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经济学中易混淆知识点
1填报高考志愿“十要十不要”2011-01-1022:42:22如何提高志愿填报的成功率2011-01-1022:41:27高考志愿填报的10大误区2011-01-1022:40:00新高一政治:经济学中易混淆知识点辨析新高一政治:经济学中易混淆知识点辨析1、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1)联系:①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②二者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2)区别:①含义及实质不同: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②表现不同:通货膨胀表现为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的现象;通货紧缩则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的现象。③原因不同:通货膨胀主要是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另外,经济结构不合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生产资料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引起的,另外,货币供应增长乏力、金融危机等因素也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④危害性不同:通货膨胀的出现,直接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如果人们的实际收入没有增长,生活水平就会出现下降,购买力降低,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导致市场销售不振,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⑤解决办法不同: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抑制通货紧缩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调整出口结构,努力扩大出口。2、纸币不等于货币(1)从商品价值看,纸币不是货币。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具有使用价值,货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货币本身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此相比较而言,纸币没有价值,它究竟能代替多少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要由国家规定并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2)从纸币的本质看,纸币不是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是金融货币的代表,本质上是价值符号,价值符号不能等同于价值,货币符号不是货币本身,不是真实的货币。(3)从货币的形成过程来看,纸币不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经历了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2个阶段。而纸币则是由国家自觉发行的纸币。(4)从货币与纸币的职能看,纸币不是货币。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而纸币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既然纸币不能完全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纸币不是货币。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1)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但在实际的交换中,存在着价格与价值不符即不等价交换现象。(2)在市场上,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的。由于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因为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与价值相符。所以,等价交换原则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是从总体上说的。4、认识价格的基础、形成及对价格的影响因素(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格的基础是价值,即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li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82012.01.30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8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72012.01.30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7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62012.01.30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6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52012.01.30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5您可能也喜欢:[疑难讲解]经济常识易混知识点辨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高中政治经济知识点:神奇的货币关于货币相关知识的复习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七货币和纸币经济生活题库十三: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经济常识》第一课精讲精练高三复习教案: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专题讲座样张2010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精品--经济生活第一课高中政治教材讲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比较[同步课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五章市场交易结算的工具——货币、外汇经济学中易混淆的几个概念31、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买方市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出现供过于求,卖方之间竞争激烈,使买方居于有利地位的市场态势;卖方市场是指市场供求关系中出现供不应求,买方之间竞争激烈,使卖方居于有利地位的市场态势。买方市场形成于社会总供给超过社会总需求的条件下,所以买方市场下,商品价格走低,买方有着更大的挑选余地;卖方市场刚刚相反。2、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过热;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则是指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其表现为物价持续下降、市场疲软、经济萎缩;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3、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是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一种股权式合资的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劳动群众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是资本的联合,劳动从属于资本;股分合作制是劳动者通过劳动的联合和资本的联合组成企业,资本从属于劳动。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形式;股分制则不能笼统地说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4、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制度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产品的分配、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经济制度的性质变化了,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就变化了。经济体制是指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经济体制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的设置等;经济体制变化了,社会制度不一定发生变化5、公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经济形式;公有制是从社会宏观的角度对生产资料所有关系进行界定,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或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考察公有资产的具体存在形式,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6、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它强调的是社会的经济形态,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应。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与计划经济相对应。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即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7、按劳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4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对分配的客观要求,是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其分配尺度是劳动。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建立在生产要素个人所有的基础上,是市场经济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其分配的尺度实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8、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反映的是企业的盈亏状况。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或效率,通常用单位时间里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反映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9、“主体地位”“主导作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有质的提高,同时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指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起决定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控制力上,要在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还要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以引导和影响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并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0、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有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以国民(人口)为计算范围,本国居民在国内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创造的劳务价值全部计算在内,但排除了外国居民在该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的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以国土(国境)为计算范围,在本国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全部计算在内,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所创造的劳务价值。社会总产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货币表现,它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它不是最终产品,而是产品总和;它不包括劳务价值。11、信贷消费超前消费信贷消费是指利用信贷手段来满足消费的一种消费形式,主要用于生活中所需要的耐用消费品;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未来的支付能力和收入水平的前提下进行的,仍然是量入为出,本质上还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信贷消费是国家鼓励的消费行为,可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可以改变消费者不良的消费观念、提高消费水平与质量。超前消费是不顾生产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实际,为追求享受、满足虚荣、盲目攀比,搞不顾实际的一步到位的消费行5为;超前消费则易产生攀比之风,使人们丢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导致出现社会虚假需求,影响社会经济发展。12、国别价值国际价值国别价值是指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个别价值,即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所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国别价值是各国市场上商品交换的基本依据,其决定因素是生产该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国际价值是指世界市场上同类商品的平均价值,即在世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凝结在其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国际价值是国际市场上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其决定因素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lihai1961428wushi推荐阅读:个体工商户如何参加养老保险2012.01.31个体工商户如何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办理程序保险保障作者:本站2012.01.31医疗保险办理程序保险保障作者:本站来源职工达到什么条件,可以享受养老保险2012.01.31职工达到什么条件,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什么是失业保险?2012.01.31什么是失业保险?如何计算个人的连续工龄保险保障作者2012.01.31如何计算个人的连续工龄保险保障作者:本站如何计算职工个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2012.01.31如何计算职工个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产假届满劳动合同也届满,单位解除劳2012.01.31产假届满劳动合同也届满,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高一经济学知识点辨析2012.01.30高一经济学知识点辨析11-12学年高二政治复习政治精练262012.01
本文标题:经济学中易混淆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6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