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六章生命统计的常用指标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因此可以认为:()。A.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C.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D.乙地冠心病的诊断较甲地准确E.甲地冠心病的患者较乙地年轻2.已知男性的钩虫感染率高于女性,今欲比较甲、乙两乡居民的钩虫感染率,但甲乡的人口女多于男,而乙乡男多于女,适当的比较方法为:()。A.分性别进行比较B.两个率比较的2检验C.不具可比性,不能进行比较D.对性别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E.两个率比较的u检验3.某地某年女性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期望寿命为72.5岁,则1岁组的期望寿命为:()。A.等于72.5岁B.小于72.5岁C.大于72.5岁D.无法确定E.72.5岁-0.5岁4.计算某年婴儿死亡率的分母为:()。A.年初0岁组人口数B.年未0岁组人口数C.年中0岁组人口数D.年出生数E.年平均人口数5.老年人口数的增加可使:()。A.期望寿命迅速下降B.死亡率增加C.婴儿死亡率下降D.生育率下降E.自然增长率增加二、问答题1.简述常用的死亡率指标。2.简述直接标准化死亡率与间接标准化死亡率的计算方法。3.简述SMR的计算方法与含义。4.抽样调查某企业2839名职工高血压病,结果见下表。据此某医生认为高血压病与性别有关,男性为10.2%,女性为4.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以上分析是否妥当,试加评述。男女各年龄组高血压病例分布年龄组男受检人数病例数发病率(%)女受检人数病例数发病率(%)20—30—40—50—60—33351.530141.35176412.45769316.21212100.071240.614296.31852714.661914.8合计173917810.21100494.5三、计算题1.今有两个地区的年龄别死亡率如下,因为两地的年龄构成不同,试计算标准化率以作比较。甲乙两地的年龄别死亡率年龄组甲地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乙地人口数死亡数死亡率(%)20—40—60—140291200.8642851683.92254231612.4399220.20190580.42101411711.54合计208566042.9039111273.252.如果上题仅知道:甲地总死亡人数604,乙地总死亡人数127,及标准死亡率(见下表),又该如何比较两地的总死亡率。甲乙两地的年龄别标准死亡率年龄组标准人口死亡率/%甲地人数乙地人数20—40—60—0.812.8412.18140294285254299219051014合计2.95208563911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B2.D3.B4.D5.B二、问答题答案1.答:常用的死亡率指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年龄别死亡率(指年龄组的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指因某种原因或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指某年内不满一岁的婴儿的死亡人数与全年活产数的比值)、新生儿死亡率(指从出生不满28天的新生儿死亡数与全年活产数的比值)、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某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与同年活产数的比值,是用来衡量儿童的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孕产妇死亡率(是一年内孕产妇死亡数与当年出生人数之比)、传染病死亡率(指因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死亡率)等。2.答:直接标准化死亡率是指当已知资料的内部构成及每一构成的粗率时采用直接法计算。其计算公式为:11221()/()/kkkiiipNpNpNpNNpN式中p为标准化率,12,,,kNNN为按某一影响因素分层后标准组的每层例数,12,,,kppp为每层粗率。N为标准组的总例数。主要步骤如下:(1)选择一个标准组。(2)在年龄组实际死亡率不变的假设下,以现标准组的人口构成计算各年龄组预期死亡人数。(3)根据公式计算标准死亡率。间接标准化死亡率是指只知资料的年龄构成及粗死亡率,但各年龄组实际死亡率未知时所采用的率的标准化的方法。计算公式为:1122kkrpppSMRNpNpNp式中p为标准化率,12,,,kNNN为按某一影响因素分层后标准组的每层例数,12,,,kppp为标准组的每层率。p为粗死亡率。r为实际发生例数。SMR为实际发生数与期望数之比。3.SMR(standardmortalityratio)为标准化死亡比,为实际发生数与期望数之比,其含义为该地的实际水平是期望水平的倍数。1SMR代表该地区的死亡率低于标准组水平,1SMR代表该地的死亡率高于标准组水平。4.不正确,因为男女的构成不同,女性主要集中在20~30岁年龄组,而男性主要集中在40~60岁年龄组。高血压这种病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发病增高。因此正确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后再比较。三、计算题答案1.年龄组标准构成甲地原死亡率(%)预期死亡数乙地原死亡率(%)预期死亡数20—40—60—15021619035560.861293.9224312.434420.20300.422611.54410合计24767814466甲地标准化死亡率=814/24767=3.29%乙地标准化死亡率=466/24767=1.88%经标准化后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2.由于不知道甲、乙两地的人口构成,因此采用间接标准化法进行计算,代公式如下:甲县的标准化死亡率'6041002.95140290.8142852.84254212.18p=3.27%。乙县的标准化死亡率'1271002.959920.8119052.84101412.18p=2.02%。结果:经标准化后甲地死亡率高于乙地死亡率。
本文标题:练习题答案1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4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