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目录中国墓葬文化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变迁葬式随葬品的发展墓葬,是考古学对坟墓的称呼。坟墓,民间又称为坟,或称为墓。坟,原意是水边的高地,后引申为高处,大凡高出地面的小山包或土堆均可称“坟”。墓,是埋葬死者的地下空间,即墓圹、墓穴。所谓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地下的圹穴与地上的坟冢(封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坟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最初并没有丧葬的观念,只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类的思维能力有了提高,社会组织结构有了一定的规范之后,有意识埋葬死者的行为才开始出现。对于早期的人类来说,由于灵魂观念的产生,加上死亡事件导致了社会关系的中断和紊乱,情感上的难以接受,因此必须通过某种处理方法,使得生者和死者各就其位,使中断的社会关系得以重新恢复。于是人们开始为亲人或者同伴的死亡举行某种哀悼仪式,并且对尸体进行有意识地处理和埋葬,希望以此来化解死亡所带来的影响。丧葬行为的产生,除了出于亲情关爱之外,“灵魂不死”观念的产生也是其重要因素。在远古时代,人们还不知道身体的构造,感觉思维和梦幻支配,认为人人都有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灵魂,它平时附于人体之中,一旦人死亡后,灵魂就会飘离人体,游浮于空间,这便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由于科学不发达,许多自然现象都误以为是鬼魂作祟之故。因此,古人就努力取悦“鬼魂”,以求避祸赐福。人们小心翼翼地善待死者,无比畏惧地顶礼膜拜,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根据活人的意思和想象力厚葬死者,施以相应的礼仪、活动,以求平安,于是丧葬习俗和各种礼仪应运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习俗愈趋成熟,礼仪更其繁琐。安排死后生活原则——“事死如事生”所谓事死如生,就是对待死去的人要像对待其生前一样。这种丧葬观念表现墓葬中,就是竭力营建豪华的墓葬,装饰墓室,葬入表示身份地位的礼器、各种质地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房屋楼阁、男女陶俑、庖厨畜禽等模型器等,将地下世界充实得应有尽有,与生前的生活场面和生活质量无异。处理死者最早的方法《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在贫困的远古,他们是把死尸丢弃于荒芜的沟壑。有的远古居民是将死尸留在原处,而活人离之而去,另栖别处。时至今日,仍可看到有的部落沿袭这样的习俗。在极端贫困的远古社会中有更甚者,死者的尸体有时会被饥饿的人们吃掉。据载,采用悬棺葬的古越族就用这种做法。天葬、弃尸葬、挂树葬等,大约也和这些风气有关。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就存在着有意识埋葬死者的葬地;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葬地往往和住地放在一起,虽然也有分开的,但距住地不远,还看不出有什么严格的埋葬制度;到新石器时代中期,出现了大量的公共墓地,但也看不出贫富分化现象;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葬地规模逐渐扩大,随葬品也出现了差异,私有制、父权制、贫富分化现象逐渐明显,甚至有的墓地还出现了殉葬牲畜和殉人的奴隶制萌芽现象。早在旧石器时代的墓葬中,人们就开始在死去的同伴墓葬中埋入随葬器物。距今1.8万年,有生活在北京郊区周口店的山顶洞人,他们居住的洞穴深处有死者的尸骨,死者佩戴着骨质装饰品,在尸骨旁有随葬的石器,周围有用红颜料撒成的图,红颜料是铁矿粉。这种情况可说明:在葬俗形成之初,就与灵魂不灭的观念密不可分。到了新石器时代,很多墓地的墓葬普遍发现有随葬品,种类繁多,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工具、装饰品等。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中随葬品的分化加剧。同一社会成员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已经一目了然。周王朝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形成了严格的身份等级,与不同的身份等级相对应,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礼仪制度。表现在墓葬上,聚族而葬、墓地制度、棺椁制度、列鼎列簋以及其他物品的随葬制度等等,无一不反映死者生前在宗法制上的身份地位。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在丧葬上还基本遵循着西周王室制定的礼仪制度,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周代礼仪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和变化,反映在丧葬制度上,则表现为对周礼明目张胆的僭越。