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组织行为学专题1-9重点内容
北京开能教育内部资料;人大总校826196251.1组织:从动态上看,组织指安排分散的人和物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从静态上看组织是指按照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群体。狭义的行为和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指人受其身心支配和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广义的行为除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即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人的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既符合环境需要,又满足自身要求。2多样性。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做出不同的行为反映。3动态性。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4可控性。可以通过制度、培训、教育等措施,消除消极行为,诱发积极行为。5人的行为的实质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根据行为主体的不同,行为可以分为:行为的主体是单个人的个体行为;行为主体是班组、科室、部门的群体行为;行为主体是企业、学校、机关、医院的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社会组织为实现其创立时的宗旨,自行产生动机、采取行动和取得效果的过程,是动机、行动、效果的统一。组织行为的评价:1动机不好,结果不好-恶劣的组织行为;2动机不好,结果好-不良的组织行为;3动机好,结果不好-不良的组织行为;4动机好,结果好-良好的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特征:1组织行为是整体行为,不是组织成员单独的个人行为。2组织行为的动机是根据这个组织建立的宗旨产生的,带有明确的目的性。3组织行为的效果具有两重性。是实现组织宗旨的效果和对社会产生后果的统一。4组织行为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活动的行为。5组织行为通过组织成员的个体行为来实现,反过来又影响成员的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构成:组织行为是由全体组织成员的行为组成的整体行为。包括:1管理行为;2群体行为;3个体行为。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运行及其规律的科学。运用社会学、工业心理学、组织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1对个体行为的研究;2对群体行为的研究;3对组织行为的研究;4对社会环境的研究。1.2组织行为学的主要学派:古典学派,涵盖“科学管理”的内容;人际关系学派,重点研究人的行为;系统学派,涵盖权变理论。一、科学管理:泰罗:(美)“科学管理之父”1911《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处,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泰罗科学管理的五大原理:1在管理者和工人之间进行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分工;2为各项工作确定科学的方法;3科学选择工人完成新设计工作;4对选用的工人进行培训;5鼓励合作,并进行物质刺激,确保工人按照科学管理原理的要求履行职责。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指既适合又有进取心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采用鼓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5工人和雇主双方必须都认识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两者都有益,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互相协作,共同努力;6把计划职能(管理职能)同执行职能(实际操作)分开;7推行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8组织机构上的管理控制原则。如应用例外原则,高级管理人员只保留例外事项(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处理。吉尔布雷斯夫妇(美)对科学管理的贡献:(男)重视工作效率;(女)重视劳动者的心理作业。他们从事动作的研究:首先使用拍摄电影的方法,分析和改善动作,寻求“最佳法”,以提供工作效率;又把工人的操作动作分解为17个基本动作,称为“动作的基本元素”。吉尔布雷斯夫妇关心工作中人的因素,强调在应用科学管理原理时必须首先看到工人的存在,认为是管理部门对工人的漠不关心引起工人的不满,对后来行为科学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亨利.甘特(美)对科学管理的贡献:1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甘特图(又称线条图,是对产品生产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一种图表。特点:简单、醒目、便于编制,至今仍在工业生产管理部门中使用);2提出“劳动报酬奖金制”,主张工人完成或超过当日定额,增发奖金,完不成定额,不予处罚;3主张管理者有责任教导工人,使之养成勤奋合作习惯,增进工人于管理者的相互了解;4认为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服务上,而非专图盈利,应以服务为最终目标。福特(美)主义:将科学管理理论应用于工厂管理,使用单目标机械工具和装配作业线(流水线)进行工作的一种理论。北京开能教育内部资料;人大总校82619625二、官僚行政管理组织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体系的整体设计工作。是企业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基本前提。组织设计的理论:3点1)组织设计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I古典组织理论阶段,以韦伯、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设计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设计;II近代组织理论阶段,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III现代组织理论阶段,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强调应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条件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2)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外延是不相等的。从逻辑上讲,组织理论包含组织设计理论。组织理论称为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包括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组织设计理论称为狭义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主要研究企业组织设计,把其他相关问题作为组织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研究。3)组织设计理论的类型:1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的体制、结构、规章等内容。2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在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加入人的因素,及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问题。马克思.韦伯(德)“组织理论之父”提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提出行政组织体系结构主要分三层:高级管理阶层、中级管理阶层、低级管理阶层。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1把在一个组织中为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全部活动划分为各种任务分配给组织中的各个成员。