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乌马河一中初二年级生物导学案主备人:孙晓丽审核人:张婷年班姓名:编辑时间:2016、10、5授课时间:第三节社会行为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点。2、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意义。3、进行“探究蚂蚁的通讯”的活动。一、激趣导入二、自研自探知识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1.常见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2.白蚁群体成员的分工:(1)雌蚁:专职的“”,也叫蚁后。(2)雄蚁:与雌蚁。(3)工蚁:、、照料卵等大部分工作。(4)兵蚁:专司的保卫。3.狒狒群体的等级关系:(1)群体中,根据个体、力量、健康状况和程度的不同,排成。(2)“首领”一般是狒狒,它在群体内一般是“常胜将军”。特权:①优先享有和。②优先选择场所,其他成员对它做出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③负责指挥的行动,并且与其他共同保卫这个群体。4.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知识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1.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和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2.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向其他个体某种信息,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这种现象叫做。3.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此物质具有和特殊的气味。雄虫靠触角上的感受到同种雌虫的气味后,就会前来同雌虫交配。三、互助研讨1.学习了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后,小武对蚂蚁产生了兴趣,小蚂蚁是靠什么来完成信息交流的呢?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蚂蚁的各个个体之间常相互敲打触角,蚂蚁也用触角敲打食物。于是他猜想蚂蚁的触角有嗅觉作用,蚂蚁是靠触角来辨别气味、进行信息交流的。他想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一猜想的正确性,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①取的砂糖和木屑,将它们放在。②取大小活动状况的只蚂蚁,将它们等分成两组,一组剪去,另一组不做理。③把两组蚂蚁同时放在与砂糖和木屑的地方,观察蚂蚁活动。(4)预测结果:。(5)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四、展示点评五、知识脉络六、拓展提升1.具有社群行为的一组动物是()①蚂蚁②菜粉蝶③蜜蜂④狒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释放的墨汁3.蜜蜂的群体是一个社群,是因为()A.蜂群中蜜蜂数目很多B.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有分工C.蜂群中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D.蜜蜂聚集在一起可以防御敌害4.一个白蚁的社群中,其职能为建筑蚁巢,喂养雌蚁、雄蚁、幼虫和兵蚁的是A.雄蚁B.雌蚁C.工蚁D.兵蚁5.我国古籍《草木书》上说:“蝗类青色,长角长股,股鸣者也。”说明动物能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A.分泌物B.声音C.气味D.视觉6.人们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了蛾蝶类害虫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A.通讯B.摄食C.运动D.交配7.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A、舞蹈B、气味C、声音D、表情8.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特征不包括()A、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B、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C、群体内部成员各自独立生活D、群体内部成员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9.据材料回答问题。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行军至乌江时,天色已晚,只见岸边沙滩上有几个由蚂蚁围成的大字“霸王死于此”。项羽心想:这是天意。遂大喊一声:“天绝我也!”随即拔剑自刎。原来是刘邦手下的军师用蜜糖写了几个大字,招来许多蚂蚁,项羽不知是计,中计身亡。(1)蚂蚁能够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几个大字,这与蚂蚁的食性有关。你知道蚂蚁的食性吗?(2)蚂蚁之间靠传递信息,靠头部的接收这种信息。若把一只工蚁的触角剪去,它还会去搬运食物吗?。为什么?。(3)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第三节社会行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0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