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课时(直述与转述的改写)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转述的形式有(假定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形式一: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如: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则可转述为: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形式二: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形式三: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说明: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一、把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三、把引述句转为陈述句。1、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2、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3、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4、乌龟对青蛙:“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5、鲁迅在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6、老师对我说:“你回去吧,我还要批改作业。”7、贝多芬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8、萌萌把馍递给我:“老师,您几天都没吃饭了。您吃吧,吃了身体就有劲了。”9、那挑山工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10、列宁问:“我应该排在哪一位同志的后面?”11、齐威王对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12、桑娜对丈夫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13、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四、按要求给下面句子改变人称换个说法。1、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2、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6、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改为间接引用)7、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间接引用)8、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9、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10、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11、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12、有一天,妈妈忽然对我说:“莺儿,我们回唐山去。”(改为间接引用)13、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间接引用)五、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例:罗蒙摇摇头说:“爸爸,我也要一本书!”罗蒙摇摇头对爸爸说,他也要一本书。1、雷锋说:“大嫂,我送你们一程吧!”2、大嫂含着热泪激动地说:“同志呀,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的情意。”3、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六、把句子改成另一角度的说法。1、周总理笑呵呵地说,他做得对,应该按制度办事。2、小马嗒嗒嗒地跑过去,问牛伯伯,这条河,它能趟过去吗?3、有人问王戎,他为什么不上树摘李子吃啊?4、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只好你自己照顾自己了。”第二课时(陈述与反问句改写)反问句的特征是问中有答,如果能读出句中的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反问句即将变成的陈述句。如果不会,可以按下面的规则来变!反问句变陈述句的规则:·去掉反问词和疑问词,把问号改成句号。·反问句中有否定词(例如:不、无、没有)等,就去掉;如果没有,就要加上。一、反问句变陈述句: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嫌它不够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3.肺结核病人躺在床上呻吟的时候,他怎么会想到使他生病的就是那个在马路上随便吐痰的人呢?4.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5.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感到自豪吗?6.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7.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8.白石老人看后好不吃惊,这不是自己“练笔”时扔掉的废画吗?9.这上面明明标的是本人的名字,怎么能说是你的呢?10.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二、陈述句变反问句:1.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2.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3.犯了错误旦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4.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5.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6.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7.这就是伟大的奇观。8.大家都是朋友,这样做真不应该。9.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第三课时(缩写与扩写)一、怎样缩写句子:(1)读懂原句,明白意思。(2)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保留(主杆),删掉其余部分(枝叶)。(3)检查是否最简,是否保持原句主要意思。二、缩写句子要领:(1)要去掉枝叶,不能去一点留一点,但有些枝叶的去留视情况而定,如:我班同学陈玉梅的妈妈原来是邻居李叔叔的妹妹。缩写成:妈妈是妹妹,就成笑话了。正确缩写:陈玉梅的妈妈是李叔叔的妹妹。(2)原句中的否定词(不、无、没有)不能去掉。(3)句子中谓语后的“着、了、过”等助词和宾语后的“吧、吗、呀、啊”等语气词不能去掉。不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语气和情感。如:昨天晚上下的这场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缩写:这场雨真是及时雨啊!(4)删掉“得”和后面补充说明的内容。(5)删掉“在……中(里、下)”等表示特定条件或环境的短语。如:在学雷锋的日子里,我们班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缩写:我们班涌现了好人好事。(6)复指短语缩写,可以不缩写。如:小英雄雨来掩护了革命干部李大叔。缩写:雨来掩护李大叔。或:小英雄雨来掩护李大叔。再如: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缩写:解放军练习射击。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7)特定词组缩写没有确定规定。三、例句:1、华佗在为痛的死去活来的病人治病。缩写:华佗治病。2、病人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缩写:病人发出惨叫。3、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哥伦布驾船航海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缩写:哥伦布航海发现大陆。4、嫉妒者千方百计抹杀哥伦布的伟大创举。缩写:嫉妒者抹杀创举。5、像妈妈高扬的手臂似的炊烟轻轻飘过了林梢。缩写:炊烟飘过了林梢。6、在茫茫宇宙,机器人作为人类航天的先驱,第一个登上月球。缩写:机器人登月球。7、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都友善地款待流亡者。缩写:沃尔逊人款待流浪者。第四课时(肯定句和否定句、关联词语运用)一、把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把否定句改为肯定句1、说起地道战,谁也不能不承认是个奇迹。2、谁也不能否认地球不是绕太阳运行的。3、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4、张民对学习一点也不马虎。5、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喜欢王老师。6、这个问题不能不讲清楚。二、加上合适的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1、生产发展了。人民丰衣足食。2、雨来愿意牺牲自己。雨来不说出李大叔藏身的地方。3、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4、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5、人们都来这儿购物。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6、我移动一下身子。我可能暴露目标。7、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主人责骂她。8、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打来,漩涡一个接着一个地旋着。竹排在继续前进。9、陈老师对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10、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第五课时(写修辞句和仿写)怎样写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写文章如果能适当地加点比喻,将使语言更加鲜明、生动、形象,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地具体地体现出来。比喻有三种格式:一、明喻。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常见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似乎”,“如同”,“好比”,“……般的(似的)”,“像……一样(似的)”,“跟……一样(一般)”等等。例:1、“水平如镜”,“红叶似火”(《桂林山水》)2、“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我的战友邱少云》)例1把水比作镜子,说明西湖的平静;把红叶比作火,说明枫叶红艳艳,十分好看。例2把“我”内心痛苦的程度比作刀绞,突出表现了战友间的深厚情谊。二、暗喻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是”,“成了”,“构成”,“变成”等带有判断性质的词取代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例:1、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2、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狱中联欢》)例1用“大火球”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热的特点;例2用“露天舞台”生动具体地描绘了革命着的客观主义精神和对黑暗势力的轻蔑。暗喻的另一种写法是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如:1、的确是林海。(《林海》)2、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草船借箭》)例1省略了明喻的比喻词,即“的确是像大海一样(辽阔)的森林”;例2省略了暗喻的比喻词——“一字儿摆开”即“成一字儿摆开”。三、借喻。即本体与喻体均不出现,而由喻体直接替代本体出现。例:1、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凡卡》)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开国大典》)例1用“小崽子”比喻老板的儿子,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凡卡对老板一家人的憎恨;例2用“红流”比喻游行队伍,形象地说明了游行队伍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运用比喻要注意:1、感情鲜明。如“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小英雄雨来》)这个比喻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恶的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2、本体和喻体不能是同类事物。如(1)拖拉机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来回奔跑。(2)小明长得跟他爸爸一模一样。例1拖拉机和汽车同属机动车,不能做比喻。例2不是比喻句。3、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如“这堆草垛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草垛和石头虽然不同类,但没有相似之处,比喻不当。4、做比喻的事物要具体,为人所熟知,运用比喻时要力求在构思上有创新。如“他打破了一块玻璃,吓得像妖怪一样逃跑了。”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东西,极为费解,因此不能达到比喻的艺术效果。根据以上所提的格式和注意事项,同学们不妨试写几个比喻句。1、入夜,街道两旁的路灯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挨了一顿批评,心里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说要去春游,同学们高兴得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她那_________________般的眼睛多么像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语文辅导(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7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