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无偿分享
单选题:1.“经验性”,是指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是通过了解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实而获得对社会的认识2.社会调查对象是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直接访问和观察的单个对象3.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造成的一个类别。如:老年人、残疾人、国际残疾奥委会、国际奥运会4.集合概念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如: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5.以偏概全,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中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论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如果用企业内部员工的个人目标的总和来代表企业的目标,就会发生错误6.简单还原,则是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中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其中每个成员。例如,用企业经营目标去推论每个员工的目标,用全社会的犯罪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去推论个人犯罪的可能性与其经济收入的关系,等等7.价值中立,是指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8.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9.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10.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是要获得对所研究问题及调查对象的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11.按照社会研究的时间跨度,可以将其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1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大学毕业或同一年代的插队知青属于同期群研究13.同组研究,它是对同一批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14.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即现有的研究方法是否能够解决所想要研究的问题15.纯自主选题一般只用于一些教学性研究项目和纯粹按照个人学术兴趣出发的项目16.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很研究题目是以上级定题而选定的,目前,在一些研究机构中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个选题方式17.调查研究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18.实地研究是指研究者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之中19.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取舍20.理论概括,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述21.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的特征的反映22.变量,就是指在经验中可以测量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取值的概念23.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24.坐标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但它只能包含少数几个变量,而无法表达众多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25.公式法的主要优点,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它的缺点是,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26.微观社会理论,是指关于具体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理论。比较容易直接通过与经验事实的比较来加以验证27.研究总体是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的元素的集合体28.研究者在实际抽样(特别是概率抽样)时,经常是先找到一份近似涵盖所有总体元素的名单,然后从中抽取部分元素,这份名单被称为抽样框29.总体的情况或特征是未知的,由参数值来描述30.方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电视台、电台和报纸记者的“街头拦人”调查,就是方便抽样31.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目的或专家的判断来选取样本32.雪球抽样也称网络抽样,是一种根据已有研究对象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雪球抽样特别适合用来对成员难以找到的总体进行抽样,如城市中的散工、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和吸毒者等33.概念化是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34.定序测量根据属性强度的不同对开人或事件进行顺序排列35.最高的测量层次是定比测量36.建立指数的第一步是选取符合标准的指标37.在按一定标准选定指标后,进一步要考虑每个指标在指数构成中的分量如何,也就是考虑加权问题。加权是给指数中的某些重要指标赋以特殊的分量38.语义差异量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39.常见的信度有: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40.再测信度是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方法,但它存在着不足之处,即“练习效应”41.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42.社会研究中常用的效度有表面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43.表面效度虽然是最容易评估、也是最基本的效度类型44.问题与答案(选项),共同构成问卷的主体部分45.每一个问题究竟预留多少个编码框,主要视答案的数量而定46.根据研究假设和需要的内容,在纸上画出问卷各个部分及前后顺序的框图,这种方法被称为框图法47.卡片法遵循归纳法则,由个别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整体48.将设计好的问卷初稿送给相关的专家、研究人员以及少数被调查者,请他们阅读和分析问卷初稿49.所谓开放式问题,是指研究者在问卷中只提出的问题而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态度随意回答50.关联式问题通常第一个问题可以称为“过滤性问题”51.报刊调查的突出特点也是比较简单快捷,适用于在短期内开展大范围的调查52.结构式访谈获取的资料比较固定,难以获取问卷之外的信息。并且它对于一些敏感性、尖锐性或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的信度往往不高53.电话访谈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间接访谈方法54.对普通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班干部等所进行的访谈,叫做一般访谈55.对于无结构式访谈来说,访谈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熟悉调查内容56.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始终应该耐心细致57.当场记录优点是资料完整,不带偏见58.事后记录是在访谈之后靠回忆进行记录,它可以不破坏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互动,同时也减少由于记录而对被调查者回答问题的影响59.访谈调查员应具备的一般条件是诚实与精确60.从实践上看,小组访谈多以5~7人为一组61.