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统考大学语文考前辅导条子2
1第三章唐宋诗脉络:唐诗之盛—唐诗分期及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宋诗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北宋诗歌—南宋诗歌)一、概述唐诗:《全唐诗》辑录2000多位诗人,5万余首诗。唐诗较注重形象性、抒情性等。1、唐诗盛况空前的表现:作家作品多;题材内容广泛;形式体裁完备;风格流派众多;艺术手法丰富多彩。2、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此说为明初高棅《唐诗品汇》中提出。3、初唐时期“以绮错婉媚为本”的是宫廷诗人,代表人物之一是上官仪,特别注重诗歌的对仗,被称为“上官体”。另有沈佺期、宋之问等人。4、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初唐时力倡汉魏风骨和比兴传统的是陈子昂。6、盛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鼎盛阶段,出现了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两大诗派。7、孟浩然、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世称“王孟”。其中孟浩然是开唐代山水田园风气之先者,而王维的作品则诗中有画,代表了山水田园派的最高成就。8、盛唐边塞诗派以高适和岑参为代表,并称“岑高”。其中前者诗歌多现实主义精神,后者诗歌则更富浪漫主义色彩,奇特壮丽。9、盛唐时期,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代表了古典诗歌的两大巅峰。前者诗风豪放飘逸,有“诗仙”之称;后者诗风沉郁顿挫,得“诗圣”之名。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作以五、七言乐府和绝句的成就最高;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他的诗歌是唐代由盛而衰的形象记录,故被称为“诗史”,著名的组诗有“三吏”、“三别”。11、中唐诗坛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诗派和韩孟诗派。此外活跃的还有刘长卿、韦应物和“大历十才子”等。12、新乐府诗派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故又称元白诗派,他们正式提出了“新乐府”的概念。1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首倡者和领导者,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理论。。15、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和孟郊,诗歌风格上刻意追求奇险。16、苏轼所言“郊寒岛瘦“指的是“孟郊”和“贾岛”两位诗人。17、贾岛和姚合并称姚贾,他们二人的诗被称为“晚唐体”。18、李贺是我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的天才诗人,其诗歌有浪漫主义风格,被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有《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等。19、李商隐是晚唐诗歌成就最高的作家,其最为人称道的是爱情诗,尤以“无题”诗最为著名。他和同期诗人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宋诗:《全宋诗》收录作者9000余人,诗歌20万首以上。宋诗讲究才学、议论和理趣。宋诗总体成就不及唐诗,但高于元明清各代。1、北宋诗歌主要有“白乐天体”(代表诗人:王禹偁)、“晚唐体”(代表人物:魏野、林逋)和“西昆体”(代表人物:杨亿)三种流派。2、北宋中期出现了诗文革新运动,其核心人物是欧阳修。3、王安石是北宋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其诗被称为“王荆公体”,又称“半山体”。4、苏轼是宋代诗坛的顶峰人物,其诗的突出特色就是“以文为诗”。5、北宋后期,影响最大的是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黄庭坚提出“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等主张。6、南宋诗歌以爱国诗最突出,陆游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伟大爱国诗人,其诗歌总体风格是“豪迈雄肆,悲壮奔放”,人称“小太白”,有《剑南诗稿》传世。7、中兴四大诗人指的是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杨万里的诗被称为“诚斋体”8、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徐玑等位代表的“四灵派”、以戴复古等为代表的江湖派,末期还出现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诗人。二、篇目1、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怀人之作。全诗将怀人之情与淡淡愁绪完全融入景物之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语句全用入声韵,节奏短促;且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淡雅质朴。