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博士培养方案(2006级之后博士生使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宇航学院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二、培养目标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20世纪初期和中期先后创建并迅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领域,它是以数学、物理学以及现代技术科学为基础,以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等二级学科为主干的高度综合的学科体系。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包括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个学科方向。本学科综合应用了许多其他学科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数学、力学、化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都对航空宇航推进技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航空宇航推进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出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又促进了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内外均把航空宇航推进技术列为国防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发展和水平对航空宇航技术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船舶、能源、环境、交通等国民经济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学科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3.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三、培养方向1.总体优化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含推进理论和推进方案;推进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并行工程设计;总体性能参数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发动机工作过程仿真;推进系统使用性能等。2.内流场及气动力学、气动声学含发动机内流场计算及实验研究;叶轮机气动热力学、气动弹性力学和气动声学;叶轮机非定常流动理论、实验及应用;发动机进气道、燃烧室和排气系统气动热力学等。3.燃烧与燃烧室含燃烧室内喷雾、掺混和燃烧;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燃烧污染控制等。4.传热与传质含传热、传质和热防护理论及应用;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5.强度、振动、可靠性与维修性含高温构件的寿命预测和构件的损伤容限设计;结构系统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技术;高速转子动力学;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与设计等。6.发动机控制、测试、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含飞行器/推进系统数字式电子综合控制;推进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仿真;推进系统的现代测试技术;推进系统的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技术等。7.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工作过程仿真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和特种火箭发动机设计与工作过程仿真,涉及流场、传热、强度、系统特性、转子动力学、优化设计、发动机性能等方面。8.火箭发动机新技术与新型火箭发动机包括新一代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电磁推进技术、核推进技术和冲压发动机技术等。9.火箭发动机试验与先进测量技术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等的试验和测量技术,以及新型点火技术、喷雾燃烧技术和涡轮泵技术的研究等。四、学制学历博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博士研究生一般在入学后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应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前完成课程学分,应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完成全部学分和培养要求的有关环节。鼓励博士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进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五、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知识结构要求(1)基础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高等工程数学(数理方程、矩阵理论、数值分析、应用数理统计、应用泛函分析);现代数学基础(优化理论、近世代数、非线性泛函、微分流型、小波分析、随机概率、偏微分方程现代理论);航空燃气轮机原理、航空燃气轮机结构、火箭发动机原理、火箭发动机结构、高等热力学、传热与传质、工程流体力学、高等固体力学、燃烧学、多相流理论、数值模拟技术、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传热技术与应用、燃烧技术与应用、气动技术与应用、节能理论与诊断、燃烧污染防治、热力系统优化、流体机械优化设计、流体机械结构强度与可靠性、流体工程噪声与振动等。(2)专业综合知识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燃烧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粘性流体力学专论、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计算方法专论、高等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火箭发动机燃烧与传热理论、动力机械电子控制与故障诊断、动力机械振动理论与寿命预估等。(1)学科前沿与交叉学科知识能源的有效利用;新能源开发、新型热力循环探索及动力装置开发;21世纪空天飞行器动力装置导论;燃料的洁净化燃烧及污染控制;燃气轮机发展前沿;流体机械复杂内部流动机理等。2.能力结构要求(1)科研工作能力能够独立检索和阅读文献资料,独立拟定科研工作方案,能够在科研过程中提出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够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独立解释所得到的科研现象。(2)学术交流能力通过博士阶段的培养,应使学生掌握口头、书面的各项交流技巧;应针对博士研究生定期举办的小组讨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本专业、跨专业、本学科、跨学科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总结研究工作的阶段结果并以正式的方式熟练、简练而有逻辑地表达其阶段结果。(3)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在高度知识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不擅于获取新知识(含书本知识及实践知识)和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是无法真正做好科学研究的。这方面的培养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4)外语使用的能力在国际化大趋势下,熟练掌握外语(尤其是英语)进行资料搜索、文献阅读、理性思辩、学术交流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攻读博士学位阶段应重点提高外语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3.科学道德素养应充分重视研究生科学道德的培养。科学道德中最重要的是诚实,不论学术交流中有多少技巧可以被合理地应用,不论学术过程是否涉及国家秘密或经济秘密,诚实对待数据、诚实引用他人观点和结果都是科研结果至关重要的体现。即使没有一种考核的标准来衡量科学道德的分数,指导教师也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年轻学生具有淡化功利的自我约束能力。4.