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1、出土文物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下列文物图片解读正确的有图一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图二春秋时期的铁器图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①春秋战国时已经使用铁农具②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牛耕并逐步推广③春秋战国时耕作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④春秋战国时冶铸业获得划时代的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对比图1和图2,从中可以观察到的是()A.生产模式的变化B.生产工具的进步C.社会组织的完善D.经营方式的改变3、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A.青铜工具与铁农具的并用B.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C.施肥与灌溉技术的进步D.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4、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农业领域里个体生产逐步取代了集体耕作,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进步B.均田制的颁布C.郡县制的普遍推行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5、“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B.自耕农经济的完整性C.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D.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6、下列说法符合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是()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③生产主要是满足家庭生活需要④自耕农无需承担国家的赋税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中国古代明智封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主要是因为()A.统治者的雄才大略B.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C.农民起义不断爆发D.“民本思想”和“农本思想”的影响8、2007年12月29日,沉睡海底800年之久的宋代古船“南海一号”终于跨进了“新家”广东海上之路博物馆——水晶宫。接下来将着手制定详细的保护和考古方案,展开对“南海一号”的考古发掘工作,至少需要5——10年。根据所学知识,可能会发现什么文物A.邢窑的青瓷瓶B.景德镇的彩瓷大碗C.定窑的百瓷长颈瓶D.大量的五(粉)彩瓷9、《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2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高,超过农耕,工匠,甚至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10、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是A.民营手工业的工艺水平最高B.产品仅供国内消费C.生产形式以大作坊生产为主D.生产技术主要来自时间经验的积累1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诗中的名句。然而楼兰古国在唐代以前已销声匿迹,留下了千古之谜。楼兰国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开辟B.农耕文化的发达C.旅游业的发展D.战略位置的重要12、在我国古代手工业几种类型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13、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业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唐宋——青铜器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唐宋——瓷器明清——丝织品D.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14、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A.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B.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C.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15、“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反映的商业繁荣的景象最可能出现在()A.商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6、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得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17、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地价增值很大。历史记载,在清朝前期财富“甲于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A.西安B.开封C.苏州D.汉口18、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19、“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这首唐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①商人众多②商业繁荣③经济破败,田地荒芜④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0、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过程中,搜集了下列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A.周朝出现“工商食官”政策B.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明清时期,农产品尚未进入市场21、唐人张籍在《贾客乐》中写道:“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该诗反映的现象是()A商人经商获利刺激农民弃农经商B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C农民赋税繁重,被迫弃农经商D唐朝商业繁荣,农业落后22、下列三张图所揭示出的我国古代商业活动中心发展的趋势是3A.由黄河中下游地区逐渐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B.政治中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C.经济重心南移推动商业活动中心向南方地区发展D.由主要在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23、“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带之为“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徽商的谦虚B.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的道路C.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D.徽商的虚伪24、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商品经济发展C.八股取士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25、商鞅重视农业,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客观经济规律存在于A.落后的农业经济社会B.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社会C.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D.商品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26、史书记载:“会子(南宋的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关于南宋时期的历史信息,错误的是A.交通发达B.会子得到广泛使用C.商业繁荣D.长途贸易开始出现2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的实质问题是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B.私田开垦越来越多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28、清代许多商人、工场主把从事工商业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发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剥削沉重B.重农抑商政策C.农民购买力低D.土地经营的利润率高29、农耕文明催生了较为完善的土地制度。“这是按照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但是仅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这段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君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0、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这段话中的“大帝国”指古代中国,马克思所讲的“安于现状”表现在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②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③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仍占主导地位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土地国有制到土地私有制的演变,回答1-71.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2.下列引文能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43.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4.能反映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历史现象是A、各诸侯国的变法B、封建城市的兴起C、设郡县D、除井田,民得买卖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B、导致了地主阶级的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6.有关井田制瓦解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私田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③私田使用者不交纳赋税④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关于西周井田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目的是巩固奴隶制统治B、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离的C、分封制瓦解导致井田制破坏D、东周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8.《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期铁制农业的使用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9.下列有关小农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②以家庭为生活、生产单位③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下列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出现于商周时期的是①种植玉米和甘薯②出现了中耕农具③已懂得使用肥料④掌握了精耕细作技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1.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能说明这一点的是①小农经济顽强生存②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政策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封建剥削相对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农业中已占据主导地位,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民间传说B、神话故事C、史书记载D、考古发掘13.汉唐时期明智的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促进小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们实行的主要措施包括①轻徭薄赋②鼓励垦荒③重农抑商④政府编辑农书指导生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4.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区域扩大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关于古代制瓷业发展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原始陶瓷B、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宋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D、明清时期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最好16.下列各项不符合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锦、绢、罗、纱产量很大B、中国丝织品受大亚、非、欧人民的喜爱C、苏州和杭州是隋唐时著名的丝织业中心D、古代西方称中国为“塞里斯”17.对明清苏州和杭州丝织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地官营手工业发达B、两地民营手工业发达C、两地家庭手工业完全破产D、开始使用花楼机18.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①用水力鼓风冶铁②发明了灌钢法③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④丝织品享誉欧洲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19.下列手工业制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蛋壳黑陶杯②青釉四系瓷罐③邢窑白瓷长颈瓶④粉彩开光花尊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20.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了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上述现象说明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A、手工业生产力提高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D、商品经济有很大发展21.《新唐书.百官志》记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
本文标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