名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2、李白《将进酒》——劝酒诗,诗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借酒浇愁。乐府旧题。(1)这首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愁”的内涵是什么?回答:此诗表现了诗人非常矛盾复杂的思想情绪,他渴望建功立业,但屡遭挫折壮志难酬。因此但愿长醉不醒,这实际上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极度不满。万古难消之“愁”,实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忧郁和苦闷。(2)诗人的自我形象:全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从外在表现看,诗人无拘无束,坦荡豪放,如让侍者用皮衣换酒等;从内心看,诗中层层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示其理想、自信、傲岸及悲愤无奈。整体上塑造了一个具有独立人格而又狂放不羁的形象。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背诵全诗)3、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七绝。(背诵全诗)(1)本诗突出特色:叙事中抒情。(2)最能表现诗人依依惜别深情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杜甫《新婚别》——借新婚写离乱。通过“暮婚晨告别”的典型事件,反映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创痛和苦难,对统治者的昏庸有所谴责,同时也展现出人民支持平叛战争的牺牲精神,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问:试分析《新婚别》女主人公形象有何时代特征?答:诗中成功塑造了一位新嫁娘的形象。战乱造成的新婚即别,使她内心充满了怨恨;但她同时又深明大义,鼓励丈夫上前线。新娘是战乱的受害者,也是正义战争的支持者。时代的离乱、人民的苦难以及民众为正义之战所作的牺牲都因此得以展现,在她身上,寄托着杜甫忧民爱国的思想,故而这一人物形象有着极为鲜明的时代特征。5、杜甫《登高》——登临抒怀之作。写于夔州,七律。前四句写登高所见所闻之景,后四句抒登高远眺所感2之情,情景交融,含蓄悠远。律诗一般是颔联和颈联对仗,此诗则通体对仗,精致无比,明人胡应麟赞其“当为古今七律第一”。6、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边塞诗。歌行体。通过描写西征兵马于狂风严寒中夜行的情景,表现边地奇异景象和行军之艰苦,歌颂了戍边将士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语言特色:善写动态奇景;运用比喻、夸张增强表现力;句句用韵。7、白居易《长恨歌》——七言歌行体。叙事诗。此诗主题有讽喻说、爱情说和双重主题说,目前学界多采用后者。艺术特色:叙事,写景、抒情完美结合;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优美,音韵和谐。问:试分析《长恨歌》的双重主题。答:双重主题,是说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既讽刺唐明皇荒淫误国,又同情李、扬坚贞如一的爱情。诗作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其荒淫生活,带有明显的批判色彩;后半部分则依据传说写其死后故事,突出二人的刻骨相思和绵绵长恨,对其爱情悲剧深表同情,并对他们的坚贞不渝,给予一定的渲染和歌颂。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8、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借古讽今。寄寓诗人深沉的兴亡之感、宗室之忧及自己功业未立却要被迫离京的身世之悲。艺术特色: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描写生动,注重环境渲染;拟人化手法;用语新颖奇特,比喻精妙。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9、李商隐《无题》——爱情诗。七律。(背诵全诗)艺术特色:比喻和象征手法。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二句采用比喻写爱情之生死不渝。春蚕吐丝直至生命已尽,蜡炬未烬则泪流不止,以有形之实物,状无形之情感,形象可感,镂心刻骨)象征:“东风无力”象征爱情遭遇外来压力;“百花残”象征爱情枯萎;“蓬山”、“青鸟”象征绝望中的一丝希望。10、陆游《关山月》——忧国忧民的名诗。全诗描绘并剖析了“和戎诏下十五年”后的社会现状,深刻揭露南宋朝廷投降政策造成的严重后果,对戍边将士及沦陷区人民奇以深切同情,表现是人终生不忘北伐、恢复中原的爱国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四章唐宋词脉络:唐五代词—两宋词(北宋-南宋)—婉约词与豪放词—宋词的成就及地位一、概述唐五代词1、词是以唐代流行的燕乐乐曲填写的歌词,音乐性是其生命,最早产生于民间。它滥觞于六朝,正式形成于中唐。词有不同的词牌(即曲调名称),词按字数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慢词)。2、《云谣集杂曲子》是我国第一部词总集,共30首。