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精选十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精品)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NO.2002-1.郑培民湖南省委原副书记【主要事迹】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〇〇二年三月,因突发心脏病在京逝世,年仅五十九岁。以三件遗物和一句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纪录和几十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人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一生官风人格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了一辈子人。他是一个高官,但他更像一介平民。他是一个深爱妻子和儿女的普通男人,他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民公仆。为官数十载,他从未用权力谋过半点私利,为官数十载,他没有一件放不到桌面上的东西。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流传着一首这样的苗歌,唱的是当年郑培民带领群众修路致富的故事。郑培民曾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他爬过湘西最难爬的山,走过湘西最难走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子,住过湘西最穷的人家。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这进而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自下田示范。有一次连日劳作之后,郑培民体力不支,摔下了三米多高的田埂。这一年,郑培民添了一项病症,脑震荡。但也就是这一年,湘西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实现了自给有余。在湖南常德地区,人们记忆中的郑培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省委领导,而是一个和他们一起找沙袋、堵缺口的抗洪战友。一九九八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水泛滥,常德安乡县堤垸溃决,灾情严峻,时任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在这里和受灾群众并肩抗洪,度过了八十多个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郑培民在湖南先后担任过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书记,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着他,一个是三不书记——说他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一个是三民书记——说他爱民、亲民、一心为民。【颁奖词】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NO.2002-2.张荣锁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主要事迹】回龙村位于河南太行山脉之中,当地山势险峻,一条小道,这是连接山上山下居民唯一的路,当地人称它“老爷天梯”。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树碑立传,准备修路,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据回龙村里的一位老人说,在他的记忆里有18个人走“老爷天梯”时摔死在悬崖之下。1975年,19岁的回龙村人张荣锁离开了这里,他穿上了军装,在北京当了5年兵。复员后张荣锁靠开采石料办起了石材厂,富裕了,可是他没有一天忘记过那条离家时走过的“老爷天梯”。看到家乡父老乡亲还这么穷,这时他就找了里的乡长,说我还是来到这儿当书记吧。他们开始修路,他们吃住在路上。所有工作张荣锁都第一个干,最危险的在山崖上打眼,放炮,测量张荣锁也都亲自干。村民们记得:为了路张荣锁由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他捐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100多万元,他卖掉了汽车,门面房,甚至于赚钱的石材厂,连母亲多年积攒的3000元存款也都被张荣锁拿走了。为了路他无怨无悔。路修好了,为了表示对张荣锁带领大家修路的感激之情,部分村民瞒着他立下了块石碑,可在张荣锁一半劝说一半强制的态度下,这块碑还是被拆除了,但张荣锁在村民们心中树起的碑却不会倒。【颁奖词】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NO.2002-3.王选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团长【主要事迹】集结民间的力量,拨开历史的黑幕,王选,这位外表柔弱的热血女子,和他身后的180名原告一道,成就了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1995年,在日本求学八年的王选准备赴美国深造,一则关于细菌战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报道和一幅照片改变了他的生活。这是3个即将充作试验‘材料’的中国人,相隔六十年,他们目光中流露的恐惧与无助,依然让王选泪流满面。从那以后,王选放弃了留学美国计划,辞退了英语教师工作,也放弃了做母亲的机会。为了让受害者的权利得到最大的体现,她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工作。1997年,王选被第一批原告推举为代表团团长。王选的号召力,使国内外众多媒体投向了这一群满身历创伤的老人,和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从日本到中国,从线索到真相,7年来王选寻找证据,组织诉讼,联合媒体,仿佛有力量在身后驱赶。在异乡的街头,他也遭遇了数不清的冷眼和闭门羹。王选:我努力不要去恨,我也不愿意去恨日本人民,我只是想和她谈一谈。但是我不明白也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中国人。27次赴日开庭,犹如27次重大战役,指挥是一位外表柔弱内心坚强的女子,兵马是一群年愈古稀、身体病弱的老人。王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以前的历史要有一种继承,对受害者我们应该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也是一种继承,他们没有被恢复的权利,他们受到侵害的权利和尊严,或者他们已经去世,在有生之年没有能够得到恢复,我们应该帮他们去做。这位老人生前还在殷切盼望赴日开庭,九个月后已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临终留下了这一叠厚厚的调查资料。7年中,六分之一的原告已去逝。有力的证人正在消亡。诉讼的道路还有多长?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马拉松式的正义诉讼,让许多日本人知道了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日军的战争犯罪事实,世界上进步的力量以及年青的一代,已经开始广泛参与介入,在诉讼判决之前,正义已经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尊重。