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制作:林映辉时间:2005年单位:大良实验中学我國園林的藝術處理和風格,無論從保存歷史文物或發展成今目的園林建設,其至對發揚優秀的傳統藝術來說,都是一份極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園林的歷史大約可追溯到三千年以前,即開始於奴隸制度社會經濟已相當發達的殷商時期,因為園林藝術是一種高度發展的藝術,它的營建需要相當富裕的資產,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人們連生活資料的獲得也很困難,是不會想到建造園林的,所以只有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有可能產生供人遊憩享受的園林。我國的園林,大約從殷周開始興建,經歷代匠所師們的承襲發展,已具很高的藝術水準和獨特風格。避暑山莊的總體佈局運用了「前宮後苑」的傳統手法,山莊分為宮殿區和苑景區。宮殿區位於南部,雖僅佔總面積五十分之一,卻是整個山莊的中心,也是建築最密集的區域。主要由正宮、松鶴齋、萬壑松風和東宮四組建築組成。宮殿採用青磚、灰瓦和木柱建構,樑枋不施彩畫,屋頂不用琉璃,四面環繞參天古柏,雖無雕樑畫棟之美,卻不失皇家建築雍容大度的莊嚴氣勢。正宮主殿--「澹泊敬誠殿」,」,主體為楠木結構,是清帝舉行重大慶典的場所。殿後有皇帝的書房「四知書屋」即寢宮「爽煙波致殿」。正宮東側即「松鶴齋」,是乾隆為孝敬母后所建的頤養之所。其東鄰則為皇帝宴客的「東宮」,但已遭回祿,僅存遺址。正宮東北角是宮殿區與湖區的過渡建築「萬壑松風」,即遊湖的起點。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自從元朝時候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寓杭州為「世界最美麗華貴之城」,西湖從此馳名世界,成為支持杭州聲名於不墜的抵柱。西湖在城市規劃佈局上,是利用「三靠」的手法:一片在尺度上寬廣適度的湖區,三面環抱著深厚而優美的山區,以及一個繁華的大城市,三者緊緊的靠在一起,形成「三面環山一面城」的景象。由於在杭州市西,故自宋代開始,通稱西湖。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湖中有兩堤、四島,湖不廣,平靜如鏡;山多不高,綿亙蜿蜒,湖山依傍,自然尺度協調,得嫵媚多姿。許多慕名前來的外國觀光客,在遊完西湖後總是說:「西湖沒有想像中的好,也不過如此而已」。的確,論面積、氣勢都不如鄰近太湖的煙波浩渺,一望無際;論秀麗,中國有不少名湖都能與之相抗衡。但是西湖不僅在它的山光水色,還在於它的歷史典故,是許多朝代的堆砌和潤飾,是許多浪漫故事的情趣和聯想。例如孤山島上的放鶴亭,便是和宋代處士林和靖的事蹟有關。北宋知名學者林和靖,因厭惡官場陋習,隱居在此,在山上種了三百六十顆梅樹,養了一隻白鶴,當他外出,家中有來客時,童子就把鶴放出來,飛翔於西湖上空,便知家中有客而趕回來,所以後人稱他為「梅妻、鶴子」。現在島上依然多梅,但鶴早已不知去向。石上刻有「孤山一片雲」,使人有「白雲千載空悠悠」之感。姑苏好调寄望江南姑苏好,天下甲园林,叠石漏窗频换景,亭台池榭逐幽深,花树四时春。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有“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之句,拙政园即取其之意而命名。留园以山为主,池水居中,池北堆以假山,山上杏桂争辉;登临山顶“可亭”,全园景观尽收眼底;池南缀以各色古建“古木交柯”临池不同的图案漏窗,使窗景相融,窗中有景,景中有窗英国规则式花园中常用的要素:1,喷泉朴素。2,园亭3,柑桔园和迷园4,日晷园林小品。5,结园,花坛,道路刺绣花坛,修剪植物。6,覆盖散步道树木廊架,爬满藤本植物的拱廊。 英国风景园中常见的要素:1,隐垣借景。2,假山猎奇心理。3,庙宇,纪念性建筑物希腊,罗马庙宇或缅怀古代先贤或形成异国情调。4,疏林草地草地树林牧场,英国国土景观。5,湖泊水景淡泊宁静的水镜面静水景观。6,PalladianArchitecture意大利建筑师。7,GothicArchitecture特点是使用骨架券作为拱顶的承重结构,十字拱成为框架式;用独立的飞券低御十字拱的侧推力。中日于国土环境之上的本质区别在于大陆和海岛的差别。两者各成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近来日本又有学人提出森林文化的说法,综合起来反映在园林上即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对比,路文化和舟文化的对比。东南为海,西北为山的中国,山地多,平原少。以山和水为骨架的格局最直接体现了中国的地理环境。其次,在山水平衡上,中国园林表现为山多水少,平地多水面少。山水本质的意义中,中国园林水景取象是讲和溪瀑的流水和沼泽湖海的静水两方面,山景中,园池以外的是以中国本土的山峦为母题,园池以内的则是以海外三神山为蓝本,而以园林的西北为山东南为水的布局,本质上是对中国地形的模仿。