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7课时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第7课时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①新中国的成立;②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③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及原则;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意义;⑤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①“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②人大制度和政协制度的破坏;③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3.新时期民主法制的健全与发展: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影响;②1980年邓小平的讲话;③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④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重要意义。对应学生用书P34,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奠基:七届二中全会①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②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③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2)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①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②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③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成立①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以《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②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4)意义①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②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2.建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根本政治制度。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政策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施①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②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意义①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②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③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二、三、三”巧记速记实录一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1)中共八大的探索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①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后,探索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之路成为一个全新课题。②内容: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③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2.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③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经济上: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③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修订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1982年宪法)。(3)加快步伐①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4)形成体系: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学法点睛本知识点可归纳为“八个字”史观史论“文化大革命”并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运动。它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它不是任何科学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实录一伟大的转折并不是以“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标志开始的,而是经过了两年时间的徘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实录二改革开放中,经过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三个崇拜:①“个人崇拜”;②“计划经济崇拜”;③“所有制崇拜”。对应学生用书P36,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它与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国新型民主政治体系的框架。角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提示:(1)在多党合作的关系中,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是一种政治合作,是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多党合作制的政治基础。(3)多党合作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一方针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4)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角度2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提示:(1)民主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国家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从政治制度建设的层面上讲,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制度,又称三大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的建设必须有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因此,依法治国就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角度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2011·江苏单科,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题思路答案C1.阅读下列材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简单叙述一下1954年宪法的内容。(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1954年宪法的特点。解析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在新中国民主法制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题主要考查这一知识点,考查分析加工材料的能力。答案(1)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2)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目的是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提示:(1)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集中统一的领导。上级国家机关在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进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各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予以帮助和支持。(2)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且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在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要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又要有利于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国家的建设。角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10·北京文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点拨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1947年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1965年建立的西藏自治区。答案A2.阅读下面材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请回答:(1)民族区域行使自治权的依据是什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民族区域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体现了民族平等,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政治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各项民主制度都得到发展,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Gkxx.com|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角度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方略提示:(1)依法治国,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各项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实行依法治国,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和司法制度,加强法制教育。(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角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制建设(2010·四川文综,37)(节选)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生
本文标题:第7课时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23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