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精品第2章空气与生命水平测试
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1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MnO2第2章水平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a—40C1—35.5Fe—56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关于空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新鲜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C.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2011南京)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B.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C.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D.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3.(2010南充)为了区别O2和CO2两瓶(或两种)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B.分别倒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用塑料可乐瓶分别盛满上述两种气体后各倒入约1/5容积的水,盖紧瓶塞振荡4.下列灭火事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C.实验时酒精不慎滴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5.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B.粮食酿成白酒C.人和动物的呼吸过程D.农家肥料的腐熟过程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3Fe+2O2点燃Fe3O4B.2H2O2====2H2O+O2↑C.CH4+2O2点燃CO2+2H2OD.C6H12O6+6O26CO2+6H2O7.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2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8.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9.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2S△CS2B.AgNO3+CaC12====AgCl↓+CaNO3C.4A1+3O22Al2O3D.NH4HCO3△NH3+H2O+CO210.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盛有质量分数约为70%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B.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1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A.蒸发液态空气后所得各气体的质量等于蒸发的液态空气的质量B.6g碳与20g氧气反应可生成26g二氧化碳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所得氧化镁比镁条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D.10g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所得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一定是10g12.(2011绍兴)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3.(2011广东)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14.装有萌发种子瓶中的气体,能使燃烧的蜡烛熄灭,这是因为()A.呼吸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B.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光合作用,消耗氧,释放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3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简要分为以下几步:①装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固定装置;⑤加热;⑥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热。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⑤⑥⑦B.③①②⑤④⑥⑦C.②①④⑤③⑥⑦D.①④②③⑤⑦⑥16.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主要是因为()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C.CO2能灭火,施有后可防止光合作用D.施用CO2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17.(2010威海)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B.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作为动力C.呼吸作用产生的水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D.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排出18.(2011佛山)下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口O◎●分别表示M、N、R、S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C.该反应可表示为N2+2S2M====2M+2S2ND.R在该反应中一定未参加反应19.一些老人特别喜欢早晨到树林里锻炼身体,感到空气清新,主要原因是()A.空气中氧含量高B.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C.空气中水蒸气多D.空气中有毒气体、灰尘减少20.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21.(2010徐州)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MNQP反应前质量(g)181232反应后质量(g)x26212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4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22.下列各项中,呈因果关系的是()①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②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③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④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代烃排入大气中a.形成酸雨b.产生温室效应c.破坏臭氧层d.使人中毒A.①—dB.②—aC.③—cD.④—b二、填空题(共25分)23.(4分)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放有极少量的红磷做脱氧剂,其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4.(4分)物质燃烧应具备三个条件,香港教材中称之为火三角,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括号处分别填写三个条件。灭火时刻采取哪些措施?25.(5分)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图甲中过程[C]的效率。(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过程[A]所释放的能量。(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____。26.(2分)(2010福州)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____。27.(3分)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2Mg+O2点燃2MgO2H2+O2点燃2H2O2CO+O2点燃2CO2(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①____;②____。(2)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之处___。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5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28.(7分)美国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1)绿色净水剂有:①高铁酸钾(K2FeO4),②聚合硫酸铁([Fe2(OH)n(SO4)2/3n]m简称聚铁),这两种物质中共含有(填数字)种金属元素,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氢氧化物(填化学式),该物质对水中的杂质有絮凝作用。(2)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3)德国INTEGRAL公司因研究出无辐射冷却技术而荣获德国环境大奖,他们用水和冰组成的物质代替传统的氟利昂或氨做冷却剂。该致冷剂(填字母)。A.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对环境不产生任何污染C.化学性质和水不同(4)在温度超过374℃、压强超过22.1MPa下的水就是超临界水。用超临界水、空气氧化处理聚氯乙烯(C2H3C1)n的反应中,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____、____和HC1。(写化学式)三、实验、简答题(共35分)29.(7分)研究人员发现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以下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A→D阶段,种子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有机物()A.被呼吸作用消耗了B.被光合作用消耗了(2)图中E→F阶段,幼苗体内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加,原因是()A.根从土壤吸收了有机物B.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3)以下哪幅图能表示图中A→F过程,有机物含量变化的情况()(4)进一步研究发现,若该项实验始终在黑暗中进行,有机物含量不断减少,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30.(8分)化学家舍勒和普利斯特里早在18世纪就先后独立地发现了氧气,但由于受“燃素理论”的影响(即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都是由灰和“燃素”组成的,物质燃烧后剩下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根据“燃素理论”推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研究磷以及一些金属燃烧时,做了大量定量实验,实验结果都与“燃素理论”相违背。他大胆质疑,尊重登陆21世纪教育助您教考全无忧21世纪教育网精品资料·第6页(共9页)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克服重重阻力,击破了“燃素理论”,真正发现了氧气。请回答:(1)拉瓦锡之所以成为氧气的真正发现者,应该归功于拉瓦锡具有____的科学精神。(2)拉瓦锡推翻“燃素理论”的实验事实是:。(3)用学过的理论解释磷燃烧时质量的变化情况:。(4)实验室可用来收集氧气。(5)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编号):____。a.试管b.漏斗c.酒精灯d.导管e.胶头滴管f.集气瓶g.量筒31.(10分)(2011泸州)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32.(10分)实验小组进行
本文标题:精品第2章空气与生命水平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04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