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2各种职务和职位按职权的等级原则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指挥体系或阶层体系。3组织中人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通过考试或教育训练来实现。4除某些按规定必须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管理人员是委任的。5管理人员不是所管理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6组织中的人员关系是一种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7管理人员是专职的,领取固定年薪,有明文升迁制度。由上级决定是否升迁。8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这一点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三.古典学派亨利.法约尔(法)欧洲古典管理学派创始人“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1916《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的经营六项职能:1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2商用活动:采购、销售、交换;3财务活动:指资本的筹集和运用;4安全活动:指财产和人员的保护;5会计活动:指货物盘存、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考核、统计等;6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法约尔的管理活动五要素:1计划。是首要因素。管理人员应对企业未来事态作出预测并制定行动计划。2组织。包括有关组织结构、活动和相互关系的规章制度,及职工的招募、评价和训练。3指挥是对下属的活动给予指导。4协调。结合、统一、调和所有企业活动和个人努力,以实现共同目标。5控制。为保证实际工作按计划和命令完成的各种活动。法约尔的管理14条原则:9管理层次。企业内部权力应由上而下逐级下放。为克服由于命令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法约尔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法约尔跳板”,用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斯隆(美)GM首创事业部制,提出“集中政策控制下的分散工作”的组织结构。1.3霍桑试验: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关于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间关系的试验。梅奥(美)创立早期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霍桑试验I阶段:研究工作条件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如照明试验。II阶段: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如福利试验。梅奥访谈计划。霍桑试验的分析:工作条件、休息时间及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改变并不是影响生产效率的第一因素,最重要的是企业管理当局同工人之间及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社会因素改变的结果。人际关系学派的观点:1人是复杂的人。不能把工人看作单纯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影响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员工士气的主要因素。影响工作效率的第一因素不是工作条件、工资报酬等,而是取决于“士气”,士气又取决于人与人的关系。北京开能教育内部资料;人大总校826196253非正式组织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工人中间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无形地左右着成员的行为。非正式组织中以情感作为重要标准,成员的行为表现出情感上对非正式组织的忠诚。4通过提高员工的满足度来调动积极性。新的企业领导能力在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通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来提高其士气。权变理论:是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一种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权宜应变,没有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理论的内容:1企业结构模式的选择。权变理论把企业看成一个开放系统,并把企业分成不同模式。1.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快,各种产品间工艺差别大,组织按产品划分不同事业部,如GM;2.外部环境变化较快,内部产品品种多,但工艺技术差别不大,矩阵组织机构如休斯3.外部环境因素稳定,产品品种较简单,工艺技术较稳定,直线职能制,如美国大路包装品公司4.外部环境因素十分稳定而且产品单一,高度集权,如麦当劳。2.管理方式的选择。权变理论认为在人事管理方面必须按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麦格雷戈X、Y理论4.1;(美)莫尔斯、洛希“超Y理论”,认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综合运用X、Y理论: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加入工作;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要求不同;3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适合工作性质和职工素质,效率就高;不适合,效率就低;4当达到一个目标后,可以激励职工的胜任感,为达到新的目标而努力。3.领导方式的选择。不存在普遍适用“最好的”或普遍不适用“最不好”的的领导方式,一切以企业的行为特点及领导职工的关系而定。总之,权变方法的特点是:1强调按照不同的具体条件,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机制。2把一个组织看作社会系统中的分系统,要求组织各方面都要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玛丽.福赖特(美)女管理学家,把科学管理与行为科学结合起来。主要管理思想:1通过利益的结合减少冲突;2变服从个人权利为遵循形势规律。应使命令“非人格化”,权威应由职能产生,同知识经验相联系;3通过协作和控制达到目标。从协调中达到团结,团结就是控制;4领导应以领导者和拥护者的相互影响为基础。领导的首要责任是确定组织目标,领导者依靠协调和确定目标的技巧来唤起企业员工的拥护和响应。2.1组织结构同组织的行为规则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组织结构:是指各种职位之间、各种职工之间网络关系的模型及其安排体系,是指组织机构的横向分工关系及纵向隶属关系的总称。三级管理层次:监督(基层)管理层、中间管理层、高级管理层。组织结构要素:指组织结构设计时,就组织内部而言,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或主要方面。包括:部门划分、工作专门化、管理跨度、指挥链、集权和分权、正规化、职位界定、职位描述。部门划分:是建立组织的基础,是指按照不同的工作任务离别将组织中的人员进行分工的过程。1按职能划分。职能是指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分为:生产部门、营销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研发部门、质监部门等。2按产品划分。企业生产经营多种产品可按此划分。如食品加工部、服装加工部、机电产品部、家用电器部等。3按顾客划分。企业位多种类型的客户提供服务可按此划分。如妇女用品部、儿童用品部、老年用品部。4按地区划分。企业在地理位置是分散可按此划分。如亚太公司、欧洲公司、北美公司。5以利润中心划分。是以独立核算或者半独立核算单位为标准对组织进行划分。某厂下设3家分厂,如分
本文标题:组织行为学专题1-9重点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49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