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培训
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培训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2008年月一、肠道传染病基础知识肠道传染病:系指肠道传播、临床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种类细菌性:霍乱(含O139)、伤寒、菌痢、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毒性: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病毒性感染性腹泻。寄生虫:阿米巴痢疾、鞭虫病、蛔虫病、包虫病等传播途径:粪-口(食物、水、日常生活接触)病原体:外界抵抗力和在外界的成活能力强传染源:病人、带菌者目前认为是唯一的传染源明显季节性:主要出现在夏秋季感染对象:没有呼吸道传染病明显。1.选址:原则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单独设立。若设在门诊大楼内应设置在底层一侧,并与普通门诊病人分门进出。2.业务用房面积:一级医院应达到35平方米以上,二、三级医院应达到70平方米以上。3.布局:内部布局合理,应有明确的“三区”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二、三级医院肠道门诊还应设置可至少放置4张观察床位的观察室。二、肠道门诊—硬件4.人员:一级医院应配备专(兼)职医生1人,专职护士1人,专(兼)职消毒人员1人。二、三级医院应配备专职的医生1~2人,兼职医生1~2人,专职护士2~3人,专职消毒员1人。5.设施:配备必要的诊疗、化验设备和器材,肠道传染病、腹泻病所需的药品,以及供医护人员和病人使用的消毒用品和器材设施。二、肠道门诊—软件6.开诊时间:凡肠道传染病监测点、市区一级医院和本市二、三级医院肠道门诊做到全年开设。7.除夜间腹泻病人如无夜间和24小时肠道门诊,可由急诊处理外,其他科室一律不准诊治。8.变更:未经所在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变更和擅自关闭门诊。二、肠道门诊—开诊时间1、工作制度:建立和制定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和职责制度,做到制度上墙。2、腹泻病人登记:各医院肠道门诊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做到逐例按腹泻病人专册登记项目要求登记,各医院夜门诊、急诊、儿科遇到腹泻病人就诊,也应按照专册登记项目做好逐例登记。市区各级医院要建立专卡制度,要逐例建立肠道门诊专卡。各医院专卡、专册、登记册一律保存3年。3、4月底前完成流行前业务培训、抢救、疫点处理队伍组建,器械药品准备三、诊疗要求—制度4、诊断:对腹泻病人认真询问病史、流行病学史并进行必要的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凡属肠道传染病的参照《传染病诊断标准》,属腹泻病的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三、诊疗要求—诊断肠道门诊监测病例1.腹泻病例凡24小时内大便次数3次及以上,粪便性状改变者视为腹泻病人。2.霍乱—六种腹泻病人为重点对象霍乱疑似病人发病前5天有可疑饮食史主要为食用过可疑海、小、河水产品渔船民重点职业人员(环卫人员、保育员、饮食行业从业人员、制水行业人员、旅游行业人员);发病前5天内有外出外来史的人员(含外地来沪5天内外来流动人员)集体性霍乱样腹泻病人2.霍乱—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1)在病原学检查尚未肯定前,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剧烈腹泻,水样便(黄水样、清水样、米泔样或血水样),伴有呕吐,迅速出现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的首发病例;(2)霍乱流行期间有明确暴露史,并发生泻吐症状,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临床诊断病例:有霍乱典型症状,且具有相关流行病学史的腹泻病例,粪便培养O1群和O139群霍乱菌弧阴性,但无其他原因可查者。确诊病例:具有下列两项之一者:(1)凡有腹泻症状,粪便培养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者;(2)在疫源检索中,和病原学确诊病人的发病日期前后各5天内、有密切接触(如同餐、同住、护理等)的腹泻病患者。带菌者:指虽无临床表现,粪便中检出O1群和/或O139群霍乱弧菌3.菌痢—重点对象腹泻病人符合腹泻病例定义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列为菌痢监测重点对象腹泻病人:(1)属重点职业(幼托、中、小学生、保育员、饮食、给水从业员)腹泻病人。(2)7天内有菌痢病人接触史的腹泻病人。(3)7天内有可疑饮食史腹泻病人。(4)在菌痢最长潜伏期之内,在1个集体单位(学校、幼托、工厂等)内出现多例患有菌痢疑似症状的腹泻病人。3.痢疾—菌痢病例的定义疑似病例:有脓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样便或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症状,并除外其他原因腹泻病例。临床诊断病例:(1)急性菌痢:①急性发作之腹泻(除外其他原因腹泻),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②粪便镜检白血球(脓细胞)每高倍(400倍)视野15个以上,可以看到少量红血球。(2)急性中毒型菌痢:①发病急、高热、呈全身中毒为主的症状。②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惊服、烦燥不安、嗜睡或昏迷;或有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血压下降或有呼吸衰竭症状。③起病时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但用灌肠或肛门拭子采便检查可发现白血球(脓细胞)。(3)慢性菌痢: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2个月以上者;或粪便有粘液脓性或间歇发生;确诊病例:粪便细菌培养志贺氏菌属阳性的各型临床诊断病例。暴发疫情: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团体),3天内发生10例或以上痢疾病例3.痢疾—阿米巴痢疾病例定义疑似病例:起病稍缓,腹泻,大便暗红色,带血或粘液便,或稀糊状便,有腥臭,难以确定其他原因的腹泻者。临床诊断病例:普通型:起病稍缓、腹痛、腹泻、大便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色暗红如果酱样、有腥臭味,右下腹部可有压痛。暴发型:起病急,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腹痛、腹泻,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失禁,大便为水样或血水样便,奇臭,可有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慢性:常为急性型的持续,病程超过数月,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无症状排包囊型(亦称原虫携带状态):无症状,大便检查可见溶组织阿米巴确诊病例:粪便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和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的急性或暴发型阿米巴痢疾。粪便涂片检查可查到滋养体和包囊的慢性阿米巴痢疾。粪便涂片检查可查到阿米巴包囊的无症状排包囊型阿米巴痢疾4.