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以“项目”为依托-助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
以“项目”为依托,助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项目式学习在知识的获取方式上,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在知识的建构方法上,强调知识体系的归纳式建构。其本质就是引导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这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知识―问题解决―学科思维”三层结构思想不谋而合。那么,如何以“项目”为依托,更好地助推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呢?●从任务设计到项目规划,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在信息技术课堂,“任务驱动”“活动探究”已深入人心,但这种“小步子、逐个知识点突破”的教学组织方式,由于在课堂前后缺少衔接,横向缺少过渡,不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基于此,教师需要从任务设计走向项目规划,将学生的学习融合到一个由一系列任务构成的“关系框架”下,驱动他们不断在尝试中创新,在前进中思考,拓宽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例如,《探究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一课涉及到的知识技能包括网站浏览、信息检索、百度地图、在线调查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组织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构新知、掌握技能,但这些技能彼此之间、技能与应用之间总像隔着一层皮。下面以“制订小组或个人旅游”项目为例来组织教学:课前,教师针对旅游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线完成问卷调查,在完成问卷、问卷回收、师生数据分析的过程中?w验“在线调查”的全过程。课上,小组或个人根据在线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旅行需求,确定本次旅行所需信息,如景点、交通方式、出行路线、食宿费用等,并讨论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些信息的方法和途径;自主选题、探究、完成选题;完成个人选题后,小组内对项目从思路、方法、技术、成果呈现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分享与完善;项目完成后,教师引领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项目完成过程中应用的知识、技能、方法、思路,帮助他们形成比较清晰的知识体系。在整个项目的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重要的是,项目的完成需要学生结合个性化需求确定所需信息,并根据所需信息灵活确定有效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同时需要学生综合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鉴别与评价所获得的信息。●从知识习得到素质提升,加强学科“深度思维”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需要学生进行适度的深层次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去理解和感悟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保持对学科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的关注度和敏感度,这是由信息技术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学目标一定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习得,而要努力加强学科“深度思维”的培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深度学习、挖掘深度思维呢?1.对教学内容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合理挖掘首先,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例如,《计算机二进制》一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进制转换”还是放在让学生理解“二进制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上呢?这其实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思想,“技”与“道”,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确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取向,如学习操作系统,更应关注以“控制面板”为代表的“系统本身的应用与管理”,学习文字处理,应更注重其“写作与交流”的价值等,从技术核心价值的角度去寻找类似计算思维的探索。同时,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能够及时发现、捕捉、整合有利于学生发展、提升人生价值的教学内容。2.用高阶目标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思维是有层次差异的,学习者的学习思维也是有阶梯的,教师要善于用高阶目标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深度思维,“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经历从“认知”到“原理”,再到“创新”,甚至是“重构”的过程,对技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例如,在《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一课教学时,在教学处理上可以从三个思维层级开展教学:第一层级,认知身边常见的信息设备,属于事物的表象层面。第二层级,以“为什么计算机能像人类一样‘思考’?这与它的硬件构成有什么关系吗?”引导学生从人类思考问题、处理信息的过程入手,理解人体感官、肢体、大脑等器官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以此类比计算机五大部件在信息处理中所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第三层级,在前两级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再继续引领学生进入到更高层面的思维活动,如未来计算机的创意畅想等。三个层级实际上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如何会更好”的递进关系。●从“工具操作”到“技术素养”,提升学科的“技术价值”《美国国家技术教育内容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一书中提到,技术素养包括理解技术的本质,理解技术与社会,理解设计、有应对技术世界的能力,理解设计的世界。由此看出,“技术素养”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的,一定是与社会、应用、设计联系在一起的,除了硬件设备和相关软件等的操作和使用外,还应该包含与之相关的规律、规则、技巧、经验等要素,而这些要素的习得往往产生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在项目选材上,回归生活,从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公共情境或人文情境中选取活动主题,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培养他们以技术、算法、设计的视角理解社会、创新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在项目实施时,要引导学生兼顾技术规律、规则、技巧、经验等要素的习得,如涉及“表现艺术”的“数码相机”的光圈、快门等拍摄技巧,涉及“视觉表达”的用“色相环”颜色搭配、色彩调制,涉及“作品发布”的“自媒体”创建使用的相关伦理、道德等,从方法、规则的掌握,到技巧、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走上技术素质培养之路。总之,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通过项目实施,引导学生在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本文标题:以“项目”为依托-助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20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