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苏州市招商引资实践的启示
1苏州市招商引资实践的启示江苏省位于我国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其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当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态势,江苏抓住了国际资本向中国,特别是向长江三角洲集聚的机遇,使江苏成为目前国内投资环境最佳、人气最旺的外资集聚地之一。其中,一向以外向型经济著称的苏州市,仅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就高达68.05亿美元,当年超过上海而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特别是昆山这个县级市,外资投资累计已超过100亿美元,台资竟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苏州经验何在?招商引资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一、苏州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基本成效在苏州经济中,外资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上世纪90年代,苏州人就坚持以市场推动为主,以政府推动为辅,切实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和利用外资。目前外资企业已有1万多家,总投资900亿美元,占全国总投资的10%,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96家先后落户苏州。苏州昆山市是外商投资特别是台资高度密集区之一。在利用外资方面,1997年以来,昆山连续7年每年合同外资超过1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全市已累计批准外资项目3900多个,注册外资133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88亿美元。全市超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有950多个,超亿美元的项目有37个,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1家在昆山落户。另外,2004年新批外资项目511个,新增注册外资25.6亿美元,到帐外资12.2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新增注册外资1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在全国同等城市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1]。不言而喻,苏州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是显著的。另外,苏州无论从城市人口、经济规模,还是从产业基础、科技力量等方面来说,相对于国内众多大城市都不具有优势,却能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众所周知的苏州工业园区无疑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中国唯一的中外政府合作开发项目的苏州工业园区,创建10年来,坚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相配套,以不到苏州3%的土地、3.5%的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的工业总产值、20%的实际利用外资、31%的外贸总额,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2]。当前,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已跨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去年5月召开的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七次会议充分肯定了园区过去十年的发展业绩,并指明了今后十年的发展方向。下一步,苏州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新十年目标,按照“三为主、二致力”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宏观调控新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道路,率先增创对外开放、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和管理体制的新优势,带头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努力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列。二、苏州市扩大招商引资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苏州招商引资的成功实践,是近年来我国外商投资区域分布变化的一个体现,即外商投资的重心从珠三角向长三角的转移。在这次转移中,苏州不仅抓住了这次机遇,适应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出现新的特点、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领域不断调整的新趋势,而且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了这一转移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苏州市政府不断顺应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熟悉掌握外商新的投资方式、投资领域,打造城市品牌,注重从“办企业竞争”到“改善投资环境”的竞争,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1、在招商引资上更新观念,提供多方面服务苏州在招商引资方面不断更新观念。从区域开发观念上升到全球化意识,不仅要在全国,更要在国际分工与交换中为自己找准位置;从用优惠政策创造局部优势的观念升为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意识。近几年,苏州人普遍树立了亲商、安商、富商的新理念,从而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创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服务机制。“企业怎么要求,政府就怎么做。”这是苏州在国内率先提出的招商引资的服务口号。苏州市政府在为外商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硬件服务也堪称一流。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就像进了一个大花园。70平方公里的园区内除了路灯,没有一根电线杆。为了合理整治园区环境,开发时,推掉地面上的所有设施。以每平方公里1亿美元的代价,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自1994年创建园区以来,园区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300多亿元,建成区内的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通讯、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等“九通一平”工程已全面完成[2]。政府为招商引资创造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为外资的不断进入,积攒了后劲。2、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平台,是苏州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苏州积极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审批式管理向程序化服务管理转变。多年来,苏州工业园大刀阔斧地压缩审批事项,将服务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督,专设现场办公、集中办事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园区管委会立足依法治区,尤其是通过建立严格的建筑有形市场招投标制、政府采购制、财务管理制,营造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表面上看,这是投资环境的改善,是城市面貌的变化,更深层次的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结果。苏州在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还注重把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结构上。