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五章礼仪文书一、礼仪文书的性质和种类礼仪文书是指社交礼仪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文书。礼仪文书不同于公文,它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性礼仪文书不是指导工作的文书。它是为人们的社交活动,礼尚往来而采用的文书,有的为了欢迎,有的为了祝贺,有的为了邀请。2.礼节性礼仪文书的措辞很注意礼节性,它以优美、委婉、亲切、敬重的措辞为佳。不同的礼仪文书有不同的礼节性习惯词语。3.规范性礼仪文书的格式有一定的规范性,这包括起头、称谓、正文、结尾的行文次序以及信封的格式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同种类的礼仪文书有不同的格式。在国际交往中,礼仪文书的要求更加严格。礼仪文书有的适用于个人交往,有的适用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交往。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适用于团体交往的文书。团体常用的礼仪文书有如下四类:(1)交往类有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等。(2)聘邀类有聘请书、请柬、介绍信、邀请书等。(3)庆贺类有贺电、贺信、慰问信、祝词、祝酒词等。(4)哀吊类有唁电、讣告、悼词、挽联等。二、礼仪文书的写作要求(一)交往类礼仪文书1.交往文书的含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行较隆重的欢迎、答谢、欢送聚会或宴请时,在这些聚会上发表的欢迎词、欢送或答谢词便属于交往类的礼仪文书。欢迎词是主人对来宾的光临表示热情欢迎的致词。欢送词是欢送宾客仪式上发表的讲话稿。答谢词是在表示感谢的仪式上发表的讲话稿。2.交往文书的写作格式礼仪交往文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开头、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1)开头开头标题常见的是仪式名称、致词人的单位、姓名、职务。如:在××公司建立五周年庆祝会上欢迎词××公司总经理×××(19××年×月×日)又如:《××总经理在欢迎×国××公司董事长宴会上的欢迎词》。但也有的开头标题只写“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2)正文正文开头应有对宾客礼貌的称谓。企业、公司、厂矿的名称要用全名,头衔的正副职要分清,人名要准确。在称谓前表示对客人的敬重、亲切,需加上“尊敬的”、“亲爱的”礼貌词语。姓名之后再加上“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尊称。正文的中心内容要充分表达致词人对宾客的欢迎、欢送或感谢的情意。对双方的友谊、合作的成功、所取得的成就等,要热情洋溢地赞扬。(3)结尾通常在结尾要向对方表示祝愿、共勉以及希望今后更加紧密的合作,发展事业,携手并进。3.交往文书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感情要真挚(2)措辞要热情、简明(二)聘邀类的礼仪文书1.聘邀文书的含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举行某种庆典、招待会、联欢活动,或为某些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制作的请柬、邀请书、聘书等文书,称为聘邀礼仪文书。请柬,又称为请帖。它是邀请客人参加招待会、联欢、洽谈、订货、展销、评比、交流、庆典等活动时,特地制作的礼仪文书。2.聘邀文书的写作格式和要求(1)请柬请柬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标题:通常是“请柬”、“请帖”或“邀请书”。一般在第一页的正面的居中位置,常用套红或烫金大字,使之美观、醒目。称谓:被邀请者的单位或个人的名称。写在正文之上的台头顶格位置。也可写在装请柬的信封上。正文:写明邀请事由及具体的时间(月、日、时)、地点。如果地点较偏僻,还应注明行车路线。结尾:常用敬语,如“敬请光临”,“敬请莅临指导”、“此致敬礼”等等。位于正文尾部,另起一行。落款:在结尾后另起一行,邀请者单位或个人落款署名,通常,单位还要加盖公章,并写明发请柬的年、月、日。(三)庆贺类礼仪文书1.庆贺文书的含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用于祝贺喜庆、慰问发生特殊情况的礼仪文书。贺电、贺信、祝词、祝酒词是对喜庆之事表示热烈祝贺的文书。慰问信、慰问电是对某些特殊情况表示安慰的文书。2.庆贺文书的写作结构庆贺文书的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组成。标题:标题写法有两种:一种是谁给谁祝贺,如《××公司致××厂建厂十周年的贺信》,或写明祝贺、慰问对象的事由,如《给春节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全体职工及其家属的慰问信》、《欢迎香港××公司总经理来我厂投资宴会上的祝酒词》。另一种标题是只写“贺电”、“贺信”、“慰问信”、“祝酒词”。称谓:如果是写给单位,要写明单位全称。如果是写给个人,要写明姓名、头衔及尊称语。对于一般人士可用“先生们、女士们”、“朋友们”、“同志们”等泛称词语。应该是女士们、先生们祝酒辞各位来宾:今天是本店迁移新址开业典礼,我代表我的同事们对诸位在百忙中拨冗光临本店的开业典礼表示衷心的感谢!敝店能有今天的发展,全靠诸位的爱护和帮助。本店迁入新址后,仍本着益国益民的宗旨来发展业务,望旧雨新知继续惠顾,并请对本店的服务质量进行批评与监督。