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编导艺考如何把握电视专题片的节奏
考艺考上编导艺考:如何把握电视专题片的节奏电视专题片所拍摄物体的运动节奏,也叫客观运动节奏,如画面上快速奔跑的马群,缓缓流动的云层,都形成了一定的运动节奏。前者,为快节奏;后者,为慢节奏。被摄物体本身所体现的动作内容在拍摄过程的客观上不以节目的意志为转移,飞奔的骏马,奔驰的列车,滚滚而下的洪水,涓涓流淌的溪流等,它本身的运动速度决定了客观上的节奏规律,这就需要因镜头的动作节奏,去合理地把握节目的节奏。如果把浩瀚沙漠中飞奔的骏马与南国的小桥流水组接在一起,就会因为节奏不一致,使观众在视觉上感到很不协调很不舒服,给人以不伦不类、不知所云的感觉。只有把飞奔的骏马与一望无际的大漠组接起来,才显得辽阔而有气势、有力量、有张力,而小桥流水唯有和轻快的小船,洗衣的少妇,淌河而过的红衣少女组接起来,并配以悠扬的歌声,才有诗情画意,才能给人以南国水乡的美感。拍摄时摄像机的运动节奏,也叫主观运动节奏,这其中既有摄像机自身运动节奏,又有功能上的运动节奏,还有操作者有意识地变换镜头的运动节奏。前者如操作者对摄像机的把握,摄像机速度的调整,推拉的快慢,手动镜头的使用等,后者如摇、移、跟等摄像技法的使用。这种主观运动节奏,可以有效地改变被摄客体的运动节奏,改变其动作运动形象,或具有夸张的效果,或具有内涵的魅力等,这样可以通过充分调动运动节奏,使电视专题更好地服务于节目内容。摄像机运动节奏的开发,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表现被摄物体。所有技术、技巧、功能上的运动节奏,必须为电视专题片的整体节奏服务,并与整体节奏达成一致。在速度的调整上,既可以调整为与运动物体相同的速度,又可以调整为慢速度,还可以调快速度。表现奔驰的骏马,相同速度可以使骏马表现的更骄健,慢动作可以使骏马表现的更强劲,快速度则可以使骏马表现的更有冲击力,而速度的调整还可以使骏马的速度快的像闪电。考艺考上因此,摄像机的运动节奏的开发,往往使电视专题更真切地体现节目内容,有时还具有一定的张力,有动感,从而调动观众的情绪,刺激观众的感官,实现节目的最佳效果。一、内在节奏感的把握“在影片内容叙述中,情节的内部冲突、人物情绪、故事起伏等引起的受众内心感受的变化而形成的节奏,称之为内在节奏”。电视专题片的内在节奏主要表现为事件发展的内部情绪和冲突的节奏,它是一种内在观念形态,只有通过审美的知觉去感知。每一部专题片都有一个表述的主题内容,编辑通过对片子的主题思想和结构安排,都会有产生一个大致的总体预期效果和表述节奏。“从风格上电视专题片可分为:纪实性专题片、写意性专题片和写实综合性专题片”,[2]风格的不同就应运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如:纪实性专题片《中华之剑》,该片反映的是中国边界线上的紧张、剌激的各种缉毒战斗案例,所以每集内在节奏都设计的比较快;而写意性专题片:中央电视台摄制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献专题片——《辉煌六十年》,全片的总体节奏就设计的比较舒缓,流畅;写实综合的电视专题片《大京九》,以京九铁路建设为主线,全方位地反映了京九铁路建设的光辉业绩,既有紧张的工程决战场面的快节奏,又有抒情、动人情怀故事的舒缓,流畅的慢节奏,节奏的张弛有度,提升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内在节奏的确定是对专题片总体节奏感的定调,会直接影响到片子结构和外在节奏的设计风格,是全片节奏感设计的基础和灵魂。编导对片子的内在节奏的把握,是从文字脚本的文字节奏和拍摄环节的镜头运用节奏开始的。二、外在节奏感的把握“由视觉、听觉元素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官,使观众的心理情绪形成有规律性的变化而产生的节奏,我们称之为外在节奏”。电视专题片外在节奏产生的节奏路线是由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共同作用在两个坐标轴而在观众心理产生的情绪变化的曲线。(一)对视觉节奏的把握电视专题片视觉节奏的产生主要依赖于镜头的内部与外部运动、画面组接和蒙太奇剪接形成。1.镜头内部运动对节奏感的影响镜头内部运动是由镜头内人物或物体的运动、色彩、构图的变化而形成;主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幅度、方式都会对视觉节奏产生明显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主体运动速度快,节奏感就快;同向主体动作顺势剪辑,节奏相对流畅平稳,反向主体动作交错剪辑,考艺考上会产生跳跃,节奏感就活跃。图像色彩从冷色调转向暧色调会产生快乐和幸福感,反之,就会使节奏慢下来。