在招商引资中,他们注重把握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方向:一方面,引进外资“嫁接”提升现有的家电制造业、丝织业、机械业等;另一方面,立足高、精、尖,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的高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引进,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优势,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这个以“小桥流水”风貌著称的苏州,现在已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之州,电子行业实现了全市三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极大提升了苏州的产业层次,改善了苏州的经济结构,基本实现了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变,从而为外资投资提供了良好的体制环境。3、围绕产业及产业链招商,强化园区建设苏州在多年的招商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链条式招商”的道路。即每引进一家外资企业,就注意跟踪这家企业在海外的上、下游企业,然后通过这家企业和他们取得联系,劝说他们前来投资。苏州外商直接投资的集群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近年来外资进一步向国家级开发区特别是苏州工业园区集聚,而且产业集群项目投资旺盛,尤以机械、电子、通信、电气器材和纺织服务产业最为突出。一些产业的龙头企业将各自门类的产品供应不断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了各自的产业链。随着产业链的形成,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配套企业向内集聚,使产业链越拉越长,越聚越粗。苏州充分认识到园区建设对于产业聚集、升级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因而其充分发挥开发区主体作用,把园区建设的突破口放在扩大外资上,尤其是把发展高科技产业作为利用外资的主攻方向;大胆创新园区的开发机制,把市场机制引入开发建设的各个环节;按国际水准狠抓园区建设,不断加大各类开发区、工业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了夯实产业集群这样一种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方式,园区规划建立了信息产业园、国际科技园、国家级软件园等重要创业发展载体;形成了以IC设计中心、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职业技术学院和独墅湖高教区等为核心的创新培育体系;设立了科技发展、人才培养、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和留学生企业融资担保及创业基金等一批专项基金。目前,园区科技型企业已超过400家,海外留学人员创办企业200余家,越来越多中外知名研发设计机构,如松下电器、三星半导体、中科IC设计中心等纷纷入驻,区内聚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超2万名[2]。4、搭建多层次招商平台,开展全方位经济合作苏州在招商引资实践中从上到下建立了招商引资网络,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搭建多层次招商平台,从而极大提高了苏州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多层次招商网络中,政府牵头构建合作平台最为明显。苏州党政一把手都要求深入招商一线,实行专职领导、专业人员、专项经费、专心致志搞招商引资,并选拔年轻优秀人员到国外和国内知名院校培训,积极培养专家型的专业招商队伍。在政府招商的同时,社会招商也风起云涌。他们聘请国内经济界资深人士担任经济顾问实行委托招商,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潜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苏州经济超常发展创造“人和”的发展优势。同时,苏州在招商引资上注重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他们具有明晰的区域合作战略,以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发融入世界市场。苏州是长江三角洲最临近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因此苏州十分珍惜这一独天得厚的区位优势,把上海的大发展作为重要机遇,主动接轨上海,积极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实行错位发展。准确的定位,为苏州的发展赢得了空间。另外,苏州在将沿江开发搞得轰轰烈烈的同时,跨江开发目前也正在抓紧启动。三、苏州市招商引资成功实践的几点启示当前,招商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全国上下一致的共识,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热情正在兴起。因此,苏州招商引资的实践无疑受到从事招商引资工作的各地政府和有关官员高度重视。近年来,到苏州参观学习的各地考察团不计其数,但对其经验的了解和认识却大不相同。通过以上对苏州市招商引资的主要做法和经验的总结,笔者发现,在这些巨大发展的背后是体制的不断创新,映射出的是服务型政府的重新定位,体会到的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经济合作与科技交流,吸纳人类文明最新思考成果及先进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因此,从苏州招商引资成功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是深刻的。1、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构建服务型政府从招商引资的定义,即要通过市场运营的办法,创造适宜企业生存的条件和环境,以吸引外地乃至国外的资本来本地投资兴业来看,招商引资实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资金和项目向什么地方流动,要由市场说了算,而不是政府。但是,目前我国的招商引资工作大部分仍以政府为主导,并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行机制。而苏州市政府却无疑明确这一道理:发展地方经济,推进招商引资,起关键作用的是投资环境;而投资环境的优劣,又首先需要政府自身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服务,形成投资“洼地”。构建高效、廉洁、亲商的服务型政府,是搞好招商工作的突破点。因此,在招商引资中,我国政府要尽快淡出主导地位,而专注于公共服务领域,为招商引资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氛围,使招商引资按照商业规则和市场规律,真正成为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并指导的一种企业行为、社会行为和市场行为。具体而言,服务性政府在招商工作中的职能主要体现为提供软硬件服务两大方面。首先,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的体制环境。包括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创建“公开、公正、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立足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与国际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服务机制,精简外资企业准入的审批项目,建造高效便捷的制度环境等等。其次,政府应做好基础设施等硬件服务。包括合理进行工业布局和科学开发程序、高标准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并严格规划管理等。在此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适度超前建设重要基础设施的经验,从而为外商进入和项目开工投产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不言而喻,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是新形势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大方向,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也是科学发展观对负责招商工作政府人员的迫切要求。2、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来源于一群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并不只是地理上的互相接近,更为关键的是互相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分享市场、技术、劳动力以及各种信息,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互相联系的企业群,正是产业集群这一优势,围绕产业链招商,成为了苏州成功招商的宝贵经验。另外,产业集群说到底是市场经济下利益驱动的自发产物。但是,政府在此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同时政府在此的作用不仅仅是把2同类的企业都归进一个专业化的工业园,而是培育、发展和壮大这些密切联系的企业网络,增强整体竞争力。借鉴苏州政府培育产业
本文标题:苏州市招商引资实践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1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