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5年8考)罗马法第一层级考情感悟罗马法是古代法律的精华,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罗马法形成的基本历程、确立的法律原则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和永恒价值是考查的主要方向上海、福建、江苏、课标全国文综在此处命题第二层级深层探秘从历史角度: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最完备的法律体系,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个人财产关系。激发和调动了公民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积极性。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从现实角度:体现的理性原则、公平观念等,适应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法治的重要武器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对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这一点考查较多罗马法:①罗马习惯法;②《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及意义;③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④自然法精神;⑤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⑥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奴隶社会的法。1、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一、产生:从习惯法到成文法2、成文法(1)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较强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2)特点:法律内容广泛,条文清晰(3)作用: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保护了平民利益;但仍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3、公民法: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二、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1、原因公民法的狭隘性罗马扩张和统一的需要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2、内容: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拥有人身自由的人)的法律。主要调整财产关系三、完善1、条件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度,掌握立法大权法学家积极编纂法典2、体系完成:《民法大全》的编成6世纪四、内容1、广义与狭义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法律制度狭义:罗马公民法2、形式上分为习惯法与成文法3、适用范围上分为公民法与万民法4、核心内容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符合经济发展不可能实现五、评价1、积极对当时:维系和稳定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对后世:(1)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2)是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2、局限: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体现其时代性)(3)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学法点睛罗马法的历程归纳为“三大阶段”史观史论马克思对罗马法的评价:“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实录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是罗马贵族为了满足对外战争和镇压奴隶的需要,对平民做出的让步。从根本上说是适应巩固贵族统治的需要,绝不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实录二*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尤其是罗马帝国的不断开疆拓土,民族和种族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迫使罗马皇帝和法律学家加快法制建设,使得罗马法进入快速发展和日渐完备阶段。罗马法经历了一个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单部法律到汇编法律的发展完善过程。维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核心,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是罗马法的主要功能,人人生而平等是罗马法的思想基础,这也是法律普遍的价值所在。角度罗马法的历史特征提示:(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2)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3)从内容上看:维护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多领域。(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影响深远。(5)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1.(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材料解读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审判官或仲裁官……接受金钱贿赂……处以死刑”说明《十二铜表法》注意限制贵族担任的法官滥用权力以避免司法不公,故选D项。A、B、C项材料无法体现。【答案】D2.(2012年全国新课标历史,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能力。题干提供的案例可以看出提供确凿证据的原告却因辩论口误而败诉,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这说明当时罗马法缺乏灵活性,过于注重形式,故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只是对案例的表象认识。【答案】B3.(2012年天津文综历史,7)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考点】古代罗马法(内容)【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结合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主要法律文献的相关内容或规定可知从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法形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人制度”“协约自由原则”等司法理念。C项是在成文法诞生之前,明显违背了罗马法的相关原则。【答案】C4.(2012年江苏历史,12)“十二铜表法自从定下来之后,……有些条款甚至一直保留下来,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罗马人后来对这一古代法典有一种引以为傲的感情。十二铜表法的语言也成为后世法典语言的典范。”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①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②成为罗马成文法的起点③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④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有些条款……到罗马后期仍然有效”说明②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在共和国时期,①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形成,④错误,故答案为B项。【答案】B5.(2012年海南卷历史,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考点】古代罗马法——《十二铜表法》【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答案】D1.(2010·福建文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考点】《十二铜表法》【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协调的是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故选C。【答案】C
本文标题: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1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