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专业综合实践报告:::::学生姓名所属学院班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专业综合实践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评语:成绩评定:工作表现(30%):___________________实践报告(70%):___________________总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3专业综合实践报告的主要内容:一、实践目的二、实践时间、地点三、实践内容(重点)四、实践收获与建议(重点)排版装订要求:1.顺序:封面、成绩评定表、正文、封底2.打印要求:A4纸打印,页边距:上3cm、下2.5cm、左3cm、右2.5cm,1.5倍行距,页码用6号字居中正文文本字体:一级标题居中黑体,小3号;二级标题左空两格,宋4号;三级标题左空两格,小4号黑体正文小4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和英文字体:TimesNewRoman3.左侧装订。4一、实践的目的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是毕业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前,到测绘生产单位(或与毕业生已签订就业协议的单位)参加实际工程锻炼、收集毕业设计(论文)实际资料的一次综合实践过程,旨在培养毕业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生产单位经营管理过程和培养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它对于缩短学校教育与毕业生工作岗位之间的距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等方面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任务是:(1)毕业生至少参与一项测绘生产任务的全过程;(2)系统了解生产单位生产项目组织管理的过程;(3)系统了解测绘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4)最大限度地收集生产实际资料,为做毕业设计(论文)奠定基础。二、实践时间、地点三、实践内容(重点)(一)、图根控制测量方法1、踏勘测区、选点布网1)、踏勘方法按照分配的图幅位置,在测区的1:500小比例尺地形图,经过反复踏勘认定实地的方位、图幅位置及图幅边界。对于地物边界,较容易准确认定:但对于地貌边界,往往只能做概略认定。踏勘时,还应注意熟悉本组图幅内的地物、地貌,现场设计一级、二级图根控制布网方案。2)、选点布网的原则(1)、对于较小区域地形测图,一级图根控制可以作为首级控制。对于较大区域地形测图,可视具体情况布设高于一级图根的控制网作为首级控制,根据需要还可以进行加密控制。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的图根点一般共用。(2)、图根点点位标志宜采用木(铁)桩,当一级图根点作为首级控制或等级点稀少时,应埋设适当数量的标石或测定永久性地物点坐标。埋石点应选在一级图根点上,并应做到至少能与另一个点(埋石或测定坐标的永久地物点)互相通视,以满足地形图修测的需要。(3)、图根点的密度必须满足测图需要,保证有足够的点数(根据内地形情况而定)。(4)、点位的设置应本着利用率高(即视野开阔)、图形强度好、通视、便于设站及观测、利用、保存等原则布设,不应布设于路中间、田地间、易坍塌的水域近岸边等易受破坏处。5(5)、一级图根平面控制点,可采用线性锁、单三角锁、中心多边形、大地四边形、导线、极坐标法、边角交会法和GPS等方法布设。当一级图根点不足时,要同时布设二级图根点。二级图根点可采用边角交会或内外分点、导线(一般以一级图根点或更高等级的控制点作为起算点,将二级图根导线布设成闭合或附和光电测距导线,也可采用极坐标布设辐射点)等方式加密。(6)、图根高程控制,可采用图根(或四等)水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等测量方法将平面图根点作为高程图根点布设成闭合路线或附和路线。3)、仪器工具点位标志(木桩或大铁钉)、小铁钉、标杆、斧头、铁丝、钳子、测旗、边桩2、图根控制测量外业(包括水平角、垂直角观测及光电测距)1)、仪器工具DJ6经纬仪一台,脚架一付,小钢卷尺一个,:一台测距仪以及其他辅助工具。2)、作业内容根据图根控制网形图,确定每个控制点上应否观测水平角、垂直角,边长(水平距离),以及应观测几个测回。作业中,应携带网形图,以免漏测方向。3)、作业方法及限差图根三角锁(网)的水平角,可使用DJ6经纬仪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当观测方向2至3个时,可不归零观测;当观测方向4至6个时,应归零观测;三角形闭合差应不大于60”。对于图根导线来说,若某个导线点上只有两个观测方向时,其水平角可使用DJ6经纬仪按测回法观测,也可按方向观测法观测;若某个导线点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观测方向时,其水平角应按方向观测法观测。(1)、水平角观测的各项限差见表1-1的规定图根三角锁(网)及导线水平角观测限差表1-1仪器测回数测角中误差方向观测法测回法半测回归零差方向值测回差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同一测站不同测回角值互差DJ6220”24”24”40”24”(2)、对于难以布设成闭合或附合导线的困难地区,可布设成支导线。支导线的水平角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或方向观测法均可)可用DJ6经纬仪施测左,右角各1测回,其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并应在支导线坐标计算时先将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给该测站上所观测的左右角。边长应往返测定,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支导线的平均边长及边数,不应超过表1-2的规定。图根支导线的平均边长及边数表1-2测图比例尺平均边长边数1:50010031:100015031:20002504(3)、测距仪测距的有关规定摘自《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①、测距仪按测程分类短程测距仪:≦3km,用于普通工程测量,城市测量;中程测距仪:3km—15km,用于一般等级控制测量;远程测距仪:>15km,主要用于国家等级的三角网,特级导线的边长测量。6②、测距仪按精度分级按测距仪出厂标称精度的绝对值,归算到1km的测距中误差(标准偏差)计算,精度分为四级,如表1-3。测距仪出厂时,按称精度表达式为:mD=±(A+B×D)式中:A—标称精度固定误差,单位:mm。B—标称精度比例误差系数,mm/km。D—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实测边长,式中以km为单位。测距仪按精度分级表1-3测距仪精度等级1km测距中误差(标准偏差)Ⅰ≤2mmⅡ2mm<|mD|≤5mmⅢ5m<|mD|≤10mmⅣ(等外级)|mD|>10mm③、中、短程电磁波测距仪基本使用方法将测距仪和反射棱镜分别安置在测线的两端,仔细地对中。