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礼县二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1、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2、下列古代咏雁诗(词),属于“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一项是()A、“列序横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动西风。云淡淡,月蒙蒙,身点破苍穹”。B、“鸿志不汝较,奋翼起高飞,但当养羽翮,鸿举必有期”。C、“洞庭波起兮鸿雁翔,风瑟瑟兮野苍苍”,“雁飞高兮远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D、“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2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申徒嘉,兀者(被砍掉一只脚的人)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①。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子产谓申徒嘉曰:“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②而不违,子齐执政乎?”申徒嘉曰:“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闻之曰:‘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今子之所取大者③,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子产曰:“子即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申徒嘉曰:“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于羿之彀中④,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与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⑤!”《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注释】①郑子产:郑国的大政治家。伯昏无人:假托的人名。②执政:子产曾是郑国执政大臣,故有此说。③大者:这里指广博精深的见识。④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善射者。彀(gòu):张满弓弩。“彀中”指弓箭射程范围之内,喻指人们生活的社会范围。⑤乃:仍。称:说。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师:学习B.子而悦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后:看不起C.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状:陈述D.而适.先生之所适:适合5、以下各组句子中,能表现子产性格的一组是()①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②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③子即若是矣,犹与尧争善,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④子无乃称!⑤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多矣,我怫然而怒。A.①③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②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兀者申徒嘉与执政子产同窗共师,子产却以势傲人,不屑与申徒嘉同出共止。子产以社会地位衡量人的价值,因而“索人于形骸之外”,把申徒嘉“齐执政”的行为看作是大逆不道。B.申徒嘉身上则洋溢着一种“等贵贱”的精神,他以“德”取人,因而“游于形骸之内”,彻底挣脱了社会上本末倒置的价值观的拘束。C.申徒嘉为捍卫自我的尊严,针锋相对,据理反驳,最后终于使子产改变了态度。D.在本文中,儒、道两家的价值观发生了碰撞,在二人激烈的言辞交锋中,刻画了申徒嘉外貌奇丑,品行高洁的形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译文:(2)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译文:(二)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答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堂成①杜甫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②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③,慵懒无心作《解嘲》④。注:①杜甫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底来到成都,第二年春末,草堂落成。此诗便是那时所作。②桤林:一种落叶乔木。③扬雄,西汉文学家、学者,蜀郡成都人,扬雄宅又名草玄堂。④《解嘲》句:杜甫只不过把这草堂作为避乱偷生之所,无心像扬雄那样发《解嘲》式的牢骚。38.前两联写出了草堂的哪些特点?描写这些特点的用意是什么?(5分)9.颈联“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写出了作者当时的什么心情?“暂”字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10、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1),两朝开济老臣心。(2)大弦嘈嘈如急雨,。(3)塞上长城空自许,。(4)得道者多助,。(5),石破天惊逗秋雨。(6)山寺钟鸣昼已昏,。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姥姥的端午王瀛①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②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③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④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⑤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更多地呆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⑥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⑦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⑨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⑩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第②节在全文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5分)(2).第④节和第⑤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6分)(3).文章的第⑨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4(4).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8分)第Ⅱ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对于这件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B.冰雪灾害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夙夜在公,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C.他演唱的《贵妃醉酒》声情并茂,深得梅派真传。D.写文章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文章就没有什么价值了。1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病毒。B.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会见美国国务卿克里,就深化中美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热点交换意见。C.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表示,结合近期渤海溢油卫星遥感监测、海监船舶飞机巡航监视、海上石油平台视频和溢油雷达监控系统监测结果,渤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未发生溢油事故,海上作业情况正常。D.有关近日外媒称解放军在中朝边境大规模调动的报道,国防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予以否认,并称有关报道不符合事实。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___
本文标题:礼县二中高二期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57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