同时,随着各区域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地的墓葬呈现出了突出的地方特色。秦汉统一帝国的厚葬之风始皇帝因追求长生不老而闻名,营建陵墓成为心中的大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成为秦国国君后,马上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始皇初即位,即穿治骊山”,“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满之”。西汉初年,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西汉皇帝尊奉黄老之学,推行修养生息的利民政策,但在生死观念上却丝毫没有什么改变。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富裕百姓,认为死人有知,与生人无异,“事死如事生”的厚葬之风一以贯之。帝王陵墓外,两汉时期的墓葬在孝道盛行的风气下大多遵循“以厚葬为德,薄终为鄙”,为此,“富者奢僭,贫者殚财”,厚葬成为炫耀社会地位和自身财力的一种象征,也成为社会各阶层自觉追求的一种风尚。魏晋南北朝处于混乱分裂时期的墓葬,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除地域性、民族性的特征外,魏晋以后一改秦汉时期的厚葬之风,普遍认同或采用薄葬的做法。东汉末年动乱的岁月里,充斥财物的坟墓往往被盗劫一空,墓主尸骨也曝诸荒野,甚至充作柴薪。这一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人们开始思考厚葬的弊端,薄葬的呼声渐趋强烈。隋唐时期隋朝为第一期,这一期的物质文化还沿袭着不少北朝的风格。唐朝建立到唐高宗时为第二期,这一时期的文化面貌既沿袭了隋朝的风格,又有所创新。盛唐时期多出现大型墓葬、制作精美的器物。安史之乱后至唐朝灭亡为第四期,这一期的墓葬规模大不如前,反映了唐王朝逐渐趋于保守、衰落的景象。以上这四期的划分,大致勾勒出隋唐政治、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五代两宋时期五代混战时期军阀墓葬,两宋时期的富民墓葬,文人墓葬,僧道墓葬等等,均可以按照自己的势力、财力或意愿进行营建。在新儒学影响下的文人士大夫也在思考适合于自身价值理念的墓葬形式,在朱熹等人的倡导下,在南方地区开始流行三合土浇浆墓。辽夏金元时期除了民族成分、文化传统、历史渊源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多样性之外,影响辽夏金元墓葬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是佛教。辽夏金元时期是佛教盛行的时期,佛教对辽夏金元社会的影响远较隋唐时期及同时代的两宋王朝深刻。因此,各种形式的火葬墓、模仿佛塔营建的八角形墓室,以及独具魅力的西夏王陵陵台等,都成为这一时期墓葬有别于前后时代的重要特征。明清墓葬明朝皇帝都建有规模宏大的陵墓,他们生前就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为他们建造死后的殿堂。皇室成员的墓葬也颇具规模,遍布全国的藩王、郡王墓葬以及皇亲国戚、功臣勋贵的墓葬同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随着地区间社会经济差距的扩大,加上个地区传统丧葬习俗的影响,各地区的墓葬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清代的墓葬制度基本上继承了明代的旧制,尤其是入关以后的清帝诸陵,基本上都是仿明代帝陵而建。清代晚期,国家虽已积贫积弱,西方文化也逐步影响到各个领域,但作为中华帝国的皇陵,在丧葬理念和墓葬形式上看不到任何变化。而品官和士庶墓葬,较之明代,在规模和形制上都趋于简化。一、陵墓的起源(春秋、战国之际)二、陵寝制度的创始时期(从战国中期到西汉)三、陵寝制度的确立时期(东汉)四、陵寝制度的衰退时期(魏晋南北朝)五、陵寝制度扩张和改革时期(唐宋和明清)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易·系词传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安徽屯溪1号西周墓就是如此。中原地区出现坟丘式墓葬,开始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就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所有统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坟丘。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坟丘墓普及的原因和当时社会变革密切有关。1、由于贵族的没落,以宗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度开始瓦解,以家族为单位的墓葬制度开始兴起。