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漫谈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漫谈学校课程体系建设7月5日—6日,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邀请有关专家来常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交流活动。我全程参与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的交流活动,三个组所呈现出各自的不同风格与特点。在研讨交流过后,我就在琢磨,现在的学校课程建设该往哪里走?如何走得更科学?如何走得更深刻?如何走得更富有成效?课程,这一词语,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学校日常的课程安排、教材发放、课堂教学等内容;陌生的是现在谈论比较多的是学校课程、课程结构、课程资源等等内容。熟悉的是我们原来谈论比较多的是微观操作领域,陌生的则是课程的顶层设计、育人目标等上位概念。所以,学校的课程建设有两大转向,转向之一是从以教学建设为中心逐步转向以课程建设为中心,转向之二是以课程建设为中心逐步转向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中心。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而育人目标的上位是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课程体系的建设不仅包括课程设置,还涉及课程管理和课程资源等内容。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成为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杠杆,整体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所以,学校课程改革追求的应该是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倘若我们能够认真做、坚持做和创新做,就一定能够走出符合时代要求、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理想之路。仔细地梳理,学校课程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背景分析;二是课程哲学;三是课程结构;四是课程研发;五是课程实施;六是课程管理;七是成果预期。本篇博文中就试图简述以上七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背景分析。在这部分重点突出以下内容:学校课程历史。有位校长曾经说过,一所学校没有历史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历史而没有文化。而学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的课程历史。在树立学校课程历史时,抓住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学校发展经历怎样的历史阶段,这几个历史阶段的课程应该是我们重点研究与值得借鉴的。学校生源分析。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是育人目标。只有认真研究学生现状,我们才可能创造出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生源分析通常包括:教育背景、居住环境、生活方式;人生规划、爱好特长、发展倾向;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学习习惯;人际交往、责任担当、意志品质;情绪管理、时间管理、非认知发展;等等。教师状况分析。好的课程是三分设计七分实施;离开教师再好的课程都无济于事。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教师状况的分析。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主要注重教学教学素养和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素养和学科知识素养,还要有良好的课程素养。只有关注到了教师的发展需求,才可能对教师进行精准式的培训和培养。区域位置分析。一所学校所处的区域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这所学校所拥有课程资源的多少。如果以学校为圆心,我们以1公里、2公里和3公里为半径,就可以刻画出学校的课程资源圈。这位学校课程资源建设至少提供了一个可以值得借鉴的思路。同时,我们还不要忘记,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也是学生社会性培养的发展方向。社会期待分析。衡量一所学校的价值,往往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在社会的适应性与贡献度。社会期待包含两种,一是家长对这所学校的期待;二是社会对这所学校的期待。一所学校的品牌价值和效应,更主要决定于此。所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办学愿景分析。办学愿景是学校的办学使命与价值追求。这样一种使命感和尊严感驱动着每一所学校,通过理想的教育来实现教育的理想。办学愿景,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每一个人,都胸怀理想、激情澎湃;都恪尽职守、执着追求;都卓越成长、共同发展。二是课程哲学。一所优质学校应该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应该建构一个基于特定课程哲学而组织化了的课程整体,将各课程有机结合成一个联系紧密、有逻辑的“育人整体”。课程哲学不等同于教育哲学,包含于教育哲学。课程哲学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一种价值追求,是课程认识与理解的一种高度概括,是学校提升与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比如,我对学校课程哲学几个理解:课程是学生完成人生的一次“摆渡”;课程是一次机会,是一种经历,是一份经验;课程不仅在课堂,也在于课外。曾经起草一所学校课程方案,我是这样阐述其课程建设指导思想:课程在学生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的影响力,决定学校的影响力。通过构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自主、更具个性、更多选择的成长环境、教育资源和专业服务,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全面充分而又自由地发展,尽最大可能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结构。在事物变化的过程中,结构的影响是关键性。前年,国家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核心就是考招结构发生变化。从大的方面讲,人才结构—考招结构—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模式链上的三个关键节点。我曾经说过,学校的影响力,取决于课程的影响力;学校的创造力,取决于课程的创造力;学校的生命力,取决于课程的生命力。这三种力量的体现主要取决于课程结构。所以,无论怎样强调课程结构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分。课程结构,简而言之,就是一种组合方式,是不同类别课程的一种有机组合,之所以是不同类别是它们的课程功能不同。所以,从大的角度讲,将相同功能的课程归为一类,称之为领域;由不同的领域有机组合成学校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简单而言,是指课程与环境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环境比较稳定而独特的作用与影响。学校不同类型的课程总是指向特定的功能,具体的科目也承担着特定的功能。在研讨交流活动中,颇有争议的是课程结构中的课程分类。有些学校将具有不同功能的课程划归到同一类,这就犹如交通工具中的自行车放在了炊事工具中了,植物分类中梧桐树放在了动物分类之中了。有些学校将同一类课程的内容、科目、课程颠倒或错乱。所以,在构建学校课程结构时,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的课程分类和层级。所以,分类思想和层级思想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思想。目前,有关课程的概念已形成一个庞大的“课程”家族。