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12考纲解读】1.再现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典型事件,再现历史阶段特征2.结合热点问题从新的视角考查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3.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扩大与亚非拉的经济合作的角度命题考查【易错点点睛】易错点l再现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典型事件,再现历史阶段特征1.卷I)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基础上直接建立的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错误解答】C【错解分析】考生一方面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楚,误选了C项;另一方面考生对题干中的“伟大尝试”理解不透,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正确解答】D2.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错误解答】A、B【错解分析】考生对亚洲革命风暴和亚洲觉醒的基本史实没掌握,无法准确地找出相同点。【正确解答】C3.20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19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在()①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②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③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④斗争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错误解答】A【错解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两次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不同点。“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和“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显然是相同点,基本史实没掌握导致错选。【正确解答】B4.合卷I)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A.是在工人阶段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特别提醒】关于民族解放运动:(1)掌握民族解放运动各个时期的阶段特征;特别是比较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觉醒的特点:具体分析、比较印度历次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原因、斗争特点。(2)注意殖民地半殖民地生产力发展与民族解放运动的关系;注意列强侵略的变化与殖民体系的形成、瓦解。(3)注意把历史上的民族解放运动与当前一些地区的矛盾冲突联系起来,如把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当前印巴冲突联系起来、殖民主义与中东问题等。关于社会主义运动:(1)明确国际共产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而产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掌握各个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阶段特征及其原因。(3)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4)掌握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的历史沿革,主要政策、制度。归纳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并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变式训练】1下列关于18、19世纪拉丁美洲政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部分地区成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B.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圣马丁率领军队彻底击溃西班牙殖民军D.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建立了共和国1.D解析:独立前的拉美处于西、葡殖民统治之下,海地是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彻底击溃西班牙殖民军的是玻利瓦尔。2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2.D解析:A、B、C三项正确揭示了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和本质含义,D项错误,没有民族独立,谈何完成工业革命。3《四月提纲》提出()A.把大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3.C解析:《四月提纲》是二月革命后针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提出的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文件。4苏联解体说明了()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B.“苏联模式”的失败C.十月革命的失败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4.B解析: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的解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5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得以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美苏争霸处于僵持阶段B.中美和中日关系的缓和C.第三世界的兴起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5.C解析:20世纪70年代,许多亚非国家获得独立并纷纷加入联合国,并冲破超级大国的阻挠,支持恢复中国的联合国合法权利。易错点2结合热点问题从新的视角考查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1.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C.实施新经济政策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错误解答】A【错解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误选的原因是:一是考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前后顺序没掌握;二是考生对两种政策的特征也发生了混淆。【正确解答】C2.卷Ⅱ)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A.国际工人协会B.第二国际C.第三国际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3.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B.提出了具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错误解答】C【错解分析】部分考生对题干中的“先进知识分子”理解不透,竞把它等同于“共产党”,所以误选了C项。【正确解答】A4.卷I)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错误解答】A、B、D【错解分析】考生由于对巴黎公社和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中有关的知识掌握不牢,在比较分析相同点时,出现了偏差,从而误选了A、B、D三项。【正确解答】C【特别提醒】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首先要从总体上抓住苏联的改革、东欧的改革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概况。其次要突破两个难点:一是从总体上把握这些国家改革的总特点:力图改变旧体制的弊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但除中国外,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的弊端;二是分析苏联、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应从苏联的控制和干涉这个因素分析,还要将其放到二战后美苏冷战、争霸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变式训练】1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属于()A.突发性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B.自觉性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C.有纲领的武装斗争和政治斗争D.有准备的武装斗争和经济斗争1.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巴黎公社革命背景及性质的分析、理解能力。巴黎公社起义是在祖国处于危难关头、本身遭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攻的情况下发动的,具有突发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尝试,属于政治斗争。2从世界历史看,社会主义第一次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并实现巨大飞跃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第一国际成立B.法国巴黎公社起义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C解析:本题容易误选B项。要注意巴黎公社既没有也不可能做到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做到了。3列宁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下列最能体现这一“结合”内容的是()A.废除实物配给制B.允许自由贸易C.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D.实行工资级别制3.B解析:注意紧扣题干的工农联盟的“结合”的经济表现,而B项正是经济联系的纽带。4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①共产党领导一切,党政不分,党直接发布命令②苏维埃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权的权力机构③领导人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④个人专制独裁,毫无民主法制可言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4.B解析:所谓“斯大林模式”就是斯大林时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和领导人,以党代政,苏维埃不能真正发挥人民政权的作用,据此排除②。另外,④表述过分,应该是个人专断盛行,缺乏民主,民主法制遭到践踏。5针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邓小平曾在1992年南巡时说过下面一段话: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和倒退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请回答:(1)“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试结合英国或法国史实证明这一观点。(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分析造成曲折的原因。(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文革”中也曾经历过严重的曲折,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邓小平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5.(1)以英国为例:英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过程中,内战结束后建立了共和国。后来克伦威尔等人的军事独裁统治引起政局混乱。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到“光荣革命”后确立君主立宪制。(2)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现实原因:各国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积累了许多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指导思想: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加剧了东欧各国政党分裂与蜕变。资本主义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促使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3)努力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并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纠正文革中的错误。【难点突破】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扩大与亚非拉的经济台作的角度命题考查1.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在苏联遭受重大挫折。它所提供的教训和启示有()①发展生产力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相结合②加强党的建设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相结合③巩固国家统一要和加强民族团结相结合④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要与防止“和平演变”相结合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题干所述都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解答的关键是联系教材中具体的事实与题目各题支的表述相比较,印证其中能形成逻辑关系的内容并作出准确的判断。【答案】D2.面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是()A.全面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中,市场经济制度是体制上的保障,也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迫切需要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制度,所以,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即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D3.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多次成功举办体现了()①世界经济国际化、一体化趋势加强②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④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⑧④D.①②③④【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③不符合题干的要求。【答案】B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国家在全球化中充当了重要角色的最主要表现是()A.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B.亚洲经济实现腾飞,成为国际重要经济力量C.部分亚洲国家实现工业化D.结成亚洲范围的地区经济集团并发挥积极作用【答案】C5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了对拉美四国的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首次访问拉美。材料一:西班牙禁止殖民地从事有损于宗主国农业利益的生产活动,比如禁止殖民地栽培葡萄、橄榄、亚麻和养蚕。对于宗主国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取暴利的热带和亚热带农作物,比如种植甘蔗,鼓励其发展,造成拉美以初级产品出口为特点的经济。独立战争之后诞生了不少民族国家,但已经定型的初级产品出口为支柱的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
本文标题:考前30天之备战2012高考历史高考状元纠错专题16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5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