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红松果林栽培及改造技术
红松果林栽培及改造技术红松别名果松。松科,松属。红松在我国只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到小兴安岭一带。国外也只分布在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部分区域。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红褐色,皮沟不深,近平滑,鳞状开裂,内皮浅驼色,裂缝呈红褐色,大树树干上部常分杈。心边材区分明显。边材浅驼色带黄白,常见青皮;心材黄褐色微带肉红,故有红松之称。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圆柱状卵形。针叶5针一束,长6~12cm,粗硬,树脂道3个,叶鞘早落,球果圆锥状卵形,长9~14cm,径6~8cm,种子大,倒卵状三角形:花期6月,球果翌年9~10月成熟。该树种喜光性强,随树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大。要求温和凉爽的气候,在土壤PH值5.5~6.5,山坡地带生长好。红松是著名的珍贵经济树木。红松树干粗壮,大的两个人手拉手都抱不过来。树高入云,挺拔顺直,是天然的栋梁之材。红松材质轻软,结构细腻,纹理密直通达,形色美观又不容易变形,并且耐腐朽力强,所以是建筑、桥梁、枕木、家具制作的上等木料。即使是红松的枝丫、树皮、树根也可用来制造纸浆和纤维板。从松根、松叶、松脂中还能撮松节油、松针油、松香等工业原料。【红松育苗用种子的处理方法】红松种子外壳坚硬又厚(0.1~0.15毫米),且有一层蜡质,不易透水和通气;种皮内含单宁(5.4%)、脱落酸等,对发芽起抵制作用;种子的内含物呈不易溶解的脂肪状态(70%)。这些特点,对红松种子的萌发都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也是红松种子经常当年发芽不整齐或不发芽的主要原因。因此,一般播种前种子必须进行催芽处理。目前生产上采用较普遍,效果比较好的红松种子催芽方法有温床快速催芽法、混冰埋藏法和越冬埋藏法。1.越冬埋藏法:在采种后秋季进行埋藏,时间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具体方法是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最好在2.5米以下)的地方挖埋藏窖。一般窖深1.2~1.5米,宽1.0~1.2米,长可依种子数量多少而定。窖底中间挖一道深、宽各25厘米的渗水沟,填上河卵石,以防窖底积水。在窖底先铺10~20厘米厚的湿沙层或河卵石,其上面铺上草帘和席子。然后将经过消毒处理的种子与2~3倍河沙混拌均匀下窖,下窖的同时灌水,使河沙充分吸足水分,种沙层厚度不超过1米。其上再铺20厘米厚的沙子与地面平,沙子上再填土,窖顶堆成土丘,形成长丘状。窖内每隔1~2米设一个通气孔,以便空气流通。还可以在通气孔内放入温度计,以便检查温度变化情况。在窖的四周要挖小沟,以利排水和防止动物危害。到第二年春季播种前一天将种子取出。这时种子有部分裂口,将种子放于阴凉处,准备播种就可以了。2.混冰埋藏法:在种子调入比较晚,采用越冬埋藏法来不及时可采用此法。具体方法是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最好在2.5米以下)的地方,在土壤上冻前挖埋藏窖。一般窖深1.2~1.5米,宽1.0~1.2米,长可依种子数量多少而定。窖底中间挖一道深、宽各25厘米的渗水沟,填以卵石,以防窖底积水。在窖底先铺10~20厘米厚的湿沙层或河卵石,其上面铺上草帘和席子。播种前100~120天左右,将种子用温水浸泡10天,待种子充分吸足水,然后将种子与河沙、冰混合,比例为1∶2∶2,混拌后下窖。上面再铺20厘米厚的沙子,窖顶堆成长丘状。播种前15天将种子取出,放在室内阴凉处进行催芽,需要撒温水和翻拌种子,水温要与床内温度一致,撒水量以保持种子湿润不干,翻拌次数,每天1~2次,当种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并有50%以上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3.温床快速催芽法:一般在播种前40~50天开始进行种子处理,在种子处理前要进行选种,选出优良种子后在室内准备好浸种大缸,缸内先放45℃左右的温水,然后将种子倒入缸内,边倒边搅拌,待缸内水温降到室内温度时经过一昼夜,再换25℃左右的温水,以后每隔1~2天用温水换水,换水时要充分搅拌种子,使缸内温度一致,浸种7天后,待种子达到水分饱和程度,从水中捞出种子,以种子两倍的湿河沙混拌均匀,移到温床里。