本店为了表达对旧雨新知的感谢,借新址开业典礼之机略备薄酒,望诸位来宾能够尽兴。现在,我代表本店职工先敬诸位来宾一杯,敬祝各位来宾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四)哀吊类的礼仪文书1.哀吊文书的含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友好单位领导人或有关人士去世表示哀悼的礼仪文书。常用的有讣告、悼词、挽联。讣告:逝世者工作单位或家属用于向友好单位或亲友报丧时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通知。悼词:逝世者所在单位的领导人,代表单位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哀悼死者的悼文。挽联:单位、集体或个人哀悼逝世者所写的对联。2.哀吊文书写作格式哀吊文书的这三种各有不同的写作格式。(1)讣告讣告的写作格式由三部分组成:标题:标明“讣告”或“讣闻”,位于正文上方中间位置。正文:写明逝世者的姓名,所在单位的职务(包括兼职),因何疾病医治无效或其他死因,于何年何月何时逝世,终年多大岁数。最后写明何时、何地开追悼会或举行与遗体告别仪式。结尾:写上发讣告单位或治丧委员会的名称和时间(2)悼词标题悼词的标题有两种:一种只写“悼词”二字;另一种写明“在×××先生追悼会上致悼词”。正文:叙述逝世者出生年月日、籍贯,简介其生平事迹,担任的各种主要职务。称颂逝世者的工作业绩和优良的工作精神,实事求是地作出评价。指出向逝世者学习什么。表达对逝世者的哀痛、悼念的心情。结尾:结尾用语简短,要哀而不伤。常用“×××同志安息吧!”“×××先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3)挽联一般挽联分为上、下两联,语句对称、简洁,凝聚人们对逝世者的真挚情感。如:为企业振兴鞠躬尽瘁对同志关心无微不至平凡工作系千秋大业艰苦奋斗留万世英名但现在也常使用简易的挽联,只有一条,写上逝世者姓名和送挽联的单位或人的姓名。如:×××同志千古×××单位敬挽(輓)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巴金挽联:百年沧桑历尽,曾记一声狮子吼天下风起水涌万众追思绵邈,谁知数卷遗恨章家国云暗星低二、挽联:一辈子说真话千百年树丰碑巴家春秋,乃流金岁月雾都雨电,传稀世尧棠鲁讯的挽联: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原《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和鲁迅一度接触频繁,二人过从甚密,小说《阿Q正传》当年即连载于《晨报》副刊上。鲁迅逝世后,孙伏园深为悲痛,遂以鲁迅的作品及其所主编的刊名缀成一挽联,以示哀悼:全联文字朴实,几无修饰,然而构思精巧,匠心独运,通过鲁迅生前编辑的刊物、发表的小说、杂文、散文等作品集和翻译的外国名著融汇一体,集中概括了其一生的文学成就与巨大贡献。尤其是上联中的“一生《呐喊》”与下联中的“万众《彷徨》”,对仗工整,涵义深远,高度评价了鲁迅先生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及人民群众为痛失这样一位“民族魂”的沉痛心情。此联功力颇厚,堪称嵌名联中的绝唱。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一身正气信仰坚定问千家冷暖两袖清风助人为乐受万人敬仰对联欣赏挽联春联趣联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春风送福喜气临门春回大地日暖人间门门喜气户户春风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三阳开泰四喜临门祖国山明水秀中华人杰地灵上上下下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添一岁家家户户说说笑笑欢欢喜喜同过新年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喜迎春来来春迎喜拐一年摇一年缘分呐吃一堑长一智谢谢啊风风雨雨冷冷暖暖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卿卿我我日日暮暮朝朝拆东墙补西墙墙墙有洞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三、趣联:年年如此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上联: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生生不息!下联:上一届,这一届,下一届,届届失业!横批:愿读服输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横批:恋爱自由(4)唁电唁电文字简短,常对逝世者表示哀痛之情,又对逝世者的亲人安慰节哀。如:惊悉×××逝世深致哀悼望节哀顺变惊闻噩耗曷(he2)胜悲悼尚祈勉节哀思3.哀吊文书写作应注意的问题(1)采用记叙、议论、抒情三结合的表达方式哀悼文要记叙逝世者的生平业绩;又要对逝世者的业绩、思想作风进行评价;还要用较多文字缅怀逝世者,抒发哀悼之情。其表达方式,要把记叙、议论、抒情三者艺术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要防止满纸空洞评价或平淡记叙,缺乏抒情的动人力量。(2)措辞要情真意切,悲而不惨悼文的特色在于哀悼、缅怀逝世者,字里行间要充满真挚、动人的情感,措辞要注意分寸,尽量做到悲而不惨,哀而不伤。既要哀悼,又要告慰生者,给人以激励,化悲痛为力量。
本文标题:礼仪文书的撰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146066 .html