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高考定位导航]考纲展示考纲解读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1.学会城市主要功能区及其特点,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2.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3.学会在区域地图上,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区别不同城市等级和体系。考点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重要程度:★★★★☆]1.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分区①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集聚。②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类型分布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温馨小贴士]城市功能区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各城市功能区之间的界线是模糊的;某一功能区只是以某一功能为主,并非只有一种功能。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含义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2)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3)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距离市中心远近,交通便捷程度。②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③历史因素: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影响。(4)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地租曲线图的判读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市内部地租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市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像有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等。如下所示:类型坐标图立体图等值线图典型图示图1图2图3[信息提取](1)坐标图(2)立体图(3)等值线图[图示剖析](1)判读地租曲线图时要注意三读:一读极值(该区域地租的最大值、最小值);二读密度(即等地租线的疏密变化:地租线密集,表示一定范围内,地租变化幅度大;地租线稀疏,表示一定范围内,地租变化幅度小);三读凹凸(即等地租线的弯曲变化及形成原因:向低值凸表示交通通达度好,向高值凸表示交通通达度低)。(2)地租由高值中心向四周降低,一定地段出现次高中心。在判读这类图时,要注意抓住距市中心的距离和交通通达度两个基本影响因素。距市中心的远近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有时需要借助信息确定市中心的位置;交通通达度一般市中心最高,环线与干线交会处次之,城市外围较低。1.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形成及特征(1)形成(2)三大主要功能区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组成商业街、各种商场、点状或条状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设施,为城市主要功能区集聚成片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功能区特征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距离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作导致集聚;环保、地租、交通等因素导致分散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1)距市中心的距离与城市功能区的联系(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下图所示: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交通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处):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一般为工业区。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与工业区),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如图所示:(1)协调工业用地、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既要保证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内部的交通联系,又要在两者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两者之间的联系。(2)合理布局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污染企业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注意与盛行风和河流的关系。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要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如在季风区,则布局在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污染的企业,一定要布局在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3)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带,带内可植树造林,安排一些非公用建筑物,如仓库等。这样既可对住宅区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4)物流园区、大型批发商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围,高速公路入口等地价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城区外缘,环境优美,与文化区、高坡相联系。(5)各功能区之间要留有发展的余地,目的是应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温馨小贴士]中心商务区不一定位于市中心: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但有些城市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在多核心模式的城市,中心商务区也不一定位于市中心。命题角度一城市形态和功能区布局[例1](2014·山东高考)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1)~(2)题。(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获取和解读信息][答案](1)B(2)A本题易错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风向玫瑰图的判读,风向玫瑰图中,图形延伸方向就表示风向,如本题中图形向东北方向延伸最长,表明该地东北风风频最大。二是河流的流向,本题中河流的流向可以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线条上游细下游粗、支流汇入干流的形态三个方面判断自东向西流。不少考生在判读方法上的错误会导致本题失误。命题角度二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例2](2014·江苏高考)国家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下图为京津周边部分城市发展优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如需分散北京的批发、物流业,较合适的承接城市是()A.承德B.保定C.张家口D.廊坊(2)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的原因是()A.人口多B.交通便捷C.环境良好D.经济实力雄厚[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信息推断结论批发、物流业需有便利的交通保定服务业在京津周边城市中较发达服务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京津等大城市服务要有便利的交通图中廊坊交通比较优势为5,保定交通比较优势为4,张家口是2,承德是1保定、廊坊交通优势明显保定的人口比较优势为5,但经济比较优势最低保定市人口数量最多,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成本较低[答案](1)BD(2)AB题组一城市功能分区布局(2014·安徽高考)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图)。完成1~2题。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A.Ⅰ、Ⅱ、ⅢB.Ⅰ、Ⅲ、ⅡC.Ⅱ、Ⅲ、ⅠD.Ⅲ、Ⅰ、Ⅱ2.三类区域中()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解析:1.D2.A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了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第1题,图中显示,Ⅲ区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和南部,且有山峰,表明该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带,应为重点生态功能区;Ⅰ区面积较小,且主要分布在沿河、沿湖地区,尤以长江沿岸分布最广,应为城市化地区;Ⅱ区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的广大平原地区,应为农产品主产区。第2题,安徽省当前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故A项正确;一般来说,铁路建设成本平原小于山区,Ⅱ区成本小于Ⅲ区,故B项错误;商业网点的密度城市大于乡村,平原大于山区,Ⅲ区密度小于Ⅰ区,故C项错误;安徽省承接的省外转移的产业主要为第二产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地区,即Ⅰ区,故D项错误。题组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2015·北京东城区模拟)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读图,回答3~4题。甲乙3.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4.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ABCD解析:3.D4.B第3题,图乙中各功能区和图甲对应关系应如图所示:第4题,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式交通线呈放射状分布。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原理。城市各功能区中,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这种规律。考点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重要程度:★★☆☆☆]1.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2.城市等级体系特征(1)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1.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2.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的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这个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下面以武汉市为例,分析评价武汉市的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区位分析自然因素(静态因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中,降水丰富,雨热同期河流一方面,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河流径流量丰富,为武汉工农业生产与生活提供充足水源;另一方面,河流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地形位于江汉平原上,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有利于对外交通联系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矿产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便利的交通运输也是钢铁工业选址在武汉而不在大冶的主要原因交通干线交通发达,位于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
本文标题:第七章城市与城市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8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