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经验材料写法之我见经验材料是为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推广经验做法所写的文字材料,用于大会发言、表彰评比、宣传印发或文件转发。按内容分,可分为全面经验材料和专项性经验材料。按用途分,可分为由下级向上级呈报的经验材料和由上级以正式文件转发或在会议上印发用来宣传推广的经验材料。写经验材料,要特别注意它与工作总结的区别。从内容上讲,工作总结的内容讲究全面,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问题;经验材料注重讲成绩,要把最精粹、最闪光、最独特的东西提炼出来。从参照物上讲,工作总结是跟自己比,是纵向比;经验材料是跟别人比,是横向比。从作用上讲,工作总结主要是写给自己看,写给上级看;经验材料主要是写给同行看,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经验材料比工作总结要更深刻、更独特、更凝练。经验材料通常写成四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和结尾。标题,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标题表明主题,概括内容,可分为直叙式、对称式、提问式。双行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组成,多用于单位向上推荐、呈报供转发的经验材料。导语,导语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关单位或个人的基本情况。二是对所介绍的经验进行高度的提炼。三是所获得的成绩、荣誉。主体,主体是对开头概括经验的具体展开,是经验材料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包括做法、成效和体会。结尾,是对典型经验的高度概括,对亮点再次强调以加深人们的印象。经验材料的结尾大体有三种不同写法,即辩证型、体会性和启示型,总体要求是简短、有力。经验材料的写法岁末年初,经验材料又多起来。如何写好经验材料?一般来说,经验性总结的写法大致是:1.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地理位置、概况、采取措施及取得成效(属于高度精炼、几句话总结完)。要求开门见山,属于文章的眼睛,别人看后就对本文介绍什么有个大概的印象。2.主要做法。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等,一般包括加强领导、强化宣传、针对性措施等,属于文章的身体。这部分要求题目一定要新颖、对称、能够很好地总结下面要表达的意思——别人看主要看题目,内容基本不看。3.存在问题。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因为强调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空、大。一般来说像宣传不够、关心不够等客套话不要写——为什么不到位,这说明你工作没有做到家。4.下一步打算。和第三部分一样,一般情况下没有新意。完善体系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新方法流浪乞讨人员处于社会的边缘和底层,加强对他们的救助与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总面积2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万,流动人口30万,是**市乃至**省的窗口。(基本情况介绍)由于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地段繁华,流浪乞讨人员比较集中。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在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中推进救助机构网络化、救助管理社会化、救助服务多样化,探索出了一套以社区为基础、以机制为保障、以安置为重点的救助管理办法,(主要做法浓缩)有力地保障了辖区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市容环境和社会秩序。(取得成绩)主要做法如下:一、完善体系,健全机构,建立系统化的救助管理网络为了保证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十分注重组织机构的落实和条块之间的协调配合。(一)构建了区、街道、社区三级救助网络。全区建立区级救助管理站1个、街道救助管理所12个、社区救助管理点148个,与市政府救助站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救助系统。其中,区救助管理站由财政拨款,民政局专人负责,指导协调全区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救助、教育和转送。街道救助所由居民科长兼任所长,负责组织、协调所辖区域内的救助管理事务。社区救助点由社区主任负责,是整个救助网络中力量最强大的部分,成员包括社区干部、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巡防队员、楼栋长和离退休人员,主要承担对社区内流浪乞讨人员的巡视、告知、引导和临时性救助任务。此外,各街道办事处还在繁华地段、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建立了救助观察点,一旦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二)营造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区委、区政府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工作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由民政、公安、财政、卫生和执法等相关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救助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全区形成了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具体落实的统一组织体系。二、以人为本,依托社区,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流浪乞讨群体多属老、幼、残、弱、病,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白天流浪于市,夜晚散布于隐蔽之处,再加上其因心理上的自卑而不愿主动求助等因素,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来关注、关心、关爱流浪乞讨群体,努力建立社会化的救助管理机制。(一)把社区作为救助的主要平台。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在全区148个社区深入开展了救助管理工作进社区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分片管理,力求将救助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各社区结合不同的情况,将巡防队员、楼栋长和广大低保人员动员起来,组建了专职救助队,队员轮流上岗,划片巡查,责任到人。目前,全区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巡防队员已有1000多名、楼栋长1500多名、低保人员800多名。一些基础比较好的社区救助点还设立了触摸屏和专题网页,将政策法规、救助原则、救助程序、救助热线予以公开,方便群众查询。(二)把社会作为救助的强大后盾。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救助活动中来,各街道办事处广泛招募辖区爱好公益事业的群众或在校学生,组织志愿者队伍,登记入库,动态管理,定期在周末和节假日协助开展救助政策宣传和街头救助工作,建立了一支庞大的以社区群众为主体、以广大志愿者为补充的救助队伍,全区各主要干道、重要场所、重点部位、人口密集区、流浪乞讨人员栖身地都安排了分包人员,救助工作做到了24小时不间断,重点部位不疏漏。(三)把政府作为救助的主导力量。除了制订政策、强化指导、搞好协调之外,区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在整个救助工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民政部门以各级救助站点为阵地开展救助;公安和行政执法部门将救助融入本职工作之中;卫生部门及时对救助对象进行病症医治;财政部门确保救助工作的资金投入;街道办事处在区政府的统一指导下积极主动地组织救助活动。今年上半年,我区***街道办事处投入200多万元,在辖区人员流量大、治安管理难、市容管理乱的区域安装了摄像探头,架设了光纤网络,建成了智能信息服务中心,主要担负治安防范监控、市容环境管理和社会救助三项任务。