教学过程一、教学回顾及导入课题现在,计算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吗?二、新课讲授1.1计算机的发展概述1.1.1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与一般计算工具的差别存储器的大小运算能力定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按预先存储的程序,对以数字形式出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电子装置。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产生ENIAC是世界公认的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946年2月由美国宾州大学的莫克莱和埃克特研制;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占地170平方米、重量30吨、计算速度5千次/秒;每次至多只能存储20个十进制数;弱点:存储容量小,尚未采用“程序存储”方式;电子管太多1.1.2计算机的发展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特点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存储器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等;外部设备采用纸带、卡片、磁带等;使用机器语言,5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汇编语言,但没有操作系统-3-教学过程体积庞大、笨重、耗电多、可靠性差、速度慢、维护困难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特点使用半导体晶体管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使用磁芯作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采用磁盘和磁带;输入输出方式有了很大改进;开始使用操作系统,有了各种计算机高级语言。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耗电量减少、速度加快、可靠性增强;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特点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开始使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存仍以磁盘,磁带为主;外部设备种类和品种增加;开始走向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操作系统进一步完善,高级语言数量增多。计算机的体积、重量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特点使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开关元件;主存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辅存采用大容量的软、硬磁盘,并开始引入光盘;外部设备有了很大发展,开始采用光字符阅读器(OCR),扫描仪、激光打印机和各种绘图仪;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进一步减小,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等大幅度提高。5.人工智能和第五代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AI):是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某些“机器思维”或脑力劳动自动化的一门学科。第五代计算机系统(FGCS:):就是智能计算机系统,智能计算机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知识库(KB:KnowledgeBank)知识库计算机(KBM:KnowledgeBankMachine)知识库管理系统(KBMS)问题求解和推理机智能接口系统应用系统1.1.3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4-教学过程(1)综合化、智能化(2)网络化、高速化、整体化、协同化(3)多样化、大众化(4)微小化、低能耗、低污染、缩微化、绿色化(5)商品化(6)集成化、高效化三、课堂小结计算机的定义;与计算机诞生有关的技术的发展;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四、课堂练习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A)代。A)4B)6C)7D)3分析: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五、布置作业P4311.冯诺依曼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补充: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分别是根据什么划代的?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这几代各是什么?
本文标题:计算机导论第一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099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