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什么是荒漠化?一.荒漠化的含义想一想1.荒漠化与荒漠、沙漠有区别吗?2.荒漠化和沙漠化是同一概念吗?1.荒漠:在自然地理学中,凡是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巨大、植被稀疏贫乏的地区都称为荒漠,意为荒凉之地。根据地面组成物质的不同荒漠可分为岩漠(石漠)、砾漠、沙漠(沙质荒漠)、泥漠和盐漠,以及在高纬或高山地带由于低温引起的生理性干旱而致植物贫乏的寒漠。前两者即岩漠(石漠)和砾漠,在我国习惯称为戈壁,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而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2.荒漠化主要是指由于不利的人类影响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类型原生性荒漠次生性荒漠概念地质时期自然形成的荒漠人类活动造成的类似荒漠景观举例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特点水资源比较贫乏或很难利用,几乎寸草不生土地下伏沙层裸漏,原先固定和半固定沙丘活化,水分\植物条件相对较好荒漠化表现:沙漠化—西北地区石漠化—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次生盐渍化——华北平原石质荒漠化:流水长期侵蚀作用形成沙质荒漠化:风力长期侵蚀作用形成实质:土地退化G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我国各地荒漠化分布黑土退化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的石质荒漠化西北地区严重的草场退化红色荒漠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自然因素土壤—降水—植被—地形—土粒细小,土质疏松,易被流水侵蚀。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位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如陡坡开垦和砍伐森林等,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土地退化。2、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说出你的理由。正确。因为由于植被的破坏,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不能生长植物,土地退化,结果就是土地荒漠化。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分布范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行政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提示:请从西北地理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哪些?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气候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阻隔水汽进入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地形中国干湿度分布图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东中部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塔里木盆地中国干湿度分布图植被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大风频繁。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地理位置地形在缺乏能源的地区,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在内蒙古东部库伦旗北部的额勒顺乡,1000多户居民每年需要的薪柴相当于破坏近100平方千米的灌木林。过度樵采防风固沙的植被遭到破坏缺乏能源的地区过度放牧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开垦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旱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绿洲地区人为原因(荒漠化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1)过度放牧(4)水资源利用不当(2)过度樵采(3)过度开垦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斑点状及片状)旱作农业为主过度农垦科尔沁草原半干旱的草原牧区(斑点状土地荒漠化圈)草原放牧业为主过度放牧呼草\锡草干旱的绿洲边缘(沙丘活化)绿洲农业为主过度樵柴塔\古\河内陆河流和山麓冲击扇(固定沙丘活化)绿洲农业为主水资源利用不当塔下游城镇\工矿区\交通线附近(点状、线状)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注重环保,破坏植被,污染水源.东胜\准格尔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90%)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过度放牧西北荒漠化原因人类活动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受害者1)人口增长,环境压力过大2)过度樵采、放牧、垦殖3)水资源利用不当4)工程建设导致地表疏松,战争等活动: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红壤性状: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红壤分布与红壤的水土流失30N。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的土地退化。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境下,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化是在干旱环境下,主要为风力侵蚀形成。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植被;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等等。“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联合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1/3面临荒漠化威胁,非洲46%的土地和4.85亿人口已受到荒漠化影响,亚洲一半以上的干旱地区也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土地荒漠化后就成为不毛之地,而且正以每年5万至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比利时加丹麦。目前全球2/3的饥饿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其中一半生活在土地荒漠化地区,由于土壤贫瘠、农作物产量低下,人们处在饥饿与贫困之中,可以说,荒漠化与贫困密不可分。全球: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每年: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万公顷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万~7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20亿美元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27.3%荒漠化已涉及18个省区的471个县市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亿元三、荒漠化的危害联合国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显示,地球表面1/3面临荒漠化威胁,土地荒漠化每年给全球造成4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扩大,另外还有2100万公顷土地退化而不能生产谷物。材料一:材料二:我国4亿人民生活在荒漠化影响的地区,每年因荒漠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许多村庄、铁路、公路、水库等都受到风沙的威胁,同时荒漠化造成地表土裸露,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你能从材料中发现荒漠化的哪些危害?合作探究:荒漠化的危害沙尘暴中的蒙面人沙尘暴推毁村庄昔日罗布泊今日罗布泊1、掩埋农田村镇道路等。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3、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三、荒漠化的危害消失的楼兰古国这里曾是一个水草丰茂的地方,公元前后,曾有过一个繁华的楼兰国,可是到公元4世纪前后,它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片废墟静立在沙漠中。活动参与(P38)塔盆地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扩大,人口增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1)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2)盲目垦荒,导致地表疏松,农业用水量加大,以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最终导致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使胡杨树大面积枯死,导致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思考:分析楼兰古城的兴衰的原因?(1)塔里木河带来丰沛的水源(上游有大量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2)大片胡杨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楼兰的消失和罗布泊的干涸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温带荒漠广布,容易引起沙漠扩张。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水源减少;盲目垦荒,农业用水量加大,导致塔里木河流量锐减,大片胡杨树枯死;乱砍滥伐,砍伐胡杨树,毁林开荒。四、荒漠化的防治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退耕还林还牧还草;控制人口增长等。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4、我国的具体措施“三北”防护林建设的目的和作用三北防护林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400万,总面积39亿亩。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壮举,开创了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接近我国的半壁江山。在这块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沃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三北防护林的作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建防护林带乳化沥青固沙治沙措施生物治沙治沙措施工程治沙沙枣胡杨锦鸡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柽柳狼尾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曾是对塞外草原的真实写照。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又了解到了科尔沁草原——那里曾经是孝庄文皇后的出生地,蒙语里是“最忠于皇帝的部落”的意思。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风味。平坦而又柔软的天然绿茵场,置身其中,有如亲临大海,当人们或乘车或徒步走过的时候,无不被她的美丽所吸引。仰天望去,云在走,鸟在飞;闭眼聆听,鸟儿在鸣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经不是一种声音,而是大自然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了。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l)科尔沁草原荒漠化,对周边地区会造成哪些影响?科尔沁沙地是我国最东部的沙地。它的荒漠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有:使气候更加干燥;气温日较差变大;沙尘暴天气更频繁;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2)科尔沁草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对治沙工作有哪些启示?土地利用经历了放牧——垦殖——放牧——垦殖的过程,沙丘有三层土壤,说明它历史上曾有三次退耕还牧,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方式,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防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又是社会问题。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破坏、农田被侵占,既有工业化进程中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因此,任何有效地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解决当地居民的脱贫致富问题。3.什么是“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逃避自然,还是对自然的尊重?生态移民是指由于居住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无法在当地生存,或在当地生存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破坏的人口迁移叫“生态移民”。生态移民不是逃避自然,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更好地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沙尘天气造就了黄土高原沙尘颗粒利于成云致雨沙尘有助于海洋生物生长沙尘暴缓解了酸雨沙尘暴缓解了温室效应沙尘暴是否“百害而无一利”呢?D1
本文标题: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76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