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电气安装工程 > 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
1教案(2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二章变异研究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二、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时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学变异研究的内容;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容、理论基础、作用机制;理解文学误读的深层文化原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一)本节概述文化过滤是跨文明语境下贯穿于文学交流和对话过程中的制约机制,也是决定对话和交流之表现和结果的前提条件,而变异性则是文化过滤的显性表现和具体体现。在文学变异学范畴内纳入文化过滤这一范畴,并把它们的关系确立为:文化“模子”的不同造成接受屏幕的限隔,透过屏幕的接受必然是一种文化过滤,而过滤就意味着接受的过程必然要留下什么或扬弃什么,它既不是简单的原文学文本主体的被动接受,也不是本我文化主体的简单归化接受。本节明确主张,文化过滤必然导致文学变异。(二)本节大纲1.文学变异研究的内容○1语言层面变异研究;○2民族国家形象的文学变异研究;○3文学文本变异研究;○4文化变异研究。22.文化过滤○1文化过滤的定义与内容文化过滤是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和渗透的作用,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接受方的创造性的接受形成的对影响的反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接受者的文化构成,包括地域时空、社会历史语境以及民族心理等;b.接受过程中的主体性与选择性,包括接受者对交流信息的选择、变形、伪装、渗透、叛逆和创新等;c.接受者对影响的反作用;d.文化相对主义理论强调多种生活方式具有自身独立价值的和谐共处理念。○2文化过滤的理论基础a.接受美学,如姚斯等人,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肯定。b.叶威廉等人的“文化模子理论”。c.伽达默尔、海德格尔等人对“历史有限性”、“个人偏见”的新阐释学认识理论。○3“文化过滤”的作用机制a.现实语境、传统文化因素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b.语言差异对文学影响的“文化过滤”。c.接受者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的“文化过滤”。3.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1文化过滤体现在文化交流过程的始终,那么误读也必然伴随在对外来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2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理论”与他的《影响的焦虑》(1975)。○3造成误读有多重因素,如读者的主体性因素、自身的文化传统、个人的思维方式。○4误读是双向的,而非单方面的,即不仅是输出文化方的错位,也是接受方的文化错位。○5误读源于理解的历史时空错位。○6文学误读是文学创新的重要因子之一。(三)案例分析3案例一文学误译与庞德误译浅析误译,即对原著错误的翻译。它不仅在文字上,也在思想意义上背离了原文。误译在翻译上是不可取的,但纵观翻译史,误译又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既是客观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庞德的有些误译就是这样。美国二十世纪初意象派诗人庞德,不仅以他的《诗章》闻名于世,更以他的译诗享誉诗坛。他的译诗《神州集》被誉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佳的诗。庞德的译诗确实不敢恭维。请看,李白的《长干行》中“郎骑竹马来”,庞德译成“Youcamebyonbamboostilts,playinghorse,把“竹马”误译为“高跷”;他又把其中的“五月不可触”译为Andyouhavebeengonefivemonths,误把春意阑珊,令人感伤思春的五月季节,说成是“你己离开五个月”。他有时还把好端端的一句诗分割得七零八乱,如他把李白“惊沙乱海日”,译成“Surprised,DesertturmoilSeasun(“惊奇,沙漠的混乱、大海的太阳”)。有时庞德干脆即兴创作,如把刘彻的“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译为“Andshetherejoiceroftheheartbeneaththem(leaves):Awetleafthatclingstothethreshold.(给我欢乐的她在落叶下:一片湿叶沾在门槛上。)庞德译诗中如此多的错误,究其原因,大概有二:客观和主观的。客观上讲,首先是他的选材并非原诗,而是从美国的东方学者费诺罗莎的日文笔记转译,费诺罗莎的笔记是否正确无误是否忠实原著,存在很大疑问;另外,庞德当时不懂中文,不懂中文句法,更不了解中国文化,把一句拆开,把“竹马”译成“高跷”就属此类。从主观上讲,庞德激动地译中国诗是有其目的的。当时,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诗人,早就厌倦了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感伤的诗风,他想给新时代增添新的色彩;用坚实、鲜明的意象,来取代长吁短叹的抒情。因为在中国古诗中,意象俯拾即是,这与他的意象派主张一拍即合,他可以借来作为其意象派主张的依据。于是,他用意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甚至原诗中没有意象,他有时也创造一个意象。如他把刘彻直抒心意的“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用“沾在门上的一片湿叶”这一活生生的意象来代替。在此,他才不在乎是否忠于原诗,他追求的是自己的诗歌理想。亦正是这种诗歌理想促使他对中国古诗作了有意识地过滤或误读处理。案例二语言与民族性4语言不仅塑造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一旦落入语言之中,也就必然要接受语言的限定与制约。语言是历史性民族之本质的赋形,也就决定或制约民族文化精神之呈现方式。如王维(701-761)《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诗,不仅将在自然界中旅行的人(诗人)与自然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也显示了自然界之律动与止息,死亡与再生,时间与空间,行为与沉思等具有阴阳结构的关系模式:“行――坐”与“运动――休息”,“到――看”与“行为――沉思”,“水――云”与宇宙间物质转换与萌动,而“穷――起”则象征着死与再生,“处――时”涵盖时间与空间的统一与和谐等等。诗歌的语词符号与天地人形成了某种胶合与契通,向读者展示了时空与人的完整结构构架。