现简单地梳理如下,从管理体制来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从课程形态来看:先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再有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从学科内容来看,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有的学校还把课程分成若干领域;从课程任务来看,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择性课程;从课程性质来看,不仅有必修课程,还有必选课程、学生自选课程;从课程功能来看,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从表现形式来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好的课程结构应该具备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三个基本特征。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了学科的综合性。二是设置综合课程。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角度看,课程结构的改革要凸显个性化应呈现螺旋状,是一个倒立圆锥体螺旋上升结构。在这个结构中,第一螺旋是课程“类”的结构维度,第二螺旋是课程“关系”结构维度,第三螺旋是课程“实质”结构维度;既包含直线上升的认识深度,也体现着每一个螺旋中同心圆的扩散,即以学生的经验为圆点,随着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实施,促进学生经验的增长。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了。所以,对于学校课程结构,如何构建成一个好的模型,这就显得非常之重要,也非常之关键。课程结构模型图,这就好像建筑行业的效果图一样。对照这个效果图,可以讲理念、可以讲设计、可以讲文化、可以讲实施、可以讲预期的成果。对于模型问题,其给人的感觉就是直观的、具体的、可视化的。对于模型的建构,首先要厘清组成模型的各个要素,然后将各个要素进行综合系统化处理,最终形成前瞻性、逻辑性、关联性很强的模型来。就教育而言,模型就是图和表。每张图和表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精彩的故事以及优美的表达。一张图胜似千言万语。所以,一个好的课程结构,其创意就在于图和表之中,关键是我们要建构出来。四是课程研发。课程不是随意的而是严肃的;课程不是生成的而是预设的;课程不是一个方案而是一个体系;课程的品质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所以,课程的研发就显得相当重要。卓越的学校,如同一流的企业一样,都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师生满意度直接取决于我们提供的产品即课程品质的高低。衡量一所学校课程建设的优劣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加以评估,一是丰富性。丰富性是选择性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这样说,没有丰富性就没有选择性。在丰富性上,应该注意到每个领域都尽可能开设若干门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在注重课程丰富性的同时,还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二是层次性。如果说丰富性是指横向上课程照顾到各个领域,那么层次性则是指纵向上学习能级逐渐提升的分层课程。在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同时,还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尽可能学多一点、学深一点、学快一点。三是综合性。综合性是指目标、内容、方式和评价的深度融合,特别要注重好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经验通常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主要在课堂学习中完成,直接经验则是在课外活动中形成。在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学术化经验和社会化经验。学校课程研发主要有三种模型,一是需求主导模型。这里考虑的主要是学生的需求。二是条件主导模型。学校有怎样的条件或资源就可以开设怎样的校本课程。三是目标主导模型。这样可以避免”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存在的“两张皮“现象。事实上,还应该有第四种模型,也就是“需求、条件和目标”三个主导模型基础之上的“综合”模型。当然,这种综合模型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是不一样的,即:“需求”、“条件“、”目标“之间的不同配比。所以,校本课程开设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求新;校本课程要超越学科、趋于综合、指向全人。当学校课程逐渐增多的时候,作为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应该考虑的是,师生们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要给予更多的保护,同时,也应该像对待国家课程那样,强调规范、科学和质量。所以,要从课程的角度规范学校课程,要形成学校课程的研发指南、实施纲要、操作手册、评估标准。倘若学校如果将这些建立起来,我们就可以说这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当学校课程逐渐丰富的时候,我们还应该关注到的是学校的特色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必须进入课程领域。一所学校的资源是有限的,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核心标志。特色课程的内在标准,主要体现在:独特性,是指与同类学校的课程体系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种类的差异性,具备“人无我有“之一般意义。独特性的本质是个性化。之所以能称为特色课程,是其鲜明的个性所决定的,课程的辨识度比较高。优质性,是指与同类其他学校相比所表现出来的品质的卓越性,具备“人有我优“之一般意义。特色课程有别于非特色课程,不仅仅体现在独特的风格差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出色的育人成效上、正因为有了优质性,特色课程才会得到公众的承认,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多样性,是指特色课程尽管独特但并非唯一,表现为形形色色、不拘一格。多样性既有种类的多样,也有层次的多样,还有实施的多样。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结合,是特色课程的重要特征。稳定性是指经过较长时间的课程实践,逐步积淀升华而成的,而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而使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能够长期地显示、保持和发展。稳定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稳定是发展中的稳定,形成自己的标志性的、有辨识度的东西。五是课程实施。我在以前的博文中曾经提到,影响课程实施的四大要素,一是时间,二是空间,三是学生,四是教师。我的主要观点如下:在学校课程实施中,不同课程应该设置不同的教学单元时间。针对不同的课程,可以设置30分钟、45分钟或者60分钟/课时。集中学习或者分散学习、“长课程”与课时“短课程”。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学习,这就要求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资源等。该地点应该具备三大要素:学科特点、学科资源、师生交互等、学生喜欢一门课程,有时就是从喜欢一位教师和一间教室开始的。我们的教育最大的成功就是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成为他们自己。如果说我们最大的失败在哪里?就在于把不同的学生培养成了相同的人。有了好的教师,才
本文标题:漫谈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0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