温床处理主要是利用太阳光提高床内温度,用昼夜的温差变化促使种子发芽的一种处理方法。温床应选在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的地方,从地面向下挖0.2米深的坑,北侧高0.5米,南侧俯在地表,坑宽1米,将混拌好的种子均匀铺放在床内,厚度0.2米左右,上部用玻璃或塑料薄膜覆盖,以利日照和保温,每天晚上在上面盖一层厚草帘以保温,白天揭开草帘。这样床内温度可保持在2~25℃,同时为保持种子湿度,需要撒温水和翻拌种子,水温要与床内温度一致,撒水量以保持沙子含水量15~20%为宜,翻拌次数开始每隔2~3天一次,后期每天1~2次,这样处理一般40~50天,当种胚变为黄色或黄绿色,并有50%以上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对于红松种子采用催芽方法取决于种子调入的时间,种子调入时间要尽量早一些,给种子处理有足够的时间,秋季调种采用越冬埋藏法处理,冬季调入种子,来不及用越冬埋藏法处理时,采用混冰埋藏法处理,当种子调入较晚不能采用越冬埋藏法和混冰埋藏法时,可采用温床催芽法。在红松种子的不同处理方法中,越冬埋藏法效果最好,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出苗齐、出苗快。混冰埋藏法需要在秋季上冻前做好准备,挖好种子窖,但苗木出齐时间较长。温床催芽法虽然效果也比较好,但在操作上较其它两种方法要求要高一些,而且需用人工多一些,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翻拌一定要均匀,以保证种子发芽整齐。【红松播种育苗的技术要点】1.适宜播种时间红松育苗要适期早播。适期早播主要是充分利用早春温、湿度条件,促使红松种子播种后提早萌发出土,因而提早木质化,使红松幼苗在炎热季节到来之前生育键壮,增强对日灼和病虫害的抵抗力。在东北,大部分地区以春播为主。当气温上升到15℃以上,地表5厘米深处温度达到8℃以上时,是红松最佳种期。因此,辽宁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佳。播种有两种方式,即条播和撒播。条播种子发芽出土整齐,苗木通风透光好,除草松土方便;撒播苗木营养面积大,作业简单易行,苗木郁闭后杂草少,除草松土不方便。2.适宜播种量播种量的大小不仅关系到苗木出的是否整齐,而且也影响到苗木的生长,播种量大浪费种子,播种量小浪费土地,因此,选择最佳的播种量对于播种至关重要的。平地苗圃播种量主要按照培育的苗木年限来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培育2年生播种苗时播种量一般为平方米0.5公斤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即每亩播种量为200公斤。培育3年生留床苗时播种量为平方米0.44公斤时苗木生长最好,即每亩播种量为175公斤。山地苗圃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50公斤时对苗木的生长最有利,苗木质量好,产量高。3.播种后覆盖物播种后,为保持床面湿润,缩小昼夜温差变幅,为种子发芽出土假造良好条件,对苗床要进行覆盖。关于覆盖材料,目前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材料有沙、土和新鲜锯末子。用河沙覆盖,盖的均匀,工效高,透水性强,浇水后苗床不起硬盖,苗木出土整齐,生长健壮,但在高温天气易灼伤苗木;用土覆盖,作到就地取材,成本低,苗床温差变化小,保持地表湿润,高温天气不易灼伤苗木,但浇水后地表易起硬盖,影响苗木出土;用新鲜锯末子覆盖,从保温、保湿和缩小昼夜温差变幅来看,好于沙、土两种覆盖材料,对种子发芽出土极为有利。选用覆盖材料要因地制宜,如果苗圃地湿度大,温度低,取材方便可用河沙覆盖;昼夜温差变幅大,易引起日灼害或播种后风大、风濒的地方宜选用土或沙土混合物覆盖;5、6月份大气相对湿度低的地方,以选用锯末子覆盖为好。覆盖物的厚度一般为1.8~2.0厘米,覆盖锯末子厚度为2.0~3.0厘米。4.播种作业程序按播种作业程序进行播种,对于加快播种速度,提高作业质量和减少用工,节省物料都有重要意义。播种作业从做床开始,到播种后种子覆盖、镇压结束。如果播种前天气比较干旱,床面上的土块不易打碎,可于播种前一天浇足底水,每二天播种(平整床面时土块易碎)。