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苏教版初一上册历史试题
苏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时限:80分钟满分为100分)题号一二三四合计应得分56181214100实得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下,填在其它位置无效)题号1456789101l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发现于()A.云南省B.浙江省C.北京市D.陕西省2.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粟、小麦B.水稻、玉米C.水稻、粟D.水稻、小麦3.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4.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A.发明陶器B.开辟集市C.发明车船D.发明医药5.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闽江流域6.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A.父亲传子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D.民主推选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8.西周的众多诸侯产生方式是()A.奴隶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9.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存在了800多年。有一件事是导致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这件事就是()A.周初大分封B.烽火戏诸侯C.“国人暴动”D.平王东迁10.你知道我国的山西为什么被称为“三晋之地”吗()A.山西曾经建立过三个晋国B.人们的约定俗称C.战国初期,山西境内的晋国被一分为三D.山西曾经被一个叫“三晋”的国家统治过11.《史记·尚书列传》己裁:“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秧A.建立县制B.鼓励农民开垦荒地C.统一货币D.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12.秦始皇实行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A.分封制B.郡国制C.郡县制D.县制13.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统一之后的货币是14.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B.起义军一度进军到咸阳附近C.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D.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15.指挥农民起义军在巨鹿消灭了秦军主力的将领是A.吴广B.项羽C.陈胜D.刘邦16.汉初,一批有识之上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因而形成了以下A.“布衣将相”之局B.休养生息的政策C.编出一部比较实用的《汉仪》D.“吏安其官,名乐其业”的社会环境17.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以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18.(结合右边时间轴)西汉持续时间是A.211年B.193年C.210年D.194年19.假如你是汉朝的书生,你要到下列哪一学校接受国家高等教育A.太学B.郡学C.县学D.私塾20.“光武中兴”时期的皇帝是A.汉武帝B.刘秀C.汉时帝D.汉和帝2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2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23.西汉时期的“西域”是指A.今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B.当时的西方各国C.当时的安息和大秦D.今内蒙古地区24.西晋灭亡后的270年间,民族大融合成为我国北方一‘种潜移默化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起到”催化剂”作用的历史人物是A.孝文帝B.司马懿C.司马炎D.诸葛亮25.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更改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A.“兼爱”的思思B.“仁”的思想C.“法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26.分别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和“书圣”的是A.扁鹊和王羲之B.华佗和顾恺之C.张仲景和王羲之D.李时珍和顾恺之27.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最早出现于A.东汉末期D.西汉末期C.东汉早期D.西汉早期28.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占代北方农业生产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A.《缀术》D.《水经注》C.《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二、材料分析题(此大题2小题。29小题8分,30小题10分,共18分)29.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汉书》中有“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记载。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张骞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3分)(2)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市场。据下图,指出当时的中国丝绸是怎样运往罗马的?这条横贯欧亚的陆上通道为什么有“丝绸之路”的美称?(3分)(3)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2分)3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2)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3)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2分)三、简答题(此大题2小题,31小题6分,32小题6分,共12分)3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他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这部作品记载了什么时期的事情?这部作品开哪种史学体裁的先河?鲁迅先生是怎样称赞这部作品的?请你把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告诉大家?(每问1分)32.简述东汉以前书写材料的演变。”蔡侯纸“有什么优点?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6分)四、探究与创新题(此大题1小题,14分)33.阅渎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材料二:“民贵君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上述材料分别是中国古代哪一个时期、哪两位思想家的言论?他们都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5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作者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3分)(3)材料二作者把材料一作者的什么理论作了推广发展?(2分)(4)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4分)七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此大题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下,填在其它位置无效)题号123456789101l121314答案ACDCADCCBCDCCA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BDDCABACACBCDC二、材料分析题(此大题2小题。29小题8分,30小题10分,共18分)29.参考答案:(1)主要活动:出使西域。历史作用: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加强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2)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越过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大秦。原因: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3)标志是:西域都护的设置。30.参考答案:(1)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原因: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都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长期劳动力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也落后于北方。(答出两点即可)(2)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变化原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三点即可)(3)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三、简答题(此大题2小题,31小题6分,32小题6分,共12分)参考答案:(1)司马迁,《史记》。(2)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3)纪传体。(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5)人活着应该有价值。(仅供参考)32.参考答案:(1)龟甲、兽骨——竹简、木简——帛——(2)(3)纸的发明引起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它使得文化极易普及,易于传播,使用方(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限,特别是森林资源不足,使用“再生纸”有利于充分四、探究与创新题(此大题1小题,14分)33.参考答案:(1)分别是孔子、孟子的言论。儒家学派。(2)贡献: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收徒讲学,总结出许多好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他还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播。(答出其意即可)(3)(4)略。(此问是开放的,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苏教版初一上册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47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