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第5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第5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知道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战国时期主要大国有秦、楚、韩、赵、魏、齐、燕,史称“战国七雄”。了解齐桓公任用管仲,提出“尊王”和“攘夷”的口号,首先称霸。理解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国家。2.通过对相关历史知识的成语的解读,知道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丰富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对战国七雄地理方位的学习,能区分历史地图和地理地图的差异,并运用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地图指出其特定的方位(东、西、南、北、中),掌握基本的空间概念。3.通过商鞅变法内容的学习,认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并非一帆风顺。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成功,商鞅个人遭遇悲剧性的结果,说明了社会变革的艰难与曲折。[重点与难点]重点:商鞅变法难点:商鞅变法的艰巨性说明:1.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是战国时期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能以点带面地把握春秋战国征战和变革共存的时代特征,故为本课的重点。2.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商鞅变法成功与商鞅个人结局之间的关系,故理解变法过程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是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材料: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宋]阅读《三字经》,解释“周辙东”、“干戈”、“春秋”、“战国”、“五霸”、“七雄”。提供《三字经》的史料导入。落实以下几点:1.周辙东:周王东迁,史称“东周”;2.干戈:诸侯争霸、兼并战争;3.春秋战国分期;4.齐桓公等春由浅显的《三字经》入手,让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初步印象。王应麟《三字经》秋五霸;5.秦等战国七雄。齐桓公管仲教科书P27-P28《春秋形势图》、《齐国殉马坑》。阅读教科书P27、P28大小字及图片内容,讨论、交流。提出问题:齐桓公为何能最先称霸?归纳:1.重用人才。2.富国强兵。3.“尊王”、“攘夷”的策略得当。了解齐桓公称霸的史实,不作重点讲解。教科书P29大字。阅读第一段,思考回答:提出问题:继齐桓公称霸之后,先后又有哪几位霸主?史称什么?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春秋争霸时代特征。成语“老马识途”等。1.查找成语词典,讲述成语故事的出典。2.回答其他成语。指出:许多成语的出处,都与历史故事有关,除“老马识途”外,你还能说出与“春秋五霸”有关的成语吗?(“秦晋之好”、“一鸣惊人”、“三令五申”、“卧薪尝胆”、“问鼎中原”、“退避三舍”……)通过成语故事,使学生知道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丰富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商鞅变法教科书P29大字第二段。教科书P30《战国形势图》阅读教科书的相关内容,思考回答。在《战国形势图》上,分别按东、南、西、北、中找到其地理位置。提出问题:战国初期主要大国有哪几个?史称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并找到其方位。总结:“齐楚秦燕韩赵魏,东南西北到中央”。利用历史地图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利用歌谣概括战国七雄的方位,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材料:新法推行了一两年,秦国百姓都说新法不便,连太子也犯法。商鞅处罚太子,百姓不敢反对新法。新法推行了10年,秦国道不拾遗,家富国强,百姓纷纷说新法好。新法推行约20年,太子即位,杀害商鞅,但不废除新法。新法推行130余年,秦灭六国。----据《资治通鉴》阅读所给材料,讨论、交流。战国时期,国君任用人才变法图强,最有成效、最为彻底的是商鞅变法。提供《资治通鉴》材料提问:1.秦国百姓对新法的评价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秦国百姓对新法的评价由“不便”到“纷纷说好”是因为新法推行的实际效果说服了反对者。2.新法在秦国的施行结果如何?秦国富强。3.为什么“商鞅虽死,其法不变”?秦惠文王杀害商鞅是因为相信了旧贵族对商鞅的诬告,但也无法否认新法使秦国富强的事实,所以“商鞅虽死,其法不变”。由变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入手,触及春秋战国时期新旧更替,利益冲突的社会变革事实,以及历史发展趋势的不可逆转。教科书P30第三阅读教科书,思考分析变法措施的作用,要求学帮助学生认识到改段大字。回答。生回答:1.废除了哪些旧制度?2.确立了哪些新制度?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31第二段小字。革是对旧制度的废除,必然会触犯旧贵族的利益,为商鞅最终惨遭酷刑而死作辅垫;也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委派代表交流发言。引导学生思考商鞅变法是否成功?加深对商鞅变法作用的理解,认识到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逐渐具备了进攻和吞并邻国的实力。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商鞅虽被处死,但统治者不废新法的原因。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商鞅变法对秦国强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说明秦国国君从统治者根本利益出发,沿用新法,是适合当时秦国发展需要的。[板书设计]平王迁都,建立东周(公元前770年)春秋:五霸纷争(前770—前476年)战国:七雄图强(前475—前221年)商鞅变法齐桓管仲[训练设计]小王同学发现他新购的一本历史书中有关“春秋五霸”的说法与教科书不同: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历史教科书中的“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位?2.将教科书中记载的五位“霸主”表示在右边地图的相应方框内。3.你认为两部历史书籍对“春秋五霸”的表述不一致,原因如何?[案例]变法的成功与“商鞅之死”教学实施过程: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商鞅推行变法、变法成效与商鞅被处死的故事材料。学生:经过课前的简洁整理(整理过程需要教师加以指导),展示叙述所搜集的故事材料。教师:指出商鞅的变法取得了成功,但其个人的结局却是悲剧。如何认识这种反差?学生:分析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艰难及改革者的勇气。分析:本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使学生把商鞅的个人命运和历史使命放在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历史环境中加以思考;认识改革从来就不是坦途,从而凸显改革者的勇气和毅力。此外,本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整理材料、表达交流的能力。本活动可以有不同变式,如采用《上海市初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课本剧方式等。但本活动需花大量时间进行课前准备,师生协调、共同参与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标题:第5课春秋战国的社会变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0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