床面整平后种子出窖,如果种子没裂嘴或裂嘴的种子不足40%,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进行翻拌、晾晒,并根据种子湿度情况的要求,随时洒入少量水以保持种子湿润,待裂嘴种子达到50%时即可播种。先把整平的床面搂出麻面,根据计划播种量,取出每床应播的种子量。撒种时,开始要少撒,一床撒到头,把剩下的种子继续往该床撒第二遍、第三遍,一直到种子撒完为止。撒种时,防止一床的种子没有撒完一床就将种子用了的现象,床的边缘适当多撒些。撒完种,立即用木磙进行镇压,把种子压入土中。压后在床面上铺两条拉紧的草绳,绳间距50~60厘米,而后把覆盖物均匀地撒到床面上,用木制平耙把覆盖物刮平,覆盖物以稍露草绳为度(覆盖锯末子除外)。移走草绳后,再次用木磙镇压即可。山地播种时,播种前不做床,将地整平即可。播种时先区划出床面和步道,然后将种子撒在床面,撒种方法同平地播种。撒完种子立即用木磙镇压,镇压后直接用步道的土覆盖。覆盖方法是先用锹把步道的土铲松,把土块打碎,然后均匀的撒在床面上,覆土厚度为2~2.5厘米。最后再用木磙镇压一遍即可。5.播种苗的管理对于平地苗圃播种后,要保持床面湿润,因此,需要进行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根据天气、土壤和苗木情况而定。在出苗期和生长初期的前半期(5月末以前)苗木生长主要靠胚乳中的营养,这一时期苗木需水量不大,浇水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一般一天浇两次水,在8~10时,15~17时各浇一次。生长初期的后半期和速生期前半期,部分幼苗已经脱壳,子叶放开,需水量增大。这一时期如果水分供应不足,容易出现蹲苗和日灼害。为此,浇水量要加大,一般一天浇一次水。幼苗生长后期要停止浇水,以利木质化。雨季到来一般要停止浇水,同时要作好排涝工作。为了防止鸟类啄食种子和损害幼苗,在播种后直至幼苗出土脱壳之前,需设专人看鸟。除草松土能保持改善土壤透气性,保持地力和促进幼苗生长。除草应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进行。目前生产上应用化学除草剂的效果也很好,可节省人工,经济实用(除草剂的使用应根据所用除草剂的种类确定使用量和使用方法)。山地苗圃播种后由于不需要浇水。因此,主要是防止鸟类啄食和鼠类偷食种子,防止鸟害的办法同平地苗圃一样,设专人看护,防止鼠害的办法就是用灭鼠药或用灭鼠夹子、拍子进行捕杀。除草松土同平地苗圃一样。一年除草6~8次。6.追肥红松育苗的追肥次数和追肥量大小要依据苗圃地肥力和苗木生长情况而定。红松当年生苗,出苗期的生长靠胚乳的养分,生长初期主要养分来源也是胚乳。当年生苗生长量小,所需养分也少,所以一年生苗基本不追肥。对于二、三年生苗可追施硫酸铵。一般1年追2、3次。第一次在5月上旬,第二次在第一次追肥后的15~20天,第三次在7月末以前。每次每亩追施硫酸铵10公斤,追肥后结合浇水进行洗苗,洗净幼苗上的硫酸铵,以防幼苗受害。二、三年生苗也可以追施二铵,由于二铵肥效较长,因此一般一年追一次即可。在5月初追肥,每亩追施二铵10~15公斤,追肥时,把二铵均匀地撒在床面上即可。施肥后不浇水,也不用洗苗。7.播种苗保留密度为培育出优质壮苗,留植培育苗木要掌握适宜的留苗密度,一般认为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当年播种苗每平方米留苗700株左右,二年生苗每平方米留苗500株左右,三年生苗每平方米留苗300株左右为宜,三年生苗每亩大约产苗12万株。8.如何越冬防寒红松一年生苗越冬需要进行防寒,二年生以上的苗木可不防寒。早春时节幼嫩的红松苗地上部分开始萌动,幼苗根系分布的土层尚未解冻,根系不能吸收水分,地上部分大量失水,造成生理干旱,轻者苗叶变黄,重者全株死亡,所以一年生苗越冬需要防寒。防寒可采用覆盖的方法,覆盖物有土、草帘、稻草等,覆盖效果比较好的是用土覆盖,取材方便、经济、安全可靠,效果最佳。其方法是,于土壤结冻前2~3天覆盖,先把步道或垄沟的土抡起,拍碎土块,轻轻地覆到床面上,覆土厚度以不露苗叶为度。撤土时间,应在土壤解冻10~15厘米深时进行。把土轻轻地扒到步道上或垄沟内,扒完土后要对苗木浇一次水,以防止扒土时造成苗木根部通风而死亡。扒土过早,扒后露出的苗叶是绿色,几天后苗木就会变成棕褐色,影响苗木生长与成活,因此为了使苗木不受损失,要严格掌握扒土时间。【红松播种苗生育特点】为了培育出大量红松优质壮苗,就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红松苗木的生长发育
本文标题:红松果林栽培及改造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31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