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东关小学教师备课笔记课题识字1备课时间2011年8月3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到过水乡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划着小船到水乡玩一玩,看一看。(板书:识字1)2.(看课件)水乡的美景都写在“识字1”里,小朋友们,读读课文,说说你在水乡看到了哪些景色?二.借助拼音,自学生字。1.请大家看着拼音自由读一读,看谁能读正确,并想一想,哪些词读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自由练习)2.交流:你觉得要注意哪个词的读法?为什么呢?请你领大家来读读。谁还想说说。(注意翘舌音,后鼻音)3.刚才小朋友们说得很好,现在请大家再次读读这些词语,要读好刚才说到的注意点,看谁读得正确,没有错误。谁来读准第一排,四组分四排读;两排一读谁行?男女生分两排读。四排词语连起来谁行?指名2人,齐读。4.去掉拼音谁会读?学生练习。你会哪一排你就大胆站起来读。齐读。5.这些词你们都读准了,好样的,但还不够,还要读懂,读出味道来。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1.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1)(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吗?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指名读。(2)师范读,我读得美吗?知道我为什么读得这么美?因为,我一边读,一边想,当我读这排词语的时候,我的眼前好象就出现了这幅画面。你们也来试试,读得慢些,要边读边想。指名读,评议(慢些,听出来了,你很喜欢水乡)男女生读,齐读。2.水乡的荷塘更美呢,看,你喜欢图上的什么?(相机认识菱藕。)这排词语,你也能读好吗?一边读,一边想,自己试试看。指名读,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出来了,你特别爱吃菱藕。荷塘真美啊!)3.站在荷塘边,向远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船队为什么要唱着渔歌呢?天色晚了,天上飘着晚霞,湖面上飘着歌声。船舱里装满了鱼虾,这场面多美呀,你喜欢吗?能读好这排词语吗?注意边读边想,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议。4.夕阳终于落山了,夜晚来临了,水乡的夜景也很迷人。出示图片,美吗?看谁能凭自己的本领把这排词语读好。指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四.连串成篇,形成积累。1.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吗?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2.听了你们读,我也想读。(师配乐朗读)我读得好吗?知道我为什么读这么好呢?(边读边想)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学生练习。3.指名配乐读。(评议:停顿,想象。你读得真好,封你做读书大王)这么多人都想读,这样吧,请你离开座位,去找自己的好伙伴,你们两个相互读给对方听。读好了就回到自己的座位。都读好了吗?那就请大家起立,带着心情,带着表情一起来读一读吧,会背的可以闭上眼睛边想边背。配乐齐读。五.示范指导,认真写字。1.课文读得真不错,这些词语你们都记住了么?(出示生字)谁能熟练地读出它们?指名读。齐读。把拼音去掉也行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看来你们真的都记住了。2.现在我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春天头发青,秋天头发白,远看像棉花,风来起白浪。猜一植物。谁猜到了?你怎么猜到的?3.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学生描红。(写字提示:人要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4.出示田字个格“苇”,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写这个字时应该注意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进行范写。学生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1.(幻灯片出示韵文)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2.抽读这些词语。3.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二、指导感悟1.激趣促读。小朋友,现在你们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水乡,实际上水乡美得很哪!你们还是自己坐上小舟再到水乡游一游,细心地看一看,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介绍边读边展开想像的读书方法。提示: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你认为哪儿最美?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3.互说互读。4.反馈指导。全班交流,大体步骤为: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指导重点:(1)第一行:通过“烟波”感悟湖面的苍茫、广阔。语速较慢。(2)第二行:荷塘多彩明丽,摇曳多姿。语速较快,表达出兴奋之情。(3)第三行:一幅“渔舟唱晚图”。晚霞映红了湖面,渔民们唱着悦耳的渔歌满载而归。语速稍快,抒发了丰收的喜悦。(4)第四行:湖面的枫叶红得像二月花,湖面的点点灯光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在明亮的月光照射下,水乡更显宁静和迷人。读的时候语速稍慢。5.整体感悟。(1)了解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2)练读全文。(提示:边读边联起来想像一幅幅画面。)(出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a.自读,再口头填空。b.反馈说,评议,再说。进一步感悟水乡的美丽富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三、指导熟读1.体会押韵。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是押韵的。读起来琅琅上口,自读体会。2.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3.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四、练习造句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2.指名造句,评议。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五、指导看图说话1.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2.多媒体课件出示金秋的水乡图。(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听。(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4)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5)说了这么多的水乡景色,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6)指名说,比赛说。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东关小学教师备课笔记课题识字2备课时间2011年8月3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新偏旁。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3、感受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以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和强大。教学重难点能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感受欢庆场景的气氛,理解本课词语。通过学习韵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导入: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出示: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9月10日10月1日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3、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1、指导学习第一行。(1)出示教学挂图,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2、指导学习第二行。(1)指导看图。讲述: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2)指导看图:阅兵式片断,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3、指导学习第三行。(1)指导看图:狂欢夜。(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4、指导学习第四行。(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2)教师小结。(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四、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2、指导写字。(1)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的比例。(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3)教学“犭”旁,提示第2笔是“弯勾”。提示“礻”是“示字旁”。(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五、布置作业1、课堂上完成《习字册》。2、熟读韵文。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韵文中的词语。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二、朗读韵文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语,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2、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3、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4、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同学们比比,行吗?教师示范读。学生评价。5、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教师介绍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我边读边想象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伟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6、你们也学着老师的方法来试试。(出示教学挂图)指名读,评议,再读。教学过程二次备课7、全班有感情地朗读韵文。三、练习1、出示:()的城楼()的礼炮()的焰火()的神州()的金水桥2、图文对照,填一填。学生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四、指导看图讲话1、想把这幅图讲得比刚才更好吗?相信学了这么多的词语后,同学们一定会讲得更棒的。说的时候尽量用到本课所学的词语。当然,会用好词好句更好了。2、指导看图:你们看到了什么?人们穿着什么?脸上怎么样?街上有着什么?3、同座位互相听,互相纠正。4、指名说,师生互相纠正。五、布置作业1、课堂上完成“写字、组词”本。2、课后完成“抄写词语”本。板书设计教后反思东关小学教师备课笔记课题识字3备课时间2011年8月3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新偏旁。2.能看图体会字义,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从中领悟做事要细心。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所有生字词,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能把字写端正、匀称。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都喜爱画画吗?你们爱画些什么?学生自由说说。2、有一个小朋友叫宁宁,他跟你们一样,也特别喜爱画画。今天,我特意带来了他画的四幅画,想看看吗?二、欣赏四幅画,初学儿歌1、出示四幅画,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说出画中的错误)。2、宁宁可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正如这首儿歌中所说的。(出示儿歌),师范读。3、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的地方。4、指名读,集体评议。5、读了儿歌,你知道了些什么?逐句指名读好。6、你能把他的粗心读出来吗?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好句子停顿的地方和标点符号的语气。三、学习部分生字1、学习“尖”:(1)问:“这个字谁会读?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尖的吗?(2)出示实物(笔尖),讲述:这个东西也是尖的,你们看,它上面小小的,下面大大的,那么“小”和“大”合起来就是尖。我们根据尖的意思来记这个字,一下子就记住了。(3)小结:呀!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学会了一种识字方法,你能用这种方法
本文标题: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265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