感染性腹泻—病例定义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细菌、病毒、原虫等病原体引起之肠道感染临床诊断感染性腹泻病:病人表现为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及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按诊断标准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结合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血便或脓血便。镜检可有多量红白细胞,亦可有少量或无细胞。确诊感染性腹泻:在符合临床诊断感染性腹泻病例基础上,粪便中可检出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致病微生物(细菌或病毒或寄生虫),或检出特异性抗原、核酸或从血清检出特异性抗体。暴发疫情: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5.伤寒、副伤寒—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在伤寒、副伤寒流行地区,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3天或以上,体温≥38℃,伴头痛、乏力、腹部不适等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尚未明确的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病例作为临床诊断病例:不明原因持续发热或反复发热5天或以上,体温≥39℃,头痛、全身乏力、表情淡漠、相对缓脉、伴消化道症状或皮肤充血或多系统受累表现,白细胞总数低或正常。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如有以下项目之一者即为确诊病例:(1)从血、粪便、骨髓、尿等任一种标本分离到伤寒或副伤寒沙门菌;(2)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鞭毛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血清效价4倍以上增高。暴发疫情:在局部地区或单位(比如在一个自然村或一个居委会、或一个单位团体),两周内出现5例或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6.O157:H7—病例定义疑似病例: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腹泻病人,即为疑似病例(1)有鲜血便、低烧或不发烧、痉挛性腹痛的腹泻病例;(2)腹泻若干天后继发少尿或无尿等表现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3)腹泻病人粪便标本O157抗原免疫胶体金检测阳性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腹泻病患者,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即为确诊病例:(1)从粪便标本中检出产生志贺毒素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或经蛋白印记试验证实血清标本有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溶血素、或志贺毒素分子量一致的特异性抗体。(2)在流行区内,经省级专家组确认,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密切相关,并排除其它疾病的疑似病例,为临床符合病例。(3)腹泻病例的粪便中分离出不产生志贺毒素1或志贺毒素2及其变种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亦为确诊病例(不产毒)。7.沙门菌病—病例定义沙门菌病监测病例:须符合腹泻病人定义基础上符合以下(1)或(2)或(1)、(2)(1)发热、休温38OC及以上,伴有头痛、全身乏力。(2)呕吐、腹痛、大便性状为黄色水样便或黄绿色水样便。沙门菌病暴发疫情:同一幼托机构、学校、工矿企业等集体单位在一周内出现疑似沙门菌病症状病人10例视为暴发疫情。1、治疗原则:应坚持有效、经济和简便,具体治疗见《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和有关肠道传染病治疗方案。三、诊疗要求—治疗重点职业人群菌痢管理凡重点职业人员必须全程治疗症状消失后继续服药三天,停药后第五天起进行粪便培养二次阴性解除管理,对志贺氏1型连续三次阴性,可解除管理。管理期间暂时调理从事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岗位,对经粪检阴性,完全治愈并解除管理期的,应凭医疗机构出具的复工证明,方可从事原工作。凡重点职业人员的菌痢病人(含志贺氏1型)解除管理后,应隔季度做好复查复治,既进行一次粪便培养阴性则解除管理。对属重点职业人员病原携带者、一户2例同时发病及续发病例,每年实施复查一次,直至阴性并接触管理为止。对重点职业人员病原携带者,在管理期间应暂时调离从事直接入口食品、给水、保育员等易传播扩散工作,经粪检阴性,并解除管理的人员,须凭医疗卫生单位出具准许返原工作岗位的证明,才可从事原岗位的工作。1.霍乱采样要求:监测点初诊病人有泻必采,采样率100%;非监测点完成六种对象检索,采样率≥98%,且采样数占初诊病人的10%2.对确诊或疑似细菌性痢疾病人及重点职业。对确诊、疑似伤寒病人采便进行伤寒杆菌培养。3.在腹泻病人诊治过程中,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流行病学史,对诊断为空肠弯曲菌、各类致病性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轮状病毒等肠炎或腹泻病应及时采便进行相应的细菌或病毒检验4.监测点医院负责对监测病例标本进行沙门氏菌检测,非监测点医院在对腹泻病人开展沙门氏菌检验5.对所采样品做好登记,及时送检,化验结果及时登记四、采样1、各医院肠道门诊要建立传染病登记与报告制度,在诊疗过程中发现甲、乙类传染病做好专册登记,按法律规定时间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各监测点医院发现感染性腹泻,应做好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所在区疾控中心。2、诊疗中发现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爆发、聚集行、集体性腹泻爆发病例,应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区疾控中心和卫监所。五、报告临床诊断为疑似、临床诊断和确诊霍乱病人(甲类)、O157:H7病人(新发)应立即电话报告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通过传染病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确诊病人应按规定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传真)传染病报告卡,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卡后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五、报告—时限1发现乙类传染病(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发现丙类传染病(感染性腹泻)病人时,应当在24小时内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五、报告—时限2六、监测资料报告和反馈医院:每月及时收集汇总腹泻病人数、监测采样数、阳性数等资料,制成监测报表,每月5日前上报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对报表认真核对监测数据完
本文标题:肠道传染病监测方案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40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