但是经过在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的转换,我们所读到的英语译文却构成了对该诗进行了部分颠覆:译文1:Walktotheplacewherethewaterhasitssource;and,seated,awaitthebirthoftheclouds.译文2:Saunteringalongtilltheendofthebrook,Itakearestandwatchthecloudsappear.两种英语译文都只是触及了诗句的线性以及历史运作层面,即行为―目的之间的运动,这种移植到英语后原文立体性内容的消失,正是语言淡出其赖以生长的民族性、历史性与经验性的必然结果,因为英译句法层面的逻辑性、线性结构性导致了原诗语义蕴涵丰富性的失落。可见,原文在“化约”(翻译)之过程中死去,就原文(原语)之经验性、事件性、历史性以及原文(原语)与对它有“特殊或固有期待”之本土读者群而言,译文的过滤或变异是绝对的。一方面是语内译者,(intra-lingualtranslatororintra-lingualreader)深感自己母语厚重的民族性积累,而经过翻译之“化约”或“过滤”的译文,却犹如“葡萄之被水”,嚼之无味;另一方面是语外译者(extra-lingualtranslatororextra-lingualreader)对“姚佚启态”(庄子语)之原语内涵,却不能不“师其成心”地予以理解,同时又要将源自其“成心”所解以其标准化的母语予以“达”之。可见,翻译过程本身就是“化简”或“简约”之过程,也是原语、原文丧失其事件性、历史性和经验性的过程。案例三文化迁移的方式5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应该说其共性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可行性,然而,其具有的个性或特性却构成了文化交流的障碍,进而引起文化的迁移或变异。文化迁移可分为以下三种:1.文化信息的增值交际的一方或双方获得的文化信息超出了说话者所赋予的文化意值,即受话者除了赋予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意值以外还附加了说话人并未传达的意义或受话人把说话人所要传达的某项较弱的意义人为地强化了,例如,“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但对英美人说“Haveyoueatenyourmeal?”其文化的意值就增多了,因为英美人总认为是对方欲邀请自己吃饭。2.文化信息的减损交际的—方或双方获得的文化信息量少于说话者所赋予的文化意值,即不是全部信息的意值或弱化了原有信息的强度,就出现了文化信息的减损。例如,中国人邀请一位美国朋友去吃饭:“我们一起去吃饭,好吗?”很明显这句话包含着中国人付款请客的信息,但这位美国人减损了这句话的意值,坚持支付自己那一半费用。3.文化信息的误读交际的一方或双方错认了说话者所赋予的文化意值就产生了文化信息的误解。中国人一见面时总喜欢问:“到哪里去?”,“出门啊?”之类的话,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礼貌的事情。但英美人却认为这些都是私人间题,不能随便打听。再如中国人的谦虚客气、推辞谦让常常引起英美人的误解。当中国人得到赞扬时常说:“不不,我还差得很远”或“哪里,哪里”,这使得英美人很尴尬。案例四汉英文化中的迁移现象一般认为,文化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在英语中大写可称之为正式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另一类在英语中小写,可称之为普通文化,即人类生活中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如风俗习惯、礼仪、禁忌、婚丧、庆典、节日等,因此,探讨普通文化的迁移对于避免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文化误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应酬语又称寒暄语,是人们建立社会接触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文化传统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就有如下差异:6(1)问候语。中国人一般不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不然的话常被误认为认错了人。熟人之间的打招呼除了“你好”、“你早”以外,更多的是说“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到哪里去?”等等。然而英美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习惯上一见面就招呼对方:“Hi!”如果中国人按照汉文化的方式招呼英美人,英美人总感到惊讶。“你吃了吗?”跟“Haveyoueatenyet?”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意值。“你吃了吗?”是一种寒喧活,但“Haveyoueatenyet?”是邀请或希望约会,因此当中国人对英美人打招呼时说“Haveyoueatenyet?”就发生了文化迁移。(2)称谓语。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人们相见时用姓名称呼对方在许多文化中都常常见到。但对单独使用“名”或“姓”的称谓模式汉英文化却存在着差异。在汉英文化交际中,中国人称呼英美人或英美人称呼中国人,往往都受本族文化的影响,因而造成称谓语方面的文化迁移。(3)告别语。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告别模式和言语规约。如果把一种文化中的告别模式移栽到另一方文化上面就会造成交际障碍。如中国人看望病人告辞时常说。“注意休息!”,“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等以示关怀与安慰,但英美文化较常用祝愿对方早日康复为告辞语,如“Hopeyourcoldgetsbettersoon!”如果中国人对英国病人说“Drinkplentyofwaterandputonmoreclothes!”就会引起病人的反感和不悦。案例五翻译即是一种选择或过滤读者、译者身处一定的环境,被要求选择最适合的一种表达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最终的目标是在语言中如何传达源自其对于原语的理解,必然受到目标语的限制。如将汉语的“天”翻译成为英语首写H为大写的“Heaven”,就会直接导致歪曲的理解。汉英词典对于“天”的标准翻译有:(1)物质的天体、太空、天空;(2)天气;(3)一日;(4)天国、天命、上帝、拟人化的大自然;(5)丈夫;(6)必不可少的。尽管有某些重叠,这些释义与汉语词典所提供的解释成为相对鲜明的对照:(1)天空;(2)气;(3)天的运动与气象;(4)太阳;(5)神;(6)自然界、自然的;(7)君;(8)父亲;(9)必不可少的;(10)一段时间;(11)一日;(12)阳;(13)一个人的命运;(14)一个人的自然倾向和天性、身;(15)巨大、伟大。英汉中对“天”的规定最大的不同是,汉语词典中明显地缺少“天国”、“天命”、“上帝”、“拟人化的大自然”的释义。事7实上,西
本文标题:第一节文学变异与文化过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0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