街道救助所工作人员随时可以在中心视屏上看到辖区各处情况,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立即进行救助,被社区群众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该网络启用三个月就先后发现、救助街头流浪乞讨人员16名。三、注重实效,分门别类,开展多样化的救助管理活动食、住、穿、医是流浪乞讨人员的四大难题,关键是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因人定策,分类救助”。(一)将本地流浪乞讨人员纳入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属于城市居民户口的,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属于农村居民户口的,纳入农村特困户救助;符合五保供养政策的,给予五保供养待遇;属于未成年人的,在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同时妥善安排其接受教育;符合本区城乡重大医疗救助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医疗补助。例如:***街道办事处以前有十几个曾有过乞讨经历的困难户,区政府及时给他们办理了低保,并在生活、医疗、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给他们提供了基本保障,使他们再也不愿外出流浪乞讨。(二)对外地流浪乞讨人员妥善安置。对户口不在本区,属于痴呆傻和患有疾病且说不清户籍的,积极联系市救助站,通过市民政局送到福利院安置;对于户口属**市范围、本人要求回乡生活的,联系当地民政局,及时护送回乡;户口属**市以外的,统一安排其返乡。今年上半年,全区已安置外地流浪乞讨人员300余人。(三)帮助有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自食其力。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也不乏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自愿参加就业者,只是他们的劳动技能比较低下。根据这个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挖掘适合他们特点的就业岗位,一些苦累脏的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干,把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安排到这些岗位,既稳定了社会秩序,又使他们生活有了着落。例如***街道办事处安排了一支由流浪乞讨人员组成的废品回收队,统一在派出所备案、统一分配楼院、统一将废品回收到指定地点,效果很好。目前,我区共有3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走上了物业管理、保洁清扫、家庭保姆等工作岗位。比较知名的是一位名叫**的男子,之前因为受骗,不好意思回家而成为流浪汉,在**流浪了一段时间被送到**市救助站。我们了解情况后主动把他接过来,认真进行了上岗培训,并把他推荐到一家知名饮食公司**啤酒广场工作。经过个人的努力,现在,**已经从一名流浪汉一跃而成为该广场物业项目部经理。(以上几点为主要做法)通过以上工作,全区的流浪乞讨人员减少了,强讨强要的现象减少了,以乞讨为业的行为减少了。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新路子。(下一步打算)以上总结属于通路性质,可以说是一个模式。好处在于很多人写、读、用,弊端是落于俗套,给人印象不深,不能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下面,介绍一种写法,也许别人早已采用(如果是这样的话算我班门弄斧),效果不错。1.与上面一样。省略。2.直接写运行模式:由哪些构成因素,每个构成因素是什么。这样让读者一看题目就被吸引,有耐心读下去,比较独特、新颖,能够抓住人心。3.政府在该项工作中的作用。该项工作中政府干了些什么,怎么样。作用无非是提供信息、提供服务等。4.该项工作的推进措施。在推进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无非是三个层面:试点、分工协作、社会参与等。下面是例文: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机构养老为补充构建多层面的城区社会化养老新格局**区是**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也是**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2005年,全区常住人口98.5万,其中60岁以上9万人,占总人口的9.1%,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在3.2%以上。为了应对和破解人口日趋老龄化形势下的社会养老问题,**区从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入手,以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加强管理等为主要手段,通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组建社区托老站、规范社会养老机构管理等措施,率先在**省构建了新型城区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基本框架,深受辖区广大居民欢迎,引起省内各界广泛关注,取得明显社会效果。基本做法如下:一、**区城区社会化养老的运行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以社区养老为辅,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区开展城区社会化养老的主要着眼点是现实形势和群众需求。针对当前大部分老年群众养老不离家的传统观念,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要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针对当前社区已经成为老年群众主要活动区域的新形势,我们强调养老工作必须以社区为重要依托;针对当前政府在资金、人员投入方面精力的局限性,我们强调养老工作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一)建立“家庭养老院”,以老年家庭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队伍,对生活在社区里的老人,分门别类地定时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家务家政、康复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服务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对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和无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实行政府全额买单,提供无偿服务。其中60岁-7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1小时上门服务;70-80岁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2小时上门服务;8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每天提供3小时上门服务。二是对除孤寡老人以外的其他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采取政府补贴一半,服务对象支付一半的形式。目前政府每小时付酬6元。服务内容包括基本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基本服务包括提供一日三餐饭菜采购、烹饪、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专业服务包括提供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不仅要满足于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满足老人在康复、护理、精神等深层次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开展后,在我区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文标题:经验材料写法之我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4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