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综合材料
第1页共26页本文为之前浙江省综合基础单卷考查部分复习资料,现有题型已有改变(依据2010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大纲规定,综合基础单独成卷考查题型皆为客观题)但是复习内容一致,以下材料仅供考生复习参考。考试注意事项:单项选择题:1、认真审题,弄清题干的内容和要求。这是单项选择题选准正确答案的关键。2、答题可以采取直接选取法和排除法。3、答题中应当注意,单项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只有唯一的一项是正确的,不能多选,也不能写成两项模棱两可,否则就错了,不能得分。简答题:回答简答题时,考生应注意三点:1、要认真审题,准确地判明试题的题意和对答案的要求,切忌在对试题的题意和答题要求还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便匆忙答题。2、要全面、准确地回答问题的答案要点,不能丢三落四,遗漏某些要点,特别是关键性的要点更不能漏掉。3、要对回答的要点作简明扼要的分析,使答案完整而明确。论述题:回答论述题时,必须注意四点:1、按照题意的要求,答题的要点必须全面、系统和完整。2、答案的要点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严密。3、答题时,不仅要回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所学的理论内容加以概括、分析和论证,回答出“为什么”。4、依据题干的要求,处理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说明和解决当前国内外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注意要贴切主题,符合题意,切忌理论与实际脱节,互不沾边。1、论述题一定要几个知识点均有涉及,不要只就一点大发议论而不及全面。2、答题要点:1)、要涉及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关键词)2)、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联系3、谈到“关系”的套路:1)、概念、2)是对立的关系,又是统一的关系、3)防止割裂二者,夸大一方将犯什么错误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马哲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恩对人类贡献最大的(1)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三大规律(2)否定之否定(3)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1)因果范畴(2)现象与本质范畴若干范畴(3)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4)形式和内容范畴(5)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辩证法的范畴(都是对立统一关系):1、因果范畴: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第2页共26页①“因”“果”的概念——因在前,果在后②因果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2.现象与本质范畴概念:注意:多出选择和简答(让你讲讲二者关系)---区别/联系,要了解二者的辨证关系A.对立关系:现象是外界的、生动的、易变的、个别的、被人直接感受的;本质是内在的、抽象的、不稳定的、一般的、不易直接认识,需通过理性思维。B.统一关系:任何现象都是一定本质的反映和表现,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本质时有两种——假象(颠倒歪曲的本质反应)/真相辨析:假象也是本质的反应吗?答:是,只是颠倒歪曲的本质反应。1、透过现象看本质2、分清真相和假象3.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范畴(1)、概念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不可避免的趋向。四个特征—不可避免性、确定性、规律性、本质性。偶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四个特征—不确定性、非本质性、非重复性、非内在性。例:事物的发展必然趋向灭亡,这是必然性。但以何种方式灭亡,这是偶然性决定的。(2)必然性由事物的内部原因决定的,偶然性由事物的外部原因决定的(3)二者关系:对立统一的——任何必然性都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换。防止割裂二者:夸大必然性---宿命论(“龙生龙…”)、夸大偶然性---非决定论(“今朝有酒今朝醉”、“混一天算一天”)4、形式和内容形式是内容的构成方式5、可能性和现实性:1、2、3、是重点,4、5、一般了解本章中出题比较多的是对立统一关系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1、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1)从物—感觉—思想(唯物主义认识论)、(2)从思想—感觉—物(唯心主义认识论)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谁是第一性——区分唯物论与唯心论。有无同一性——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所有的唯物论者都是可知论者辨析:唯心论者中也有部分是可知论者,而不是绝对的不可知论者。例如同是唯心论者,黑格尔认为世界是可知的,而庄子则认为不可知。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1)形而上学性——消极的、被动的感知过程。(2)机械性——简单地复映世界3、马哲的认识论: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的主体:人(个体、集团、社会)是认识主体。特征:有主观能动性客体:认识的对象知识点(2)主客体关系:主体反映客体,客体是被反映的——认识关系。主体改造客体,客体是被改造的——实践关系(3)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和地位:作用——是认识的基础:a、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来源(纸上得来终觉浅……)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d、实践是认识的检验手段地位——实践是马列认识论的首要的观点直接经验、间接经验(4)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a、有计划、有目的,b、是积极的、主动的过程,c、主体在反映客体时有一个加工和改造的过程,d、通过逻辑思维,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到本质二、认识运动的辨证过程1、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实践——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由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阶段)上升到理性认识(高级阶段)简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1)感性认识(感觉、知觉和表象)是认识的起点,是低级阶段。是外部的、具体的、分散的。跟着感觉走,单凭感觉办事,容易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2)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比感性认识更抽象、更概括、更内在;第3页共26页3)关系:a、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一个飞跃(“到今天才认识你…”),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人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只有充分感知才能充分理解)。*夸大感性认识——经验主义的错误。强调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错误。强调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认识b、从认识到实践是第二次飞跃,这一次飞跃更重要。认识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2、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反复性):这可作为问题“与时俱进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依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简答:认识为什么有反复性?1)主体——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2)客体——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如对自然、社会、人本身的认识等)因此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会不断反复、调整人的本质:唯心主义——把人性归结为抽象的精神性;旧唯物主义——从生物学意义上理解人;历史唯物主义——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辨证统一唯心论:心外无物--------王阳明、万物皆备于我----------孟子、理在事先---------朱熹、形而上学: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基础上创立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哲学:哲学是通过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而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运动:运动即一般的变化,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等基本形式。本原:本原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在哲学基本问题中是与派生相对应的第一性的东西。真理: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发展: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性、上升性质变,实质是旧事物灭亡,新事物产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规律:规律即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即包含着肯定因素的否定。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文明: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成果和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中的积极成果。一元论:是一种承认世界有统一性,即世界有一个共同本原的哲学理论,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两种形式。二元论:二元论是一种否认世界有统一性,即否认世界有一个共同本原,认为物质与意识同为世界本原的哲学理论,主要是一些哲学上不彻底的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反映论:反映论是一种将认识的本质归结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的认识理论,属于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法论即关于方法的理论或说理论层次的方法,分为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三个层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与总的看法,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即哲学。人生观:人生观即生活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包括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先验论:先验论是一种认为认识在主体对客体产生感性经验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认识理论,属于唯心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原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逻辑矛盾并克服这些逻辑矛盾的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专指坚持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形而上学:原是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称。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哲学派别,坚持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及其作用。可知论:可知论是一种承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承认人类可以正确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理论,包括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第4页共26页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认为人类不能完全或完全不能正确认识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理论。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与唯心主义并称两大基本派别。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与唯物主义并称哲学两大派别。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主体在实践中通过感官接触客体产生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主体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指竖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政治法律制度与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等感性的和理性的全部的精神活动。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亦称思想上层建筑,指社会意识形式中属于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的部分。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朴素辩证法:是辩证法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但缺乏科学基础,具有自发性、直观性。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亦称唯物史观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历史形态,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但缺乏科学基础和系统论证,具有自发性、直观性。唯心辩证法:是辩证法的第二种历史形态,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具备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系统的论证,但与唯心主义相结合。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之一,其特征是主张某种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并存在于这种主观精神之中。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之一,其特征是主张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和表现。一、填空: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认识的初级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3、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综合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00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