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从黄帝内经看糖尿病的由来
从黄帝内经看糖尿病的由来《黄帝内经》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译文:黄帝问:有一种会口中甘甜的病,其病名为何?又如何得来的?歧伯答到:这是酸、苦、甘、辛、咸五味溢出造成的,病名为脾瘅。五味入口,收藏于胃中,由脾脏为其运行精华至全身。当精华在脾中,必令人口中甘甜。这是由肥美的食物所发生的。此人必常食肥美的食物。凡味重者,会令人内热,味甘甜者,令人中焦阻塞胀满。一旦如此,食物精气无法运作正常,反而上逆,日久成为消渴(糖尿病)。此病可以用兰草来治它,以去除陈积之肥气。我的评论:此处指的是二型糖尿病,占到整个糖尿病人群的95%多。知道了二型糖尿病的由来,如果是要预防,记住三点即可:1.饮食尽量清淡,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工序多的食品(味厚)。2.吃东西不要过饱。3.睡前一定不要吃东西。如果得了糖尿病的,首先要了解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危害。终生服药不是治疗疾病而是制造疾病。美国医学研究显示。糖尿病人本身不会得心脏病。得心脏病的都是吃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的结果。同时糖尿病后遗症的失明和烂足同样是降糖的结果。如果已经得了糖尿病,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会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的不同私人订制糖尿病调理方案,直至痊愈。疾病每天都在变化,大病都是由小病拖出来的。所以,我们的宗旨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欢迎搜索并关注“纳佶丽康”。
本文标题:从黄帝内经看糖尿病的由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07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