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见附表)2)学分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学总学分不低于13学分的课程及培养环节。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科必修课至少7学分;培养环节2学分(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1学分)。直接攻博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除满足博士阶段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要求的学分外,还必须完成相应学科硕士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学分要求。直接攻博研究生应在同学科硕士培养方案中至少修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2学分;硕博连读研究生、提前攻博研究生应在原硕士学科培养方案中至少修学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8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少于20学分;硕士培养环节不做要求。直接攻博研究生可根据导师的安排,在2年内学习完学位要求的全部课程学分。博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中制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内容,并参加考核。六、主要培养环节及基本要求1.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的培养方案,在考虑博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学位论文要求的基础上,由导师和指导小组与博士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分课程学习计划和学位论文研究计划。课程学习计划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后2周内制定,博士研究生据此计划在网上办理选课手续;学位论文研究计划在入学后12个月之内制定。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一旦制定,不得随意变更。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博士研究生应至少阅读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40篇,其中至少精读外文文献20篇,并写出综述报告。开题报告选题应属于本学科范围。开题报告应包括: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包括论文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等);学位论文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可能的创新之处);预期达到的目标、预期的研究成果;学位论文工作计划等。规定入学后直接攻博研究生在3年内、公开招考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在2年内必须完成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评审由所在学院组织公开进行,评审小组成员3~5人,由学院确定。跨学科的学位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评审小组应对报告人的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进行严格评审,写出评审意见。可利用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环节进行筛选淘汰。根据论文选题和博士研究生研究能力的要求,评审小组可做出通过开题报告、允许重新开题或终止培养(淘汰)的决定。若重新开题,需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一般由原评审小组成员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所在学院研究生教务备案。重新开题应在半年之内完成,仍未通过者终止培养。3.学术报告与参加学术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博士研究生必须参加20次以上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含参加现代科学和学科发展前沿讲座至少10次以上),博士研究生本人在读期间至少要作1次学术报告,并鼓励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学术活动由导师负责考核,考核通过后,将考核材料交所在院(系)研究生教务,记载成绩。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前完成。4.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具体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七、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的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要求执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规定》。八、终止培养博士研究生终止培养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规定》执行。附表1: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学位必修课公共必修课=4学分001101马克思主义理论(博)602必修001103英语一外(博)602必修一门001107日语一外(博)602001109俄语一外(博)602学科必修课≥7学分基础理论课001207最优化理论与算法A543必修两门001209泛函分析643001210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543001212近世代数与拓扑362001216小波分析(先修课程《泛函分析》)362001217随机过程362001225并行计算362001808微分流形及应用362001809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362学科综合课041305推进与动力学科综合课(博)483必修培养环节00160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博)1必修001604学术活动(博)1必修学位选修课001801英语二外483第一外国语非英语必修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其它课程学分要求总学分≥13;若选修英语二外,则总学分≥15。备注: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请注意各门课程的先修、后修关系,其中“泛函分析基础”是“最优化理论与算法A”、“非线性泛函分析”、“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和“小波分析”的先修课程。附表2:直接攻博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性质课程代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备注学位必修课公共必修课10学分001102马克思主义理论(硕)603必修(限第一学年选课)001104英语一外(硕免)2必修一门(限第一学年选课)001105英语一外A(硕)602001106英语一外B(硕)1202001108日语一外(硕)1202001110俄语一外(硕)1202001900人文类专题课1必修(限第一学年选课)001101马克思主义理论(博)602必修(限第二学年选课)001103英语一外(博)602必修一门(限第二学年选课)001107日语一外(博)602001109俄语一外(博)602学科必修课≥23学分校级基础课≥10学分001201数值分析A543必修一门(限第一学年选课)001203矩阵理论A543001205数理统计A543001211数学物理方程543001209泛函分析643必修(限第一学年选课)001207最优化理论与算法A543必修两门(限第二学年选课)001210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543001212近世代数与拓扑362001216小波分析(先修课程《泛函分析》)362001217随机过程362001225并行计算362001808微分流形及应用362001809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362一级学科基础课≥3学分04
本文标题: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博士培养方案(2006级之后博士生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19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