2、随着贵族组织的解体,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的出现,家族私有财产的继承制逐渐代替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制,人们的家族观念加强,因而重视对祖先坟墓的建筑。3、由于集权的君主政体的建立,新的爵位等级制度的确立,坟墓的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4、由于建筑坟墓工程上的需要。河北易县燕下都16号墓春秋以前—墓战国—丘墓、坟墓、冢墓君王的坟墓称“陵”,是从战国中期开始的,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1、当时作为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中最高一级的国王,坟墓确是造得最高。2、战国时代人们已用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把最高统治者的去世隐讳地称为“山陵崩”。古代君主的宗庙造在都邑里,如同宫殿的前有“朝”、后有“寝”一样,前部是“庙”,后部是“寝”,“庙”和“寝”是相连的。宗庙的建筑之所以会模仿宫殿,是因为古人相信死人有灵魂,要如同活人一样处理政务和饮食起居,活着的时候有“朝”,死后也还要设“朝”,“朝”又称为“庙”,活着的时候有“寝”,死后也要设“寝”。蔡邕《独断》所说:“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就是说把“寝”从原来的宗庙里分割出来,造到了陵墓的边侧。这种新制度为西汉所沿用。西汉时代的“庙”和“寝”是不同的。“庙”造在陵园以外的附近,每年祭祀二十五次。“寝”则造在陵园之中,每天要四次奉上食品,所以陵园就称为“寝园”或者连陵合称为“陵寝”,这样把宗庙的“庙”和“寝”分割开来,把“寝”造在陵园之中,把“庙”陵园之旁,就使得宗庙和陵墓结合了起来。西汉阳陵及陪葬墓分布图春秋以前,贵族在政治运动中是把朝廷和宗庙并重的,但是在礼制上,宗庙的地位更重于朝廷。宗庙除了用作祭祖和宗教行礼的处所以外,更作为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决策的地方。战国中期以后,由于社会发生变革,贵族势力衰落,集权的君主政权确立,君主的朝廷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宗庙,朝廷不仅用来作为议论和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同时又是政治上举行重要典礼和宣布决策的地方。以朝拜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陵寝制度,是东汉时期确立的。从东汉明帝开始举行上陵朝拜和祭祀典礼。本来每年元旦各方都要会集到朝廷,举行朝贺皇帝的仪式,叫做“元会仪”。当明帝把“元会仪”搬到原陵举行后就成了“上陵礼”,就使的陵寝在祭祀中的地位凌驾于宗庙之上了。东汉明帝在推行上陵礼和确立以朝拜祭祀为重要内容的陵寝制度同时,又改革了宗庙制度。废止为每个祖先建立一“庙”的制度,把历代神主汇聚到一个祖庙之中,实行“同堂异室”的供奉办法。从此陵寝制度和宗庙制度都发生重大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分裂割据,政权交替频繁,战争不断发生,社会秩序紊乱,以致许多大墓常被盗掘,帝王陵更难以保存,因而帝王不能不暂时放弃陵寝制度。魏文帝因怕将来政权交替之后陵墓被发掘,因而废除陵寝,取消上陵礼。魏文帝这一改革,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很大。东晋虽然恢复了上陵之礼,但并没有恢复过去的的规模,东晋诸帝陵墓,大多数在半山腰的南麓凿挖墓坑筑成,并不起坟,把墓室隐蔽起来。陵墓依靠山麓、山腰筑成,起坟的要比东晋多些。北方十六国时期,多采用“潜埋”方式而不起坟。北方分球是墓葬重新多起来,是从北魏开始的,这是鲜卑文化和汉族文化进一步融合的结果。冯太后的永固陵建筑,标志着北魏开始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的礼仪。唐太宗营建寿陵,即是昭陵,就确立了唐朝一代的陵寝制度。昭陵把“寝”分割开来,分造三处:(1)神游殿:供墓主灵魂游乐之用,相当于汉代寝殿旁侧的便殿。(2)献殿:也叫“寝殿”主要供上陵朝拜或举行重要祭献典礼之用。(3)寝宫:也叫“下宫”,这是供墓主灵魂饮食起居生活的处所,及宫人、官吏留守居住的地方。唐代的陵园,这样把献殿和寝宫分在两处建造,分别适应了上陵朝拜祭祀和日常供奉饮食起居生活的需要,使得上陵朝拜祭祀典礼更加显出其重要性。宋代取消营建寿陵的办法,必须等待死后才开始营造,只有七个月的营建期限。因为按照礼制,死后七月必须安葬,才得把主神送进太庙供奉。北宋陵园的主要建筑也和唐代一样有两所:(1)上宫:即是唐代的献殿,亦称寝殿,寝殿的祭品隆重,仪式也隆重。(2)下宫:也叫寝宫。唐代寝宫建造在陵墓的南方偏西处,而宋代的下宫建造在陵墓的北方偏西处。南宋皇陵的建筑是比较特殊的。南宋皇室因为北方的祖宗陵园失陷,对已故皇帝只在绍兴选择陵园浅埋,称为“櫕宫”,准备将来收复失地后迁回祖宗陵园,重建陵墓。南宋把唐代以来分离的上下宫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墓葬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14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