接通测距仪的电源,然后,照准反射棱镜(光瞄准),检查经反射棱镜返回的光强电信号(电瞄准),待合乎要求后,实测测站的气压、温度,进行气压参数改正,即可开始测距。为防止出现粗差及为了提高精度,一般应照准n次、每次照准应连续读取m个读数(称为一个测回)。④、电磁波测距仪对中装置精确要求与电磁波测距仪配套使用的对中装置,其对中精度要求如表1-4。电磁波测距仪对中装置精度要求(单位:mm)表1-4测距仪精度等级对中精度要求I≤0.2强制对中或精密光学对中器II≤1光学对中器III、IV≤2对中杆或锤球⑤、使用电磁波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如表1-5。电磁波测距仪进行距离测量的技术要求表1-5等级使用测距仪精度要求每边测回数往测返测备注二等I、II44或用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测三等I22II、III44四等I、II22III44等外I、II、III2IV4注:1)、一测回是指整置仪器照准目标一次、读取数据五个。2)、时间段是指完成一距离测量和往测或返测的时间段,如上午、下午或7不同白天。⑥、各等级电磁波测距仪观测较差限值如表1-6。电磁波测距仪观测较差限值(单位:mm)表1-6测距仪精度等级一测回读数间较差限值测回间较差限值往返测或时间段内较差限值I232(A+B×D×106)II57III1015IV2030注:①、D---实际测量工作中的实测边长,表4-4中以mm为单位。②、A---电磁波测距仪标称精度固定误差,单位:mm。③、B---电磁波测距仪标称精度比例误差系数,mm/km。(4)、图根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三等水准高程点;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起算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水准高程点。(5)、对于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当测图基本等高距为0.5m时,应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施测;当测图基本等高距大于0.5m时,应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施测。(6)、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路线应起闭于高程控制点,其边数不应超过12条边。二级图根高程控制,应以一级图根高程控制点为起算点,采用独立交会高程点的方法布设。(7)、图根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路线的每一条边的边长可单向观测,也可対向观测;每一条边的垂直角均应对向观测,其垂直角、指标差的观测限差见表1-7。每一条边对向观测(或单向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符合表1-8的规定。当边长大于300米时应加入“两差”改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应≤40][D(该式中的D是同一条附合或闭合三角高程路线光电测距边长,以km为单位;按该式所算得的结果的单位是mm)。三角高程路线观测限差表1-7仪器垂直角观测方法测回数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仪器高几觇标高DJ6中丝法22424量记至毫米每一天边对向观测(或单向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的限差表1-8规范版本每一天边对向观测(或单向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的限差《工程测量规范》80D,D是某一条光电测距边长,以km为单位,按此时所得的结果的单位是毫米。《城市测量规范》0.04×S,S是某一条光电测距边长,一百米为单位,按此式所得的结果的单位是米。4、图根控制外业观测注意事项(1)、对于背景模糊的点位,应设置一些明显的辅助照准目标(白毛、测旗等),以便寻找目标。(2)、观测者应在作业开始前,应先找到个观测方向,尽量记住目标背景的地形特征(或做标记)。8(3)、照准目标时,应先用粗瞄器瞄准目标,然后,再用望远镜精确瞄准。(4)、水平角观测时,尽量瞄准目标的根部;垂直角观测时,应照准目标的顶部。(5)、垂直角观测时,每站应量取一起高及觇标高。(6)、垂直度盘每次读数前,不要忘记调整竖盘指标水准器微动螺旋,以使其气泡居中。(7)、观测过程中,观测者不要随意离开仪器;休息时,应将仪器收好,盖好仪器箱,放到脚架。(8)、记录员一定要认真进行记录。每一原始读数要复诵后确定无误再记录到手簿上,以免误记,造成记录误工;要严格执行“测绘外业手簿记录与内业资料整理的一般规则”中的有关记录数字修改规定,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反。(9)、经纬仪对中误差应控制在3mm以内;对于边长较短的观测方向,其照准目标与测站仪器更应严格进行对中。(10)、每天必须有两人200%独立检核观测手簿。(11)、观测过程中,不要在同一半侧回内左右晃动照准部,应在盘左位置顺时针转动照准部,而在盘右位置逆时针转动照准部。(12)、图根控制测量外业结束后,进行仪器操作考核。(三)图根控制测量内业1、计算工具使用计算器(应具有函数计算功能及能显示至少八位数)或使用微机编程进行计算。2、计算内容计算出图根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并进行精度评定。符合限差的成果才能采用,否则,应立即查找原因,重测某一部分或全部。应按照规定形式的表格进行内业计算,以便进行中间计算结果的检核。3、计算方法图根级平面与高程控制的内业计算,要求按近似平差方法进行计算即可。4、计算限差(1)、计算时角值取至1″,边长、高程、高差和坐标取至1mm。(2)、单三角锁的坐标闭合差,不应大于图上0.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mm)(n为三角形个数)。(3)、各组所布设的重合控制点、测角交会和测角交会点两组坐标较差,不应大于图上0.2mm。(4)、单三角锁的实量边长与计算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500。(5)、侧方交会法由坐标反算的检查角与其观测值之差不应大于:SM*1000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式中:M-测图比例尺的分母。S-检查边长,以米为单位。(6)、独立交会点由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不得超过0.2h(h为测图等高距)。(四)、闭合导线内业计算1、角度平差(1)、角度闭合差:W=[内]-01802)(n式中:n──折角的个数。(2)、角度闭合差限差:允W=n40(″)9式中:n──折角
本文标题:综合实践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00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