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的概念1,德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斯宾塞发表《教育论》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体育。3,德国哲学家康德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称为道德教育,简称德育。4,德育的实质是育德。德育的德是指品德。狭义的品德是指道德品质,广义的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5,德育是相当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6,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二、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条件和保证。三、德育目标(一)什么是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指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1,德语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调节、控制着整个德育活动。2,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二)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的总要求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我国中小学的德育总目标: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四,德育内容1,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2,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德育内容上,唯有选择合适的内容并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3,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三点:一是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5,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谘询与治疗。6,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第二节德育过程一、德育过程的概念、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一)德育过程的概念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协调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二)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从联系来说: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德育过程四搜教育者个体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只不过是在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下,受教育者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过程罢了。从区别看: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依据学生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学生的品德,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二,德育过程的结构和矛盾(一)德育过程的结构1,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道德教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2,德育过程的结构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1)教育者是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有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2)受教育者是德育的客体,又是主体。(3)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4)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三,德育过程的规律(一)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1,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1)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以及是非、善恶美导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2)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状态。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3)意,即道德意志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4)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的内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标志着品德的最终形成。2,知、情、意、行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3,班主任德育工作经验可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二)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1,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2,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的主要特点(1)具有引导性、目的性、组织性。(2)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主要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同学。(3)科学性和有效性。(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1,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2,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3,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第三节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一、德育原则(一)德育原则的概念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二)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导向性原则,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疏导原则,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5,因材施教原则,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二、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是指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我国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1,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2,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三、德育的方法(一)德育方法的概念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二)我国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2,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法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锻炼法是有目的地安排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与交往,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锻炼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4,陶冶法是只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5,奖惩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做出评价,包括表扬奖励和批评处分两个方面。第四节德育模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一,认知模式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一)理论假设1,道德发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①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②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③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2,道德教育论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二)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1,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2,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引入性提问的策略把师生引进对道德争端的讨论,并不断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3,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有四种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三)简要的评论1,认知模式的缺陷①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②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③阶段理论有缺陷;④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做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2,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该模式的特色在于:①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际研究,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②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③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如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等,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①科尔伯格对于道德判断发展六个阶段的界定未必合乎我们的国情,但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总的说是可信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应不断对科尔伯格的研究进行修正;②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③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二,体谅模式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该理论的特征有:①坚持性善论,主张德育必须以儿童为中心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
本文标题:第九章 德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36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