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请求。但在判决中首次认定日本侵华细菌战的罪行。有人说,日本人脑袋里最顽固的一颗螺丝钉松了。【颁奖词】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史提供了注解。NO.2002-4.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主要事迹】二十世纪末,蓝田股份被誉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1年10月26日,她的一篇600字的内参文章终结了蓝田神话。为此她被蓝田推上法庭,人身威胁,生死较量,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蓝田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问题显而易见,人人闭口不言,无意中她成了“皇帝新装”里第一个站出来说说实话的人,她就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的刘姝威。无心栽柳,柳成阴,刘姝威不经意的一次财务分析,破解了蓝田神话的骗局,600个字,粉碎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神话。这件事本身我们听起来,就令人难以置信。让刘姝威没想到的是,她也因为此卷入了一场史料不及的风波,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内刘姝威不断的接到恐吓电话。蓝田公司现在已经被查办,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在与神话的较量中刘姝威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化生。财经时报总编辑杨大明: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种毅力,需要一种勇气,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颁奖词】她用自己的大智大勇向一个虚假的神话提出质疑,面对一个强大的集团,面对一张深不可测的网,面对死亡的威胁,她以自己个人的力量坚持着这场强弱悬殊的战争,坚守着正义和良心的壁垒。正是这种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完美地证明了中国还有一双揉不进沙子的眼睛,推动了中国股市早日走上正轨,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NO.2002-5.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主要事迹】2002年在全国公映的电影《首席执行官》有一个片段,一堆冰箱被砸烂了。这个片段真实的记录了张瑞敏砸冰箱的故事,至今许多海尔人都认为这是海尔创业十八年来做的最伟大的事情,因为它“砸”出了海尔的质量、速度、创新;砸出了国际化的海尔集团;“砸”出了海尔冰箱品牌全球第一的荣誉。“要与狼共舞,首先自己要变成一只强悍的狼”,这是张瑞敏面对跨国公司竞争发出的战斗号角。要成为国际化的企业,或者已经成为国际化的企业就等于上了高速公路了,你就拼命的往前跑。未来海尔将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继续冲刺。【颁奖词】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他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NO.2002-6.张前东重庆鱼田堡煤矿103队队长【主要事迹】流家河河床突然塌陷,河水直涌鱼田堡煤矿,297名矿工的生命危在旦夕。生命悬于一线,当所有矿工都在逃离险境时,有一个人却放弃了撤出的机会,独自想黑暗的深处走去。他就是当时正在井下检查工作的队长张前东。他突然想起刚分来的四个新同事,掉头就向井下跑去把他们带出险境,又重新回到井下500米位置,发现那里有50个人。“我看到大家都很着急,局面很混乱,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看见安检员吴建华,我说吴建华不要着急,把这些工人组织起来,不要着急,胆子大一点跟我走前头,你走在后面,后面哪个人掉了队你必须喊着一起走,然后我就在前面带几个身体好的在前面走了。”从早晨8点下井检查工作到下午3点,张前东在井下500米和800米之间已经走了四个来回,季度的疲劳已经时他支持不住了,而这时巷道中的洪水还在不断上涨。“当时我内心是撑不住了,我爬了走了那么远的路程,又累又渴,我感到心里面走不动,但是看到50个人,如果我一个人趴下了,那些人肯定都不敢走了,毕竟前面要有人带头,我就只有咬紧牙关。”下午5:00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张前东终于把这50名矿工带出了矿井。【颁奖词】他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做出了一个伟大的选择,虽然他自己已经远离了死亡的阴影,但他却又一次奔向了死神,为的是把生命的阳光同样带给在死神面前挣扎的同伴。他无畏、清醒、果敢,他的人格光辉照亮了黑暗的矿道,照亮了几百个矿工的生命,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NO.2002-7.黄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事迹】他自称境界不高,才能有限,可他却达到了中国科学界的顶级水平。他的理论哺育了世界上几代人的成长,他的著作被学者们像圣经一样摆在书桌上。黄昆:我觉得自己向来不是一个天才人物。能够使自己的力量我这一路走过来是非常幸运的,每个时期都是有着机遇,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不管有多有少,总是能够使自己的力量真正使出来,做点有用的工作。黄昆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黄昆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提出的《黄方程》、《黄散射》、《晶格动力学理论》是该科学领域的权威理。2002年2月1日,黄昆在人民大会堂从***出席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位在物理学领域工作了近60年的老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国皆知的人物。【颁奖词】他一生都在科学的世界里探求真谛,一生都在默默地传递着知识的薪火,面对名利的起落,他处之淡然。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的领域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NO.2002-8.姚明篮球运动员【主要事迹】2002年6月27日当选NBA历史上第一个国际状元秀。从抵达休斯敦开始他就受到了巨星般的吸引,因为跟随中国国家队出征世锦赛和亚运会,姚明放弃了NBA的夏季训练营和季前赛,他原本准备用一个赛季来适应NBA,但是从第十场比赛开始,姚明就成为火箭队不可或缺的绝对主力。赛场上姚明用实力赢得了对手的尊重,赛场下他的开朗、幽默、自信,同样也使美国人津津乐道。在某种程度上,他成为目前我们新中国的一个全面的代表。高大、开朗,随时准备学习任何新鲜东西。球迷:“我喜欢姚明打球,特别帅,长得也特别酷。”“姚明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骄傲,挺给我们中国人提气”。NBA既是竞技场,也是名利场,尤其是一些大牌球星,往往会被异化成商业明星,曾经有人担心,姚明在这个充满诱惑的赛场中会迷失自己,但
本文标题:精选十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1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