2.镜头外部运动对节奏影响镜头外部运动包括摄像机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甩、升、降等运动形式。无论被摄主体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摄像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运动使时间和空间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同时镜头的运动也必然会带动景别、构图等诸多造型手段的变化,从而会对画面节奏产生影响,专题片对不同形式的镜头运动的运用,是以镜头要表现内容情境设计的,按照画面主体的需要和景别特征采用不同的速度,速度的快慢变化就形成了人们对影片视觉的外部节奏感。例如急推镜头可产生向前、紧迫、强烈的感觉,形成急促的节奏感,慢推镜头,使人感到柔和向前、变化含蓄和层次鲜明,具有舒缓的节奏感。急拉镜头也能造成较强烈的节奏感。甩镜头,从一个被摄对象急速摇拍到另一个角度对象上,镜头运动的静止—运动—静止,画面的清晰—模糊—清晰的变化会产生间歇式的运动节奏,也用于表现时间和空间的飞逝。对镜头外部运动节奏感的把握,是对专题片故事叙述语境的动词描述,易于对镜头内部运动情景的加速或减缓节奏感的形成。3.画面组接对节奏的影响“节奏是从镜头按不同的长度(对于观众来说,这就是同时取决于镜头的实际长度和动人程度不同的戏剧内容的时间延续感)和幅度(即心理冲击,景愈近,冲击愈大)关系将镜头连接起来中产生的。”[3]一部电视专题片是由许多镜头剪辑而成的,节目中的每一处画面组接,相当于音乐中的旋律或韵脚,相似于汉字语境中的标点符号,画面组接的长与短、快与慢相似于语法中的逗号、顿号、分号和句号的作用,长镜头在语感上相似于分号或句号;短镜头相似于逗号、顿号。一个镜头使用的时间越短,节奏越快;画面停留时间越长,节奏越慢。同时画面组接的节奏与画面景别也有直接的关系。景别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景别中的信息量是镜头停留时间的主要决定因素,远景、全景镜头画面内容较为丰富,观众需要一定时间感知画面信息,停留时间长一些,景别小的信息量少,镜头停留的时间短一些,画面组接时切不可冗长拖沓,如果掌握不好各景别的停留时间,片子就会显得条理不清,会破坏观众应有的节奏感。通过景别的大小组合来调节视觉节奏,是打开视觉空间,调整观众视觉重心,转换视觉节奏的方式,是专题片控制视觉节奏常用的一种手段。4.蒙太奇剪辑对节奏感的影响影视蒙太奇是一种画面的剪辑方式和画面组接结构。在专题片中,利用叙述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语句,根据事件及情节发展的“轻重缓急”,形成有起有落、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切换与组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以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对镜头剪辑的控制,是营造外部节奏的重要手段。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曾指出,“一般说来,长镜头的节奏缓慢,或者使人感到压抑,或者在感觉上达到同自然的结考艺考上合等等。相反,大部分情感下,短镜头(或闪现镜头),常营造一种快速的、冲动的、活泼的、易成悲剧的节奏,产生的效果是愤怒、速度、极大的活力、力量、剧烈的冲击等等”。[4]利用蒙太奇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专题片从语句、段落到全片进行素材剪接,可以形成段落节奏和全片节奏的基本结构,镜头转换的剪辑率快慢直接会影响到影片的节奏,在剪辑时,也要注意:一是段落的剪辑节奏要与片子的总体节奏相吻合与匹配;二是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要适当,变化过快或过慢都会给观众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总之,一部专题片的剪辑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主题思想是否表达的清楚,镜头组接是否流畅,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剪辑节奏的把握。
本文标题:编导艺考如何把握电视专题片的节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1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