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1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知识网络单元特征:本单元有两大知识块,一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二是北洋军阀的统治。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可分为革命的酝酿、发展、高潮、失败四个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内容。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二、北洋军阀的统治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思想武器;代表人物: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早期武装起义:广州起义革命政党建立: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制定:三民主义与保皇派论战: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保路运动兴起——革命时机成熟荣县独立,建立革命政府武昌起义(1911年)——革命爆发各省响应,全国十几省宣布独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清朝覆灭袁世凯反革命两手;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革命的性质、历史功绩、教训:政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袁世凯专制独裁专权:操纵内阁,刺宋教仁破坏民主:解散国会、国民党;废《临时约法》;镇压二次革命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条件:(1)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辛亥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3)辛亥革命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体系:轻工业为主,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工业体系力量:十分薄弱地位: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地位时间短暂性质: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革命的开始革命的发展革命的高潮革命的失败2高考透视【近年来高考知识点分布】年份单项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2000年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辛亥革命后列强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孙中山一生的几次转变(2000年上海卷)2001年清末“新政”失败的根本原因;西姆拉会议内容;京张铁路建造时间2002年组织发动武装起义的团体民族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形成的原因辛亥革命是中国20世纪第一次历史巨变原因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原因1914—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分析(上海春季卷)2003年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重要贡献(江苏卷)【复习建议】本单元是高考重要考查内容之一。每年几乎都有考题涉及命题集中分布在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中的有关事件等。复习中以下有关知识点须重点理解掌握。1、民主革命成为这一时期不可抵抗的历史潮流这一时期,中国的民主革命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民族危机加深③清政府以成为洋人的朝廷④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是行不通的⑤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广泛接受西方革命思想等。这些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的历史条件。2、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这是孙中山从强烈的救国愿望出发,在政治活动的实践的过程中,研究了中西有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得出来的。孙中山之所以把民族主义作为革命政纲的首要部分而提出,把斗争矛头直接指想清政府,是因为这时期的清政府已经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推翻投降媚外的清政府,也就等于打击了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的帝国主义,实质上是包含着建立独立富强的国家之意在内的。这些主张是正确的,有着历史的进步性和革命性,意义: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共成立和向新民主义革命转变创造条件3但是在当时民族主义的主张是有明显的弱点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会使人们把仇恨都集中在满族统治者身上,而往往忽略了两个敌人:一个是封建主义,另一个是真正的民族敌人,即帝国主义,在革命派看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由于中国的积弱,只有推翻清政府使中国振作起来,帝国主义各国就会与中国平等相待,并且可能会帮助中国革命,甚至幻想以承认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和特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承认,这不能不说是资产阶级软弱和妥协性的表现。3、评价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首要部分,它的进步性在于把推翻反动的清政府同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斗争结合起来。其局限性在于忽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敢提出反帝口号,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2)民权主义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主要部分,它的进步性在于要求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其局限性在于只把矛头对准满清贵族、满清的封建专制统治,并未把整个地主阶级作为斗争的对象,对汉族地主抱有幻想,为汉族官僚地主进入军营内部造成可趁之机。(3)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进步性在于孙中山的经济思想核心,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其他局限性在于土地国有不切实际,严重超前,只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设想,脱离实际,且它并不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更谈不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无法调动人民的革命积极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4、归纳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表现:①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和彻底的土地纲领;②革命党人单纯依靠会党、新军,不注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③武昌起义胜利后,把湖北军政府大权拱手交给旧军官和立宪党人;④在帝国主义和各种反动势力压力下,同意停战议和;⑤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⑥妥协退让。把政权交给袁世凯,导致辛亥革命的失败。5、比较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②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③都采取了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王朝展开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④都在南京建立了新的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⑤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①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②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是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旧式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天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能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④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⑤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4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6、辛亥革命后出现复辟倒退但迅速破灭的原因:运用历史发展的进程的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观点,分析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以后,还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这种历史倒退现象的原因,分析袁世凯83天洪宪帝制梦迅速破灭的必然性。袁世凯之所以能在中国复辟帝制,根本原因在于辛亥革命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不够彻底,社会上还存在着梦想恢复帝制的复辟势力,此其一。其二,袁世凯窃取政权,掌握军队,并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其三,革命党人软弱、涣散。但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复辟帝制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更重要的是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有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护国军节节胜利。北洋军内部也发生了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随着北洋军的步步败退,帝国主义改变了对袁世凯的支持态度,事实说明,任何人逆转历史潮流而动,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7、袁世凯的主要活动。(一)破坏、镇压人民革命斗争①戊戌变法时出卖维新派;②义和运动期间任山东巡抚,疯狂镇压义和团;③辛亥革命中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利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篡夺革命果实;④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二)专制独裁、复辟帝制①镇压二次革命后,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③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专制独裁的《中华民国约法》;④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把自己置于终身总统地位;⑤1915年称帝,复辟帝制。(三)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帝国主义①以盐税做抵押,同五国银行团签定《善后借款合同》;②1911年与俄国订立《中俄声明文件》,中国政府丧失了外蒙古的领土主权,只保留了一个宗主权的虚名;③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强占了胶济铁路和青岛,袁世凯未作任何反对的表示;④1915年,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讲练平台【讲解】1、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B、清政府借“新政”之名增加税收,引起人民反抗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2001年全国高考题)解析:选项中A说“新政”是骗局这是实质而非原因,B项谈“新政”失败原因的一方面,C项中谈到中国设置障碍这是外因,所以说只有D项“新政”不能解决当时各种社会矛盾包容上述各项,才是根本原因。[答案]D2、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有()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5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护中国“国内秩序”(2000年全国高考题)解析: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这一统治工具已不能满足英美列强维护其在华利益的要求,需寻求新的“代理人”,袁世凯正是有能力满足这一目的工具。选项D‘维持中国的国内秩序”实际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秩序。[答案]D【练习】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2002年春季高考题)2、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C.思想文化一度繁荣D.北京政府更迭频繁(2000年全国高考广东卷题)3、民国初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争取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而采取的斗争方式有()①举行双边谈判②采用政党政治③运用法律手段④进行武装斗争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001年全国高考广东卷题)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同盟会与前一些革命团体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成立于国外B、是全国性统一的政党C、提倡革命、推翻清王朝D、有革命的纲领和宗旨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是()A、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B、达尔文进化论C、民主共和D、反帝反封建3、下列各项属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体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D、核定地价,没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4、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帝国主义国家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支持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清政府C、资产阶级革命派局限性D、孙中山意图讨好帝国主义,减少革命阻力5、中国同盟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主要是指()A、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形成B、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的组织领导和政治纲领6C、在与保皇派的论战中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起义6、保路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要求铁路干线改为商办B、收回用于筑路的股款C、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利权D、反对
本文标题:第九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