3、《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共10卷500首,编辑者赵崇祚。4、温庭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以词名家的人,开创了真正的文人词,词风香软秾艳,确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对五代的花间词及宋词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与韦庄并称“温韦”。5、南唐后主李煜也是杰出词人之一,其词以亡国为界分为两期,前期多写艳情及宫廷享乐,后期则多写亡国生活。王国维赞曰“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宋词1、宋初词坛以欧阳修和晏殊为代表,后者有“富贵词人”之称。同期著名词人还有张先,因词作中善用影“字”,被称为“张三影”。2、北宋词坛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柳永,世称“柳屯田”,又称“柳七”.其词多用铺叙、白描手法。3、宋词是中国词史的最高点,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罕见的全才作家。他真正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词作豪放旷达,是豪放词风的真正开创者。。5、周邦彦是集北宋婉约词之大成者,其词音律精工。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中国词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女词人,婉约词之宗主。她著有《词论》,坚持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其词作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家庭生活中的闺情相思,词风明快妍媚;后期多写颠沛流离的身世和亡国之痛,词风凄清哀怨。著有《漱玉词》,其词被称为“易安体”。7、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的杰出代表。其词内容广泛,但以爱国词最为突出,被誉为“英雄之词”。著有《稼轩词》。8、南宋中后期,出现了姜夔及吴文英等词人;前者清空,后者密丽。9、唐圭章所编《全宋词》,共收作者1300余人,词作2万余首。10、何为“婉约派”?何为“豪放派”?简述其基本特点及代表作家。答:“婉约派”与“豪放派”是宋词的两大派别。所谓“婉约”,是指文辞柔美简约,蕴含深婉。内容上多写爱情、婚姻、家庭及羁旅行役、怀乡恋土等;其抒情注重细腻入微、温婉含蓄,一般严守音律,偏重优美。其代表词人秦观、周邦彦等,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其中大家。所谓“豪放派”主要指文辞的慷慨淋漓,无拘无束。其内容多反映社会及人生的重大主题,如理想抱负、民族兴衰、民生疾苦等,抒情多豪迈慷慨,气势恢宏,不太为音律束缚,偏重于壮美。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苏词旷达,辛词激愤。二、篇目1、温庭筠《菩萨蛮》——通过描写闺中女子晨起梳妆的而生活片段,客观展现女主人公妆前的慵懒情态及妆成之华美娇艳,表现独处女子空虚的精神生活和幽思苦情。佳句:“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比喻、象征手法,用鹧鸪的成双成对,来衬托女子的孤独相思,婉曲表意,颇富韵味。)2、李煜《浪淘沙》(背诵全词)——是词人后期代表作之一。上阕以倒叙手法写其囚徒生活及感受(先写梦醒之苦,再写梦中之欢,对比鲜明);下阕抒发亡国之痛,感伤亡国之速和再见故国之难。全词纯用白3描,含思凄婉,传达出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及对命运的无奈。佳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人连用流水、落花、春去三个比喻,叹惜美好时光去而不返,又用“天上人间”比喻今昔生活的巨大反差,悲苦之情尽显其中。)3、柳永《凤栖梧》(背诵全词)——怀人抒情之作。通过漂泊异乡的游子登楼远眺所见所感,抒发对意中人的无限情思和不渝之爱。上阕以写景为主,下阕以抒情为主。全词层层铺陈,情景交融,令人回味无穷。语言特色:用语新巧;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如“对酒当歌”是直接引用,“衣带”句则是化用),不但典雅,且极富表现力;同时不避俚俗,明白晓畅。佳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4、晏殊《鹊踏枝》——临秋怀远,主要写闺中人思念丈夫之无限忧愁怅恨。上阙写晨起所见之景,以拟人化手法融离愁别恨于自然景物之中(如槛菊含愁、兰草饮泣);下阕抒登临怀远的相思之情,不离对秋景的描绘(如“昨夜西风凋碧树”)。全词萧瑟秋景与浓厚别情相互映衬,意象丰富,情景交融,情真意切。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5、苏轼《定风波》(背诵全词)——作于被贬黄州之时。此词通过写途中遇雨的情景和感受,以自然风雨喻政治风雨,表现自己不随物悲喜的处世态度和旷达超脱的情怀。佳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此句含义:“穿林打叶的雨声本诗客观存
本文标题:统考大学语文考前辅导条子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381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