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进行的有关模仿学习的研究62.实验室观察的优点,可以用来研究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63.根据扮演的角色,观察法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64.马林诺夫斯前后两次对岛上的原始人部落进行了长达6年的实地考察,属于参与观察65.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反淫秽书刊委员会,属于非参与观察66.结构式观察是指严格地界定研究问题和观察的项目,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采取标准化的工具进行记录的观察67.间接观察是通过对社会现象或人的行为发生以后所留下的各种痕迹的观察和记录,收集用来反映和推断此前发生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的资料的方法68.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程度、对自变量的操纵水平决定着观察的成功程度69.用各种方式真正进入到被调查者的生活当中,是实地观察取得成功的关键70.实地观察的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是对观察的对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观察、测量并对观察或测量的信度进行记录71.在效度方面,一般认为观察法直接目睹行为与事件的发生与演变过程,它比其他的方法具有更大的效度;在信度方面,除了结构式观察外,观察法通常被认为比其他方法的信度低72.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犯罪倾向”是因变量,“忠告”是实验刺激,“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是控制变量73.必须将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控制起来,以确定B的变化确实是由A所导致的,在实验法中是通过引入一个控制组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叫做有控制组实验原理74.迪尔凯姆的《自杀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范例75.统计分析资料的分析单位是国家,结论的分析单位是个人,这种错误就是常说的“区位谬误”76.使用现在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应时刻注意资料的分析单位与结论的分析单位是否一致,应注意避免犯“区位谬误”77.内容分析是一种定量研究方法78.美国社会学家S.M.多恩伯切和L.C.希克曼所做的“消费品广告中的他人导向”研究是内容分析的一个研究范例79.内容分析法的缺点在于,它只能研究记录下来的信息内容;同时,由于研究者不能控制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编制过程,因此,内容分析常常要面对信度和效度方面的问题80.编码是将问卷中的信息数字化,转换成统计软件和统计程序能够识别的数字,这项工作是一种信息代换的过程81.相差系数:如果r的绝对值介于0.7~1.0之间是具有高度相关;介于0.3~0.7之间具有中度相关;介于0~0.3之间则认为是低度相关(详细看书P288)82.在社会统计分析中,通常显著性水平设定为0.05或0.01,也就是说将概率不超过5%或1%的事件当作“小概率事件”83.①学术性研究报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专业研究人员;②这类研究报告在内容上不仅强调对研究结果的描述、说明和应用,而且强调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讨论;③在语言上也要求更加客观、严谨和科学化;④更加注意分析的逻辑性和严密性;⑤在格式上,较多采用严格的、固定的格式,结构更加严谨84.直陈式主题: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报告》、《2003年济南市民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多选题: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包括大到一个国家的政府和大型国际组织,小到一些小型的民间研究机构。同时,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包括了政治组织(政府或政党)、学术组织(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组织(一般的公司和经营性调查研究机构)以及一些民间非营利性组织2.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1)确实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与发表阶段3.定量研究的特点:1)从其哲学基础上看,是基于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2)从研究目标上看,将所研究的问题从复杂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中抽象出来加以具体的数量化描述3)从收集资料的方式上看,主要采用用量表、问卷等手段去进行调查4)从分析和表述的方法上看,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4.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1)从方法论上说,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属于实证主义范式2)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3)在研究方式上看,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定量研究更强高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4)是抽样调查、内容分析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定性调查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深入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5)从研究目标上看,定性研究一般注重在复杂的心理、文化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去寻找社会现象的某种因果关系5.定性研究的缺点:1)定性方法所获得的结论难以在较大范围中推论到总体2)其研究成果很难以数学的语言加以精确的描述3)在规模相似的情况下,定性研究往往要比定量研究耗费更长的时间,并且定性研究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易动员大量的人员参与调查工作4)难以形成统一的大规模社会研究行动6.选题的客观标准一般包括题目的重要性、新颖性和可行性7.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8.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9.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经验归纳原则、演绎推理原则、假设-检验原则、统计性原则、抽样-推论原则等10.抽样的步骤:1)设计抽样方案2)抽取样本3)主体样本11.概率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级整群抽样等12.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1)如果先不考虑经费问题,那么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2)研究中能够容忍的抽样误差越小,即要求的抽样精度越高,则样本规模也应该越大;反之亦然3)样本占总体的比例与抽样精度之间并不是一种正向的线性关系,样本增大并不会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13.测量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首先,概念化2)其次,操作化3)最后,资料收集14.信度与效度的关系:1)首先,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2)其次,不可信的测理,一定是无效的3)最后,可信的测量,不一定都是有效的4)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
本文标题: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无偿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83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