此外,园林中除了山水的创造,还有路创造,即所谓路以曲为美,以幽为上的原则。漂浮于海洋中的岛国日本,岛上山地多平原少,丘陵占国土面积的4/5。与中国相似的陆地环境,加上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使得日本园林也选择了以山水为骨干的形式,但由于日本国土四面环海的海洋性,而使日本园林在以后的发展中朝向海岛型、海洋型、水路型发展。日本园林的山取象于富士山和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岛屿及其周围四千多个小岛。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本质为池泉式,以池比拟海洋,以石比拟矶岛,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舟桥为沟通。如果说地理环境的不同决定园林山水性质的不同,那么气候差异则决定了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中国北方寒冷,园林建筑以防寒为主而形成端庄厚重的风格,江南气候宜人,需要更多的通风和采光措施,所以园林建筑小巧玲珑。在树木方面,中国土地开发早,破坏较重,恢复较慢,加上大陆性季风气候,茂密森林不多,所以中国园林树木不多。同处北温带的日本却是温暖的海洋性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自然式和整形式植物成为园林的主景,且连苔藓和蕨类也成为同等重要的主景,植物形式的多样化远胜于中国园林,与中国园林以建筑为主景明显不同。而日本自己的园林建筑被称为是夏天的建筑:不用实墙,而用拉门和拉窗分隔,夏天可以全部拉开,室内外连通为一个大空间,园林的围合多用植物性材料,桥也用木桥,而不是中国的园墙有用砖石砌成的实心墙,园桥也用石拱桥。卢森堡公园占地百顷,有巨大的梧桐大道与图案的花园、喷泉,以及许多上古智者的雕像,还有一个皇帝的别宫卢森堡宫(PalaisduLuxembourg),目前卢森堡宫是国会议员的宿舍。由于卢森堡宫今日已成为参议院所以管制略为严谨,公园的开放时间亦为复杂,就是说差不多早上8点左右开放,至夏季6月最晚在晚上9点30分,而冬季12月则最早在下午4点30分关门,依此类推每15天换一次时间。在法皇昂利4世逝去后,皇后玛丽德梅德西斯(MariedeMedicis)就无法在罗浮宫中找到生活的乐趣,因思乡情怯而决定另盖一个与家乡多斯康(Toscane)类似的皇宫,就这样这座灵感来自于义大利佛罗伦斯彼堤宫(PalaisPitti)的皇家花园就此于1625年诞生。当然现今所看到的公园是经过扩建及整修,加上适度地维护才有如此宜人闲暇的风貌,而成为巴黎左岸人士遛达慢跑的最爱,如果你还保有一份童心的话,这里有免费的玩偶剧场不可错过。公园中央的池塘周围总是围绕许多学生和年青人,不论看书、闲聊,或是野餐、小憩,充满闲情活力。池塘周围众多雕像中,有一个自由女神像,虽然比当初法国送美国的略逊一筹,但也为卢森堡公园增添一桩美谈。法国园林杜乐丽花园原为皇后麦迪奇的私产,皇后在花园里建杜乐丽皇宫后,杜乐丽皇宫一直都是皇帝皇后的寝宫,也是皇帝大开宴席的地方,因此华丽不凡,后来凡尔赛皇宫落成,皇帝迁出,它一度冷落了,1798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巴黎人强制路易十六从凡尔赛皇宫住进杜乐丽皇宫,因此杜勒乐皇宫又有帝踪了,但杜勒丽皇宫也开始充满了血腥的味道。当时的杜乐丽皇宫已沦落为国家的议坛,皇帝已不能当家了,国家议会、革命委员会、元老会等等都在这里开会,直到拿破仑「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各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层出不穷,杜乐丽皇宫成了权谋家的决战场。杜乐丽花园杜乐丽花园(JardindesTuileries)杜乐丽花园原为皇后麦迪奇的私产,皇后在花园里建杜乐丽皇宫后,杜乐丽皇宫一直都是皇帝皇后的寝宫,也是皇帝大开宴席的地方,因此华丽不凡,后来凡尔赛皇宫落成,皇帝迁出,它一度冷落了,1798年法国大革命之后,巴黎人强制路易十六从凡尔赛皇宫住进杜乐丽皇宫,因此杜勒乐皇宫又有帝踪了,但杜勒丽皇宫也开始充满了血腥的味道。当时的杜乐丽皇宫已沦落为国家的议坛,皇帝已不能当家了,国家议会、革命委员会、元老会等等都在这里开会,直到拿破仑「雾月政变」(1799年11月9日),各种惊天动地的大事层出不穷,杜乐丽皇宫成了权谋家的决战场。。相关新闻:[推荐][打印][2005-01-13]万亩花木基地欢迎您[2005-01-13]鲜花越卖越火[2005-01-13]榕城首办花会市民可别错过[2005-01-13]起早逛莱太买花打三折(图)[2005-01-13]花卉苗木成了“绿色银行”湖州市花农去年从中提款3亿元谢谢
本文标题: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1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