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第三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形式问题实质就是各种左右转弯匝道的选择和组合问题。不同的左右转弯匝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互通式立交。设计一座立交实质上就是在当地的主、客观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左转弯匝道进行组合。(一)三路T形立交1.喇叭形立体交叉喇叭形立交可分为A式和B式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入主线(或正线)经环形左转匝道驶出主线(或正线)简单,一座桥,占地少,经济由一个小环道(转向角约为270°的左转匝道)和一个半定向型匝道来实现左转所构成的立交形式由于外形似喇叭,故由此得名。实际上是小环道与半定向型匝道的一种组合结构形式。三路立交优点:(1)各转弯方向均设有独立匝道,对交通量大的左转方向提供了速度较高的半定向型匝道;(2)车辆可完全互通,没有冲突点和交织段,通行能力较高;(3)结构简单,造形美观,行车方向容易辨别;(4)只设一座桥跨即实现全互通,投资较省。缺点:(1)环圈式匝道上行车速度低,线形较差,小环道占地面积较大;(2)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适用条件:一般公路连接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或连接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T形交叉。设计车速小于或等于50km/h。2.三路叶形立交叶形立交是由两个小环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T形立体交叉,如图叶形立体交叉优点:(1)各方向匝道独立设置,全互通,行车性能较好;(2)匝道对称布置,呈叶状,造型美观;(3)只需一座桥跨,造价较低缺点:(1)环圈式左转匝道线形较差,运行条件不如喇叭形好;(2)左转弯车辆绕行距离较长;(3)正线上存在交织运行。适用条件:叶形立交的适用性与喇叭形较相近,多用于苜蓿叶式立交的前期工程。布设时以使正线下穿为宜。3.三路环形立交由环形平交演变而来,是用一个公用环道来实现各方向车辆转向的立交形式缺点:(1)存在交织路段,限制了通行能力和行车速度;(2)左转绕行距离较长;(3)需修建两座桥跨结构物,造价较高。适用条件:适用于各方向左转交通量较均匀,用地较紧,拆迁较大的情况。特别是对原有环形平交改造,能充分利用原有工程,重新征地较小的情况适用。优点:(1)左转行驶方向明确,交通组织方便;(2)结构紧凑,占地较少;(3)中心环岛与城市绿化美化相结合,利于街景布置。4.三路半定向型立交优点:(1)行车条件较好,绕行距离比小环道短;(2)匝道布置方式多,因而类型较多,可灵活布置;(3)匝道布置灵活、结构紧凑、用地及拆迁较小。缺点:(1)需设较多桥跨结构物,造价高;(2)桥跨长,高差较大,匝道纵面线形起伏较大。用半定向型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形式适用条件:多用于交通量较大、车速要求较高的T形立交5.三路定向型立交优点:(1)左转转向角小(只有90°左右),路线短截,行车功能最好;(2)结构紧凑、用地较省,拆迁较少,直接转向,行车方向容易识别。缺点:路线交叉较多,桥跨较长且较高,造价昂贵。用定向型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的立交形式适用条件:多用于车速高,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互连接的情况。6.三路组合式立交(1)喇叭形立交:小环道与半直接匝道的组合形式采用不同的左转匝道组合起来的立交(2)定向型与小环道的组合式(3)定向型与半定向型的组合式(二)三路Y形立交Y形立交是用定向匝道或半定向匝道来实现车辆左转弯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特点:三个方向的交角相近,且每个方向均无直行车辆,转向角小,与T形立交相比,线形好、行车方向明确、转弯车辆路线短截、行车有利。喇叭形、叶形、环形、半定向型、定向型适用于直行和转弯交通量均较大的高等级道路相交处。1)定向Y形立体交叉适用三路枢纽互通优点:(1)对转弯车辆能提供直接、无阻的定向运行,行车速度高,通行能力大;(2)转弯行驶路径短捷,运行流畅,方向明确;(3)正线外侧不需占用过多土地。缺点:(1)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必须有足够距离,以满足匝道纵断面布置的要求;(2)当正线单向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车道,左侧车道为超车道或快车道,使得左转弯车辆由左侧车道快速分离或由左侧车道快速汇入困难,而且不安全;(3)需要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大,造价较高。定向Y形立体交叉适用于各方向交通量都很大的高速公路之间的交叉,特别是正线双向为分离式断面,且相距一定宽度时较为适宜。另外,当正线外侧有障碍物时最为适宜。2)半定向Y形立体交叉双向行车道之间不必拉开或难以拉开的情况优点:(1)对左转弯车辆能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行,通行能力较大;(2)各方向运行流畅,方向明确,不会发生错路运行;(3)正线外侧占用土地较少;(4)左转弯车辆由正线右侧分离或汇入,运行安全方便,正线双向行车道之间不必分开。缺点:(1)匝道修建和运行长度较定向Y形长;(2)需要跨线构造物多,占地较大,造价较高。武汉市北互通收费广场红岩峙互通
本文标题:第三章立交的选型与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1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