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一)农业的基础地位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农业生产的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社会的稳定。3、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果它得不到加强,将会制约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1、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积极推进城镇化,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3、深化农村体制改革。(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三、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一)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看大纲或教材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999年9月,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意义在于(可根据自己理解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阐述)1、它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2、它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持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3、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五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指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现代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主要依靠科学技术。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含义(看大纲)(二)措施1、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含义(看大纲)(二)措施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人口战略)2、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战略)3、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战略)本次课实际是讲要统筹城乡发展,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区域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要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今天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所以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要弄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把它与这次课内容结合起来。
本文标题:经济结构的调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70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